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超额储蓄”待释放 多部委“喊话”促销费 国民财富进一步增长需要消费发力)
财联社1月17日讯(记者 王宏)鼓励消费成为今年聚焦民生关切的重要举措,数据显示,由于疫情等原因,去年居民储蓄意愿较强,消费支出意愿较弱,当前内需面临较大挑战。近期中央部委年度工作会议密集召开,各部门有关负责人集中发声,一系列政策陆续发布。
业内专家表示,随着经济恢复,储蓄、消费、投资都会回归常态,国民财富创造需要消费,消费需要储蓄转化,人民也是通过消费感受到生活水平提升。
宏观角度看,将当期总收入最大可能地转化为消费和投资,是经济快速恢复和高质量发展的关键,金融服务大有可为。需要强调的是,这并非是让居民不理性消费,这种看法混同了宏观与微观,尽最大可能转化并不是要求“分光吃净”,并且,居民没有消费的部分将转化为存款,由金融机构转化为投资,拉动经济。
业内专家对财联社记者表示,今年我国经济第一个重要任务就是扩大内需,因此强化金融对消费支出和投资的支持,是今年金融监管工作的重中之重。其认为,金融对消费的支持主要集中于三个领域,包括保市场主体,优先恢复消费;支持住房、汽车、养老等重点领域消费;强化对服务类消费支持。此外,监管也要加强对投资领域的引导,鼓励金融机构加大对符合国家战略领域的投放。
“超额储蓄”待释放:消费需要回到正常状态 国民财富创造需要消费
根据财联社记者梳理,鼓励住房、汽车、养老服务等消费是2023年聚焦民生关切的重要举措。
近期,国家发改委表示,将多渠道增加城乡居民收入,特别是提高消费倾向高、但受疫情影响大的中低收入居民消费能力;支持住房改善、新能源汽车、养老服务等消费等。商务部表示,将继续推动落实扩大汽车消费系列政策措施等。银保监会也强调,2023年要以满足新市民需求为重点,开发更多适销对路的金融产品,鼓励住房、汽车等大宗商品消费。同时,围绕教育、文化、体育、娱乐等重点领域,加强对服务消费的综合金融支持。
消费为何成为聚光灯下的主角?上海金融与发展实验室主任曾刚对财联社记者表示,当前经济运行中,内需面临着比较大的挑战。2022年居民储蓄倾向明显,反映了居民储蓄意愿较强、消费支出意愿较弱。这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居民对未来收入预期存在问题,二是重点领域的消费受到抑制,比如住房等方面。此外,投资端来看,企业贷款虽然也在增长,但民营资本投资意愿不太强烈。
1月10日,央行发布最新的金融和社会融资数据显示,进入2022年以来,我国居民部门的存款增速就开始大幅抬升。2021年居民存款增速只有10.7%,而截至2022年末这一增速已经抬升至17.3%,同比多增了7.9万亿人民币。
此外,2022年12月27日,央行调查统计司发布的“2022年第四季度城镇储户问卷调查报告”显示,倾向于“更多储蓄”的居民占61.8%,比上季增加3.7个百分点。
曾刚表示,去年居民部门消费支出倾向比以往要低很多,今年希望消费能回到相对正常的状态。这需要促进消费预期改善,也需要在重点领域,例如住房、汽车、养老等充分利用金融工具手段,来促进消费复苏。
业内资深专家也对财联社记者表示,随着疫情对经济活动影响减弱,生产生活恢复秩序,消费信心就会回来。随着经济恢复,储蓄、消费、投资都会逐步回归常态。国民财富创造需要消费、投资扩张。消费当前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增长的第一引擎,人民感受经济、生活水平的提升,就是通过消费感受到的。
居民收入全拿来消费不理性?宏观、微观两个视角要分清
宏观层面看,将当期总收入最大可能地转化为消费和投资,是经济快速恢复和高质量发展的关键,金融服务大有可为。但业内一种误解的声音认为,这是让居民不理性消费,将储蓄全部转化为消费。
业内专家指出,这种看法是混同了宏观与微观。将当期总收入尽可能转化为消费和投资,从经济学原理来看,国民经济总支出中包括消费、投资、净出口,投资中又包括固定资产投资和库存增加。因此,尽最大可能转化,不是要求“分光吃净”,因为总会有储蓄(投资+净出口)。
更重要的是,没有消费就没有生产,没有生产就没有收入,因此,当居民集体减少消费时,结果必然使企业规模减少,群体性失业增加,从而也就没有了收入。
曾刚表示,当期总收入是我们国家创造出来的财富,一部分消费掉,剩下的都是储蓄,而储蓄对应的资金,用于投资、进出口。如果不考虑进出口的话,意味着没有消费的部分,将以储蓄的形式存到银行,银行则会将储蓄转化为贷款,用于支持企业的投资。原则上看,消费和投资之间,需要保持一个平衡的状态。
“总体而言,要鼓励国民创造的财富,转化为能拉动经济增长的消费和投资,来带动未来收入的进一步增长,从而达到稳增长、稳就业的目的”,曾刚表示。
高质量投资有助于提升经济发展效率,投资需要可持续,需要消费拉动,还需要储蓄转化。
支持消费是今年金融工作重点 主要集中于三大领域
曾刚表示,稳增长、稳就业今年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2022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部署,2023年第一个重要任务就是扩大内需战略。扩大内需就需要消费和投资。所以强化金融对消费支出和投资的支持,是今年金融监管工作的重中之重。
曾刚认为,今年金融监管响应国家扩大内需战略,重点沿着消费和投资两个领域展开,消费主要集中于三个领域,投资主要是中长期符合国家战略发展方向的。监管层面可以加强引导,采取各种措施鼓励金融机构加大相关领域投放力度。
首先是优先恢复消费,其中之一是要提高居民收入水平,因此需要解决就业问题,所以今年监管工作重点还是强化对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的支持,通过对市场主体支持,更好促进就业。
其次是支持重点领域消费,今年需求政策发力重点包括住房改善、新能源汽车、养老消费等,特别是住房改善等领域,下一步预计在监管层面要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这些领域信贷投放支持力度,支持加快相关领域的产品的创新。
最后是服务类消费。服务业受新冠疫情影响比较大,所以更需要支持。因此在今年修复过程中也强调,要对场景性、服务性的消费以及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的强化支持。在此过程中监管要加强对金融机构的引导。
投资领域上,今年对符合国家中长期战略的领域,要引导金融机构进行支持,包括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科创、绿色发展、乡村振兴等方面。房地产领域,长租房、保障性租赁住房等都需要金融机构加大支持力度,进一步提振内需,使稳增长、稳就业有更好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