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股票 - 证券要闻 - 正文

城投跑步退场!一年余167家城投公司退出政府融资平台

来源:财联社 作者:杨一骏 2023-02-27 18:10:00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原标题:城投跑步退场!一年余167家城投公司退出政府融资平台)

财联社2月27日讯(编辑 杨一骏)2023年以来,江苏南通等多地发布公告,多家城投企业宣布退出政府融资平台,引发市场关注。据机构统计,2022年有111家城投退出,而2023年(截至2023年2月10日)已有56家平台公司“退平台”。城投公司退出政府融资平台利于地方政府化解隐性债务和自身市场化转型,但机构称目前“退平台”事件并不影响城投公司存量债券的定价。

2022年111家城投退出,江苏浙江退出较多

根据安信固收统计,2010年以来共有3366家城投涉及“退平台”公告,2011年为退出高峰。2011年“退平台”城投数量为1453家,2012年后,逐年回落至较低水平。2016年起“退平台”城投数量出现小幅上升并在2019年达到小高峰。2022年,“退平台”城投数量为111家,相比2021年的65家有所增多。

图:历年城投平台退出数量

(数据来源:安信证券,财联社整理)

兴证固收指出,融资平台历年退出数量的变化,背后是“退平台”相关政策和认定标准的演变。2015年之前,城投“退平台”主要指向退出“银保监会的融资平台名单”。2015年以来,在“2014年新预算法”、“国发43号文”等政策指引下,城投“退平台”更多指向“剥离地方政府举债融资职能”,考虑到财政部是2015年以来隐性债务甄别的主导者,因此2015年以来城投“退平台”或更多指向退出“财政部的融资平台名单”。

安信固收进一步分析,发债主体涉及“退平台”较少,2019年以来占比在10%附近,2022年仅涉及13家发债主体,占“退平台”城投总数的11.7%。

图:退出融资平台的城投以非发债主体为主

(数据来源:安信证券,财联社整理)

浙江和江苏涉及“退平台”城投数量最多,2010年以来分别有940家、439家,占全国的27.9%、13.0%。其中浙江“退平台”高峰为2019年,单年达到220家,江苏“退平台”高峰目前为2022年,当年达到71家。

图:各省份退出平台的城投公司数量

(数据来源:安信证券,财联社整理)

2023年城投公司仍在跑步退出

2023年以来,权威公告城投公司退出平台的信息量不减,多发生在江苏省。根据安信固收统计,截至2023年2月10日,已有56家城投公司涉及“退平台”公告。财联社梳理了部分案例。

2023年1月3日,南通市人民政府网站也发布了4家公司退出政府融资平台的公告,具体为南通文化旅游产业发展集团有限公司、南通滨江投资有限公司、南通市东港排水有限公司、南通沪通铁路大桥控股有限公司。其中南通文化旅游产业发展集团有限公司成为今年城投退平台首例。

1月16日,海门区人民政府网站发布《关于南通万洲贸易有限公司等退出政府融资平台的公告》。南通万洲贸易有限公司等8家主题转型市场化运行,自公告之日起退出政府融资平台,不再承担政府融资职能,企业的融资为企业自主行为。

2月7日,苏州相城区人民政府发布《关于苏州市相城农业投资发展有限公司等企业市场化转型的公告》,提出区域内11家公司“转型为市场化运行主体,自公告之日起不再承担政府融资职能,不再是我区融资平台公司”。此次“退平台”的11家公司中有5家为发债主体子公司。

城投退出助力地方政府化债,不影响自身债券定价

东北固收站在地方政府和城投公司两方的角度,解析城投退出融资平台带来的益处。从地方政府角度来说,城投公司退出与地方隐性债务化解的方向是一致的。地方隐性债务多集中在政府融资平台,自2014年国发43号文出台,就要求剥离融资平台公司政府融资职能,到如今不断强调“遏制增量、化解存量”,城投公司退出也是积极响应监管要求。

从城投公司来说,退出有利于推动城投市场化转型。随着城市基建进程放缓,城投公司的公益性业务缩减。为了城投公司可持续发展,目前迫切需要市场化转型,特别是经济发达地区的城投公司,发展市场化业务更能获取现金流并丰富自身业务结构。同时2021年银保监会15号文进一步收紧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的融资渠道;在监管趋严的推动下,城投公司退出平台有利于拓宽融资渠道,用更市场化的方式去融资。

从城投平台存量债券的收益率来看,宣布退出政府融资平台后,债券收益率变化不大。东北固收统计了几家有存量债的城投公司,公告退出平台后与市场收益率整体走势趋同。靖江市北辰城建由于受到了年底债灾的影响,收益率有一个明显的抬升。城投公司是否公告退出平台并不影响其收益率。

图:靖江市北辰城建存续债收益率变化(%)

(数据来源:东北固收,财联社整理)

兴证固收认为,城投“退平台”意味着城投平台从官方层面上宣布了与政府信用的全面“脱钩”,也就意味着传统意义上的城投“信仰”理论上将不复存在。但是市场对“退平台”的反应较为钝化,其存量债估值并未重定价,或与当前城投债依然保持“刚兑”有关,叠加“退平台”后的城投企业依然是地方国企,“永煤事件”的经验或意味着地方政府依然不会轻易允许“退平台”的城投企业债券“暴雷”。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如该文标记为算法生成,算法公示请见 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