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市场“牛影”初现 15位鲸平台智库专家展望2023年投资机会)
2022年,全球资本市场剧烈波动,跌宕起伏亦贯穿A股全年。这一年,既有资本市场改革深化、量质齐升、制度型双向开放启新章,也有热点公司“渡劫”业绩和估值双杀、行业“一哥”跌落神坛......随着2022年信用底、盈利底、估值底、政策底依次明朗,2023年的A股市场能否迎来黎明?值此岁末年初,15位鲸平台智库专家把脉2023年市场投资机会,洞察A股核心关键词。
程实:2023年中国经济非常有可能超预期
工银国际首席经济学家、中国首席经济学家论坛理事程实的主要观点如下:
1.2023年全球的滞涨格局会延续,但是供应链的重塑、产业链的优化、结构性的调整和全球化的蓄势,会为我们拾阶而上培养一些新的动能。
2.一些区域、行业、市场出现的超调将会在今年年底和明年年初迎来纠正的一种机会,这也是我讲的这一轮反弹的核心动能。
3.在熵减的努力上,无论是制造业,中国内需的提振,还是整个全球产业链的重塑都会带来一种新的行业性的机会,这种行业性的机会也是值得我们去把握的。
4.国际金融市场主题切换,从避险转向布局。
5.三个布局方向:对均衡的回归保有耐心、对熵减努力保有期许、对人类未来保有信心。
洪灏:2023,经济或跃在渊,股市飞龙在天
思睿集团首席经济学家、中国首席经济学家论坛理事洪灏的主要观点如下:
1.经3.5年周期调整后,中国的出口周期与中国股市回报周期紧密相关。中国出口2022年2月见顶后回落,于2022年10月出口增速29个月以来首现负增长。
2. 2023年内需的释放,将是中国乃至全球经济复苏的重要变量。
3.中国2023年的经济,预计会较好,特别是出口可能会重现2020年的态势。
4.中国房地产周期正接近拐点。中长期不看好房地产,但如果以未来12个月为期间判断,可能是一个短暂的恢复期。相应的,中国经济短期也临近转折点,历史数据拟合显示,已经是周期底部,但不代表会马上反转。
5.数据拟和表示,当前上证走势与 2013-2014 年接近,即目前在底部反弹过程中,后期可能会在未来数个月后,再次探底。
6.周期性、成长型股票将更胜一筹,如港股互联网企业。
7.市场普遍预期,美国在2023年1季度加息完成,预计终点利率为5.0%—5.25%,并根据美国经济和失业的情况,于 2023 年下半年启动减息。但洪灏认为该预期过于乐观,美国维持高利率的时间,可能比市场预期的更久。这是明年要主要考虑的风险点之一。
连平:当务之急是提高内需
植信投资首席经济学家、中国首席经济学家论坛理事长连平的主要观点如下:
1.房地产市场有可能会再2023年一季度触底,二季度之后可能会企稳回升,整体城市分化的特征可能会比较明显。
2.2023年人民币国际化的步伐进一步加快,人民币汇率将在稳定趋势上出现升值态势。
3.2023年是有可能将 GDP增速的目标定在5.5%左右,但是实际运行的情况考虑到政策支持的力度比较大,考虑到低基数的影响,因此2023年GDP增速有可能会达到6.5%左右的水平。
4.对我国出口提出三种预测:基准情景下,全球经济下行,海外需求如期收缩,但供应链韧性犹在,预计出口同比增长2%左右;乐观情景下,海外需求下行较为缓慢,国内疫情制约降低,供应链优势强化凸显,预计出口同比增长8%左右;悲观情景下,海外需求超预期下行,供应链托底支撑作用有限,预计出口将呈现负增长。
王德伦:2023年A股“蓝筹搭台,成长唱戏”
兴证资管首席经济学家王德伦的主要观点如下:
1.行业配置方面,重点关注三条主线:一是内需修复,二是大安全,三是经济高质量发展。
2. 第一条主线是内需修复,主要利好两个方向:一是进一步优化的“新十条”防疫政策,促进了消费场景改善,因此线下消费、医药板块更受益;二是地产的“三支箭”,叠加低基数和困境反转,使得大金融和地产链受益。
3.第二条主线大安全需要格外重视,因为二十大报告里非常明显侧重于安全领域。这里所指的安全,不仅包括大家常提的国防军工安全,也包括供应链安全、信息安全、粮食安全、能源安全等等。
