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IPO撤否多发引监管高度重视!年内254单IPO撤材料,创业板项目占近五成,小券商被否率偏高)
财联社12月2日讯(记者 高艳云)年内IPO撤材料项目数量庞大。统计显示,截至11月30日,今年已有254单IPO项目撤回材料,创业板撤单达123单占近五成,高于深交所主板的25单。
此外实施注册制的科创板与北交所IPO撤回材料数目分别有34单、42单,均高于上交所主板的30单。
年内撤材料较多的10家券商分别是国泰君安(19单)、中信证券(18单)、华泰联合(14单)、中信建投(14单)、海通证券(13单)、民生证券(12单)、中金公司(10单)、申万宏源(9单)、长江证券(8单)、西部证券(8单)。
从年内IPO被否情况来看,全市场被否总数为26单,深交所创业板被否数量最多为16单;全市场被否率较低仅有5.43%,上交所主板被否率较高为12.5%。
保荐的IPO被否数量与券商投行业务规模呈“负相关”,即IPO审核数量较多的券商,被否率反而较低。中小券商被否率反而较高,如“审3否2”的中天国富,被否率达66.67%;3家券商“审2否1”即被否率为50%,分别是西南证券、国融证券、华西证券。
原因在于,作为“分子”的IPO被否数量普遍固定在1单到3单之间,投行实力较强的头部券商,作为“分母”的审核数量则较为庞大,如中信证券、中信建投审核数量多达69单、67单。
从广东证监局的最新问题通报情况来看,撤否项目既有IPO项目自身经营问题,又有保荐机构履职充分与否等问题。
254家IPO项目撤材料
易董数据显示,今年前11个月,深交所、上交所、北交所IPO撤材料数量总数达254单,深交所创业板IPO撤材料数量最多为123单,在三大交易所撤材料中占比达48.43%。
此外,深交所主板、北交所、上交所科创板、上交所主板撤材料项目数量分别为25单、42单、34单、30单。
申报数量方面,今年以来,三大交易所申报总数为677单,深交所创业板申报数量为206单,深交所主板89单,北交所144单,上交所科创板130单,上交所主板108单。
在审数量方面,目前在审总数为861单,深交所创业板在审数量数量最多为348单,深交所主板为127单,上交所科创板为142单,上交所主板为154单,北交所为90单。
7家券商IPO撤材料超10单
以保荐机构的角度来看,7家券商IPO项目撤材料数超过10单,分别是国泰君安(19单)、中信证券(18单)、华泰联合(14单)、中信建投(14单)、海通证券(13单)、民生证券(12单)、中金公司(10单)。
目前来看,IPO撤材料数量与保荐机构的申报数量并未呈现完全的正相关性。
上述撤材料数量相差不大的国泰君安、中信证券,申报数量却有较大不同,IPO保荐申报数分别是36单和66单。同样有14单撤材料数量的华泰联合、中信建投,但二者申报数相差近一倍,分别是31单与63单;海通证券与民生证券撤材料数目相近,申报数也相差不大,分别是48单、46单。
大投行与中小投行被否率相差悬殊
整体来看,截至11月30日,今年以来A股IPO被否总数达26单,审核家数为479单,对照被否数量与审核家数,被否率为5.43%。
以IPO被否绝对数量来看,深交所创业板被否数量最多达16单,深交所主板、北交所、上交所主板分别有3单、2单、5单。
被否率最高的是上交所主板,被否率为12.5%;被否率最低的为北交所主板,被否率为2.11%;深交所创业板、主板的被否率分别为5.5%、5.66%,与A股整体被否率均值5.43%相近。
保荐机构的IPO被否情况来看,截至11月30日,年内被否率较高的是中天国富,“审3否2”被否率达66.67%;“审2否1”的有3家,分别是西南证券、国融证券、华西证券,被否率为50%;被否率较高的还包括华安证券(33.33%)、中德证券(33.33%)、西部证券(25%)、东兴证券(20%)。
被否率与审核家数呈现较强的“负相关”,即审核家数越多被否率越低。
作为“分子”的被否数量各家券商多在1单到3单之间,作为“分母”的审核家数则与各家券商禀赋有关,券商投行业务“马太效应”之下,投行业务强大的券商,其IPO保荐能力与质量均保持高水准,且强者恒强。
具体来看,审核家数行业排名靠前的4家券商分别为中信证券(69单)、中信建投(67单)、中金公司(35单)、安信证券(22单),被否率分别仅为1.45%、1.49%、2.86%、4.55%,被否数量均仅为1家。
颇有“投行黑马”之姿的民生证券、东吴证券被否率仅为6.45%、6.67%,两家券商审核家数分别为31单、15单,被否数量分别为2单、1单。
此前颇有投行业务实力的招商证券、国金证券、国信证券,审核数量分别为14单、26单、27单,被否数量分别为1单、2单、3单,被否率分别为7.14%、7.69%、11.11%。
IPO撤否项目多发已引监管重视
近日,广东证监局向辖区券商投行部门下发了最新一期《广东资本市场监管动态》,其中提到,2021年以来,辖区共有30家保荐机构执业项目出现撤否现象,其中7家机构近3年在辖区仅有1单保荐业务并撤回项目,4家保荐机构因年度撤否项目多于2家,连续两年被广东证监局约谈提醒。
广东证监局分析了辖区近两年撤否项目具体成因,其中提到撤否项目的保荐机构存在执业理念不适应等多方面问题,一是有的执业理念转变滞后,“带病闯关”心态犹存,急于“抢跑占位”;二是板块定位不准确,科技、创新、成长属性论证不充分,三是执业未勤勉尽责,核查把关不到位,四是资源保障存在不足,违规执业时有发生。
广东证监局要求,辖区各机构应高度重视项目撤否危害后果,全方位提升保荐执业质量,多举措提升服务能力,强化各层级资源保障。
广东证监局表示,下一步,将依据执业质量指标对辖区保荐机构精准画像,对撤否率较高的机构采取差异化监管措施,联合地方政府持续开展撤否项目保荐机构约谈通报工作,对“一查就撤”等保荐项目实施专项抽查,持续提升辖区企业申报上市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