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国家市场监管总局答财联社:加强涉疫物资监管,向2.6万名消费者退还多收价款109万元,下一步将全力做好农村地区涉疫物资工作)
财联社12月29日讯(记者郭松峤)防疫政策优化以来,在全力抓好涉疫重点物资稳价保质工作,服务疫情防控大局方面,市场监管部门采取了哪些措施,成效如何,下一步还有哪些工作考虑?在今日工业和信息化部举行的“疫情防控重点医疗物资保障情况”新闻发布会上,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价监竞争局一级巡视员陈志江回答财联社记者该提问时透露,截至目前,市场监管总局已公布三批28件典型案例,目前共计向2.6万名消费者退还多收价款109万元。
陈志江还表示,下一步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将持续加强重点地区价格、质量、广告、网络交易监管。此外,市场监管部门还将全力做好农村地区涉疫物资“稳价格保质量”工作。
“截至目前,共计向2.6万名消费者退还多收价款109万元”
在回答财联社记者提问时,陈志江详细介绍了“稳价格保质量”专项行动方案的情况。
首先,全面加强涉疫药品和医疗用品市场监管工作。“通过向社会发布公告、提醒告诫书等,多措并举加强行政指导,明确提出不得哄抬价格、不得串通涨价等‘九不得’法律红线,要求互联网平台企业严格落实‘八个责任’。组织开展价格、广告、质量和网络交易监测,强化分析预警,加大对线上平台、线下药店、中药材交易市场巡查力度。加强部门联动,根据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医疗物资保障组转来问题线索,积极开展核查。指导各地市场监管部门全力畅通投诉举报渠道,及时高效处理涉疫问题线索。”陈志江介绍。
其次,查处曝光一批违法典型案例。据陈志江介绍,截至目前,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已公布三批28件典型案例,涉及哄抬价格、虚假宣传、假冒伪劣、虚假广告等多种违法行为,对不法经营者形成有力震慑。各地在查处案件同时,督促经营者退还多收价款。目前共计向2.6万名消费者退还多收价款109万元。
“市场监管部门将全力做好农村地区涉疫物资‘稳价格保质量’工作”
口罩质量是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
陈志江表示,国家市场监管总局紧盯过滤效率、防护效果等重点指标,加大非医用口罩等涉疫用品质量监督抽查和排查力度,及时发现、依法处置不合格产品。截至目前,各级市场监管部门抽查非医用口罩、儿童口罩、口罩用熔喷布、洗手液、消毒液等涉疫用品9080批次。各地市场监管部门组织技术机构深入生产企业“把脉问诊”,指导企业在原料采购、生产加工、产品包装、标识标注、存储运输等环节加强质量管理。12月7日以来,共帮扶非医用口罩等涉疫用品生产企业250家。
陈志江还介绍,下一步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将采取四方面的措施全力服务疫情防控。一是加强全链条监管,加大执法力度,全力服务疫情防控大局。二是持续加强重点地区价格、质量、广告、网络交易监管,严厉打击囤积、假冒伪劣等违法行为,着力维护市场秩序,打好稳价保质攻坚战。三是综合施策,运用监督抽查、专项整治、政策指导、行政约谈、提醒告诫、行政处罚等措施,切实保障重点物资质量安全。四是重点关注农村地区涉疫物资价格和质量监管。“两节”即将来临,随着大量人员返乡,农村地区疫情防控任务艰巨,市场监管部门将全力做好农村地区涉疫物资“稳价格保质量”工作,切实维护广大人民群众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