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股票 - 证券要闻 - 正文

2023年央企工作重点确定!将开展新一轮国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动

来源:财联社 作者:郭松峤 2023-01-06 20:19:00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原标题:2023年央企工作重点确定!将开展新一轮国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动)

财联社1月6日讯(记者郭松峤)据国资委网站消息,国资委6日召开中央企业负责人会议,会议提出组织开展新一轮国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动,以更大力度打造现代新国企。

财联社注意到,今年央企负责人会议不再强调净利润增长,资产负债率的目标由“控”调整为“稳”。分析人士指出,通过前几年的改革,中央企业的资产负债率有所下降,资产质量提升,风险有所释放,所以资产负债率的目标也相应由“控”调整为“稳”。

此次会议提出要着眼于加快实现产业体系升级发展,深入推进国有资本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聚焦战略安全、产业引领、国计民生、公共服务等功能,加快打造现代产业链链长。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区域和产业经济研究部副部长李金波在接受财联社采访时表示,国有资本要向关系国家安全、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集中,向前瞻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中。条件成熟时,可以研究设立国有资本进入的“正面清单”,也可以研究设立国有资本在一般竞争性领域的“负面清单”,只要不属于限制类、禁止类的产业,只要项目本身盈利前景足够好,国有资本都可以进入参与。

不再强调净利润增长,资产负债率的目标由“控”调整为“稳”

会议明确,2023年中央企业“一利五率”目标为“一增一稳四提升”。财联社注意到,和2022年整体目标相比,今年央企负责人会议不再强调净利润增长,资产负债率的目标由“控”调整为“稳”,同时增加营业现金比率这一新指标。

“预计2022年全年中央企业实现营业收入39.4万亿元、增长8.3%,利润总额2.55万亿元、增长5.5%,净利润1.9万亿元、增长5%,效益增速高于GDP增速。”国资委称。

在今年目标方面,国资委表示2023年中央企业“一利五率”目标为“一增一稳四提升”。“一增”就是确保利润总额增速高于全国GDP增速,力争取得更好业绩,增大国资央企稳定宏观经济大盘的分量;“一稳”就是资产负债率总体保持稳定;“四提升”就是净资产收益率、研发经费投入强度、全员劳动生产率、营业现金比率4个指标进一步提升。

中国企业联合会研究部研究员刘兴国对财联社记者表示,近几年,中央企业的考核指标,一直都在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适当调整。通过前几年的改革,中央企业的资产负债率有所下降,资产质量提升,风险有所释放,所以资产负债率的目标也相应由“控”调整为“稳”。

刘兴国分析,利润总额与净利润指标,都能反应企业盈利能力与盈利水平,保留利润总额指标,也可以有效反应企业盈利能力的变化。而且在“五率”指标里面,已经增加了净资产收益率,这一指标已经包含有对净利润的反映。此外,增加了“营业现金比率”指标,这一指标可以更好体现中央企业的收益质量。从考核指标的变化看,既是对过去考核工作的继承,也是对当前考核工作的提升,新的“一利五率”指标,旨在引导中央企业更加注重发展质量的提升,更好坚持高质量发展。

2022年是国企改革三年行动的收官之年。此次会议还提出乘势而上组织开展新一轮国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动,以更大力度打造现代新国企。

在刘兴国看来,打造现代新国企的“新”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公司治理的新,国有企业将在党的领导下建成更加规范有效、能充分体现中国特色的现代国有企业治理制度;二是业绩表现的新,国有企业将在创新驱动下,进一步提升价值创造能力,实现质的有效提升与量的合理增长有机结合;三是发挥作用的新,国有企业将在经济发展中发挥更加突出的作用,不仅要实现自身的更好发展,更要带动民营企业协同发展,要在技术进步和产业链供应链稳定与安全等方面做出更大贡献,要在产业生态建设中发挥突出作用。”

“条件成熟时,可以研究设立国有资本进入的‘正面清单’”

会议提出,要积极稳妥分层分类深化混合所有制改革,促进国企民企协同发展,进一步发挥国有企业引领带动作用。

李金波表示,进入新发展阶段,深化国有企业混改特别是通过混改吸引凝聚各方面力量把企业搞活搞好,是做强做优做大国有资本和国有企业的重要途径。

李金波认为,以混改为契机,以“高质量、优治理”为导向,无论是国企引入社会资本还是国资主动出击投资民营企业,都为海量的社会资本和民营企业更强更优更好的发展创造了条件。“也就是说,深化国有企业混改,应将做强做优做大国有资本和国有企业与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统一起来,形成在更大范围内国民共进、互利共赢的新局面。”

会议还表示,要着眼于加快实现产业体系升级发展,深入推进国有资本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聚焦战略安全、产业引领、国计民生、公共服务等功能,加快打造现代产业链链长。

李金波认为,国有资本要向关系国家安全、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集中,向前瞻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中。这些“三集中”的行业和领域要有动态评估、列出清单,既不能遗漏,也不要泛化。条件成熟时,可以研究设立国有资本进入的“正面清单”,以确保聚焦聚力、形成合力。此外,也可以研究设立国有资本在一般竞争性领域的“负面清单”,只要不属于限制类、禁止类的产业,只要项目本身盈利前景足够好,国有资本都可以进入参与。

刘兴国表示,产业布局结构调整方面,应该会在战略安全、产业引领、国计民生、公共服务领域继续加大布局力度,尤其是增加在战略安全与产业引领领域的投资布局。

此外,国资委还提出,要切实加大科技创新工作力度,着力打造一批创新型国有企业。要更好促进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加大对5G、人工智能、数据中心、卫星互联网、工业互联网平台、物联网平台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如该文标记为算法生成,算法公示请见 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