4.第三条主线是高质量发展,一方面提倡绿色新经济,发展中国的优势制造;另一方面,国产替代加速进展,数智化和技术创新驱动引领高质量发展。
蔡昉:经济复苏或有三种情形作为参照
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原副院长蔡昉的主要观点如下:
1.消费越来越成为经济增长的制约因素,要形成新的中等收入群体,大幅度的扩大消费内需。
2.明年中国人口或进入负增长,这预示着我们要迎接新的人口挑战。当老龄化率达到14%,消费率就下降了,中国去年达到了14.2%,在这个情况下,消费越来越成为经济增长的制约因素。
杨德龙:2023年“十大预言”
前海开源基金首席经济学家、中国首席经济学家论坛理事杨德龙的主要观点如下:
1.欧美经济增速放缓,通胀逐步回落,美联储三月份后结束本轮加息周期;
2.随着防疫措施出现实质性放松,我国消费和生产活动恢复正常,经济增速逐季回升,全年GDP超过5%;
3.更多居民财富通过买基金或直接开户入市,为A股带来源源不断的增量资金;
4.更多支持房地产行业政策出台,有效化解房地产市场系统性风险,房地产投资和销售逐步回暖;
5.我国货币政策继续宽松,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稳增长是央行重要的政策目标;
6.财政政策更加积极,刺激消费和拉动投资政策陆续出台;
7.市场分化和行业轮动加快,看好消费、新能源和科技互联网三大方向龙头股;
8.价值投资成为最主流的投资理念,白龙马股出现恢复性上涨,再次成为资金配置重点;
9. 港股通南向开通人民币交易,A股港股联动增强,会吸引更多国际资金配置;
10. A股和港股出现结构性牛市行情,赚钱效应提升,大盘趋势反转,震荡上行。
李超:万里风云,峰回路转
浙商证券首席经济学家、中国首席经济学家论坛理事李超的主要观点如下:
1.俄乌战争与欧债危机、美联储加息、国内疫情、房地产四大不确定因素有望在明年一季度逐渐走向确定性,市场形成峰回路转的格局。
2.制造业将是经济最强拉动变量,制造业的重点概念是“亩均论英雄”,它指的是在亩均单位面积上,用最小的资源环节代价去获取最大的产出,将对地方招商引资形成特别大的拉动。
3.地产投资相对积极,预计全年地产投资增速1.4%。
4. 消费方面,随着疫情边际放松,景气赛道会非常景气。但随着收入预期的不稳定,预防式储蓄明显的增加会导致边际消费倾向下降,对消费修复造成较大的拖累。
5.一季度是股票市场重大拐点,预计A股行情将表现为结构化特征,以航空机场、旅游酒店、餐饮等恢复人流动带来的预期差最大。重点关注后续美债收益率见顶后成长风格的投资机会,具体看好制造业强链补链和产业基础再造。
明明:新兴制造业会成为新经济周期的引领者
中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明明的主要观点如下:
1.从美国通胀表现来看,10月份通胀超预期下降,整体通胀的拐点已现。欧洲的通胀是外生性的,美国的通胀是内生性的。
2.美国经济的实际GDP环比折年率将在明年二季度连续负增长,美联储加息预计在3月份左右暂停,美联储加息的终点会在5%左右。
3.我们认为明年GDP有望达到5%左右的水平。但在里边,我们认为结构还是会逐步分化。
4.从长期的制造业周期来看,我们认为新兴的制造业正在开启一轮新的朱格拉周期。
5.美元可能还会维持一段时间相对高的水平,人民币汇率的阶段性的压力会得到逐步的缓解。
陈洪斌:2023年中国经济先抑后扬 更看好基建表现
鹏扬基金首席经济学家、中国首席经济学家论坛理事陈洪斌的主要观点如下:
1.二季度美国经济可能加速下滑。
2.看多权益资产。
3.股票市场有好的机会,一季度交易时政策是重中之重。高质量增长,战略新兴产业可能有一定机会。对外开放,地理方面上海和海南会受益,一带一路沿线的物流、跨境结算、跨境平台板块会受益。消费会有确定性上升。固定资产方面基建和地产会在一季度发力。
4.我们对中国经济在全年的表现在5.0以上,因为它基数低,再加上政策的发力,下半年还是有机会的。
黄文涛:要把实体经济、制造业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
