(原标题:“一带一路”十周年基建港股逆势上涨 机构看好中字头央企双线复苏)
财联社3月8日讯(编辑 马轶杰)港股今日开盘后持续走软,多数行业板块集体下挫,但基建股则逆势上攻,走出独立行情。
截至发稿,中国交通建设(01800.HK)涨超5%,中国中铁(00390.HK)、中国铁建(01186.HK)、中国中冶(01618.HK)纷纷跟涨。
消息面上,2月新一轮重大项目启动开工。据Mysteel不完全统计,2月全国各地共开工15381个项目,环比增长32.2%。但总投资额约90990.8亿元,环比下降3.0%,同比下降19.6%。其中,山东和江西两省投资总额超万亿,分别达15903亿元、12325亿元,位居前二。
而从基建股板块内部来看,多以大型央企和国企集团为主,也迎合了近期市场对“中字头”、“国企概念”的火热情绪。
来自华泰证券研究报告称,自22年11月证监会提出探索建立中国特色估值体系以来,低估值而业绩稳健的建筑央企具备多个估值提升的驱动因素,包括经营效率提升、运营资产重估、地产业务重估等。与此同时,海外建筑市场在疫后投资恢复和“一带一路”十周年影响下,有望迎来重大机遇,助推基建股基本面触底回升。
值得注意的是,南向资金此前多日已提前“埋伏”多只中字头基建股。
数据显示,截至3月7日的5个交易日,南向资金分别增持中国交通建设、中国中铁、中国铁建达3683.40万股、2247.10万股和1903.35万股H股。
此外,浙商证券近期发布的研究也显示,自2月起,全国项目开复工明显加快,劳务人员到位情况也有显著提升,节后项目开复工如期上行。
浙商证券还指出,建筑央企作为对外承包工程的主力军,海外业务规模持续扩大,一带一路十周年打开央企境外业务成长新空间。
收入端看,2022上半年,中国建筑、中国交建、中国电建境外业务收入排名前三,分别取得561、511、381 亿元,占其总收入 比例为 5.3%、14.0%、14.3%,毛利率分别录得 4.80%、9.74%、9.04%。
财通证券则认为,长期以来建筑央企在支持经济发展、抵御周期波动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未来伴随经营效率和质量双重提升,在探索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估值体系过程中相信会迎来重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