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股票 - 证券要闻 - 正文

两会前瞻|全国政协委员张志勇:建议完善中央教育财政经费转移支付机制 缩小省际间义务教育公共服务差距

来源:财联社 作者:郭松峤 2023-03-02 08:34:00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原标题:两会前瞻|全国政协委员张志勇:建议完善中央教育财政经费转移支付机制 缩小省际间义务教育公共服务差距)

财联社3月2日讯(记者郭松峤)2023 全国两会即将开幕,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师范大学国家高端智库教育国情调查中心主任张志勇对财联社透露,今年会上将提交一份关于关于出台义务教育学校公共服务标准的提案。

张志勇观察到,我国义务教育作为基本公共服务,还存在以下三大挑战。

一是不同省域之间人均义务教育事业费差距巨大。2021年,我国小学、初中生均一般公共预算教育经费支出最高的省份分别为35473元、64124元,而最低的省份只有7099元、10436元,高低分别相差5倍、6倍多。

二是城乡义务教育学校办学条件和办学水平差距较大。乡村学校优秀教师“下不去、留不住、教不好”的难题,仍然没有得到根本改观。

三是县域内义务教育学校之间办学水平差距较大。人民群众对教育公平的追求站在了更高的起点上,对美好教育生活的向往发生了历史性变化,这就是从“学有所教”向“优有所教”转变,从“有学上”到追求“上好学”。办好家门口的每所学校,让人民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优质教育,成为我国义务教育面临的最大挑战。

基数上述情况,张志勇建议。

一是出台义务教育学校公共服务均等化标准。中央提出到2025年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取得实质性进展,到2035年实现基本教育公共服务均等化,必须明确义务教育学校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标准,包括义务教育学校生均教育事业费标准、办学条件标准、教师学历标准、教师岗位设置标准、教育管理标准、教育质量标准,等等。

二是完善中央财政转移支付制度,缩小省际间义务教育公共服务差距。国家应把缩小省际间义务教育生均教育经费水平作为新时代义务教育公共服务均等化的重要战略举措。完善中央教育财政经费转移支付机制,中央教育财政转移支付应以省级财政支出达到相应强度为前提,达不到相应支出强度的,中央财政不给予转移支付支持。省级财政性教育经费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比例达到20%以上,其义务教育生均经费仍然达不到全国平均水平的,中央财政应通过加大转移支付力度,逐步缩小其与全国义务教育生均经费的差距。通过持续努力,到2035年把省际之间的义务教育生均经费差距缩小到3倍以内。

三是全面实施城乡义务教育学校一体化战略,缩小城乡义务教育公共服务差距。目前,我国乡村教育优秀教师和优秀学生向县城、大中城市流动的局面仍然不断加剧,这既有我国进入城市化后期人口继续向城镇迁移的正常因素,更有城乡教育资源配置差距过大导致的优质教育资源的逆向流动。缩小城乡义务教育学校公共服务差距,必须全面推进城乡义务教育学校一体化发展。

四是实施全域义务教育优质发展战略,缩小校际之间教育公共服务差距。国家应通过提高义务教育底部学校发展战略,大力缩小县(市区)域内学校间教育资源配置水平差距,推进我国义务教育进入全域优质教育时代。树立全域优质教育的理念——为每个孩子提供公平而适合的教育,实施全域优质教育的战略——办好家门口的每一所学校。要按照中央要求,进一步优化区域教育资源配置,加大优秀校长、教师交流轮岗力度,深化优质高中招生指标均衡配置到域内普通初中的办法,扩大教育公平,创造优质教育机会公平配置新格局。同时,要像当年打造少数优质学校一样,集中人力、财力、物力资源全面提高底部义务教育学校的办学条件和办学水平,尽快让人民群众身边的学校成为百姓心目中的“好学校”。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如该文标记为算法生成,算法公示请见 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