中信建投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黄文涛的主要观点如下:
1.明年通胀继续与全球隔离,货币政策仍然会放松,预计有两次降准和一次降息。
2.财政政策是主要看点,中央政府、地方政府,政策性银行和央企国企四大部门是加杠杆主力。
3.要把实体经济特别是制造业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
4.今年目前到明年一季度,仍然是房地产相关产业链表现最好的阶段,这是短线投资的主题。
5. 明年制造业可能还会有非常好的表现,大消费会先抑后扬,这是中线投资的主题。
6. 资源是非常重要的,农业、能源、矿产、军工、高端制造等等,这是长期投资的话题。另外一个长期逻辑就是新能源革命、总体安全观、自主可控这三大逻辑框架之内,还有很多长期的投资主题,包括储能、光伏、医药健康、芯片等等,这些是长期的主线。
赵伟:2023年,新时代“朱格拉周期”元年
国金证券首席经济学家、中国首席经济学家论坛理事赵伟的主要观点如下:
1. 2023年,“非经济因素”干扰会显著减弱,政治新起点下,托底政策“累积效应”或将显现;全年GDP增速预计在5.5%左右,内需驱动为主。
2. 新时代“朱格拉周期”即将开启,产业升级、补链强链等紧迫性提升,或带来新一轮产业投资周期;战略安全、自主可控相关产业或将一马当先、首先受益。
3. 经济“东升西降”,资产配置优选“中国股市+美国债市”。
4.2023年“回归”之年,资产配置优选“中国股市”与“美国利率债”。
王军:道阻且长,拾阶而上
中国首席经济学家论坛理事王军的主要观点如下:
1.投资的三个主要领域除房地产投资有小幅反弹外,基建投资和制造业投资均会有不同程度的回落,2023年投资很难保持今年的增长态势,预计全年增速在5-5.5%左右。
2.全球经济增速大概率放缓,外需走弱将拖累出口增速,中国出口下行幅度可能会超越市场预期。
3.全年整体通胀中枢不会有太大的提升,通胀压力不大。预计CPI同比增幅在2-2.5%左右。
4.财政扩张有必要、有空间,预计2023年财政预算赤字率会再度提高至3-3.2%左右。
5.货币宽松加码空间再次打开,总量和结构工具有望交替运用。
6.系统性、规范性支持互联网平台经济规范健康发展的具体政策措施,特别是“绿灯”案例将会出台。
钟正生:提振投资,是破局关键所在
平安证券首席经济学家、中国首席经济学家论坛理事钟正生的主要观点如下:
1. 2023年中国外部需求趋弱,更需倚仗内循环。
2. 2023年中国经济有必要维持5%左右的增速目标。这主要是基于三点考虑:一是,在新一届政府的开局之年,更有必要保持GDP增速目标的连贯性;二是,5%左右的增速目标是向中国潜在经济增速靠拢的体现,在2022年低基数的基础上有望回归常态;三是,基于保市场和稳就业的压力,有必要GDP维持中高速增长。
3. 2023年财政减收压力将好转。预计2023年赤字率或设定在3%左右。
4. 货币方面,预计存款准备金率有0.5-1个百分点的下调空间。
5. 人民币汇率方面,预计2023年美元指数波动中枢下移至100左右,有望在二季度前后较快回落,人民币汇率将更获支撑。
沈建光:中国经济下行趋势有望得以扭转
京东数字科技首席经济学家、中国首席经济学家论坛理事沈建光的主要观点如下:
1. 宏观政策重心从货币金融转向财政政策。
2. 政策发力重点从投资转向消费主导。
3. 企业纾困从聚焦中小企业转向新型实体企业带动生态链。
荀玉根:A股正在孕育新一轮上涨行情
海通证券首席经济学家、中国首席经济学家论坛理事荀玉根的主要观点如下:
1.经济增速和股市涨跌都有周期性波动特征,目前我国宏微观基本面已见底,A股底部特征也明显。
2.积极变化:基本面领先指标回升中,稳增长发力+产业结构升级,23年企业盈利望两位数增长,股市演变为增量流入的向上趋势。
3.政策+技术维度选择现代产业体系的亮点,重视数字经济、低碳经济,关注医药和大众消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