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这一类ETF普涨超30%,11月ETF大行其道,90%以上正收益,更有科创50ETF被“越跌越买”,规模跻身第四)
财联社12月1日讯(记者 周晓雅)随着最后一个交易日的三大股指小幅翻红,股市11月行情落幕。
港股市场的触底反弹,带动相关ETF的强势表现,尤其是互联网行业赛道ETF。整体来看,截至11月29日,华夏恒生互联网科技业ETF、富国中证港股通互联网ETF、华宝中证港股通互联网ETF等3只互联网ETF本月回报超31%。另外,多只跟踪恒生科技指数的主题ETF在11月也获得30%左右的回报。
涨幅榜单中,除了港股主题赛道ETF的“涨声一片”,还有此前在政策利好因素带动下涨停的地产ETF。虽然房地产板块在11月最后一个交易日回调,地产主题ETF最多跌近4%。但截至11月月底,4只房地产主题ETF11月净值回报仍在27%左右。
科创板50ETF则被“越跌越买”。华夏上证科创板50ETF在11月被净申购83.3亿份,截至11月底,该基金份额已突破420亿份关口,至421.09亿份,创下该基金成立以来的新高;总规模也创新高至439.91亿元,保持全市场ETF规模的第四位。
港股主题基金全面领涨,22只回报超30%
11月,22只ETF的区间净值回报超30%,均为港股市场主题基金或是跟踪标的包含多只港股个股的产品。
其中,中概互联板块的表现最为瞩目,多只相关ETF涨幅居前。富国中证港股通互联网ETF领涨市场,11月净值回报为36.44%。跟随其后的是华夏恒生互联网科技业ETF和华宝中证港股通互联网ETF,11月净值回报分别为36.38%、36.17%。
嘉实基金和广发基金旗下的中证海外中国互联网30ETF在11月也获得超35%的净值回报。易方达中证海外互联ETF和招商中国全球中国互联网ETF则涨超34%。
此外,涨幅居前的还有恒生科技、港股通消费等主题产品。不过,随着净值的回升,并非所有基金份额都出现增长。整体来看,这22只产品合计被净赎回1450万份左右,包括了5只基金份额减少超1亿份的产品,4只基金份额增量超1亿份。
整体来看,ETF市场在11月涨多跌少,剔除11月当月成立的新产品,纳入统计的712只产品中,649只在11月获得正收益,占比达到91.15%;63只在11月亏损,占比为8.85%。除了前述产品,曾在本周一度出现涨停的房地产ETF,11月净值回报也接近30%;而国防军工、软件、光伏产业、国债、政金债等本月亏损较多。
科创50ETF获超百亿份净申购
从基金份额变动情况来看,华夏上证科创板50ETF在11月被净申购83.3亿份,截至11月底,该基金份额已突破420亿份关口,至421.09亿份,创下该基金成立以来的新高;总规模也创新高至439.91亿元,保持全市场ETF规模的第四位。
事实上,11月以来,多只科创板50ETF均被“越跌越买”。Wind数据显示,8只科创板50相关的ETF在11月亏近1%,但基金份额均出现增长,8只基金份额合计增加了114.24亿份。除了前述的华夏上证科创板50ETF,易方达上证科创板50ETF基金份额也增超20亿份。而在过去的11月,鹏华基金和南方基金各新发了上证科创板50成份增强策略ETF。
跟随其后的是南方中证500ETF和华泰柏瑞沪深300ETF,11月基金份额分别增加18.14亿份、17.57亿份,截至11月底,2只产品的规模依次为575.15亿元、650.21亿元。随着11月市场行情的回暖,中证500指数和沪深300指数均涨超5%,相关的宽基ETF吸金效应显著。
其中,在11月初,华泰柏瑞沪深300ETF已超越华夏上证50ETF,成为全市场规模最大的ETF,随后两者的规模差距一度扩大至48.78亿元。截至11月底,华夏上证50ETF的规模为624.39亿元,与华泰柏瑞沪深300ETF规模相差约25.82亿元。这也是目前为止市场上仅有的2只规模超600亿元的ETF。
此外,易方达沪深300医药卫生ETF在11月份基金份额增加了15.95亿份,博时恒生医疗保健ETF、华夏恒生科技ETF、西藏东财中证新能源汽车ETF等3只基金份额增量也在10亿份以上。
反观榜单的另一面,中证1000ETF整体被净赎回较多。目前,市场有7只中证1000ETF,过去的11月,7只产品净值回报在4.65%至4.76%之间,但基金份额总额均缩水,7只产品合计减少60.76亿份。
此外,券商、银行、酒、食品饮料等板块主题产品也出现净赎回的情况。随着此前债市的回调,部分政金债ETF、国开行债券ETF等债基ETF的基金份额也有所减少。
伴随着行情的翻红,如何看待当下市场的投资机会?近日,海通证券研报称,当前科创50指数的估值盈利性价比凸显,从业绩来看,今年三季度科创板盈利保持较快增长并且增速有所回升,均高于A股其他主要指数。
此外,当前的科创板类似2012年底的创业板。借鉴创业板,2009年10月创业板开板, 2011-2012年市场整体回调,经历两年的调整后,创业板指的估值得以消化。2013年在移动互联网浪潮的驱动下,创业板开启一轮大牛市,背后是盈利的回升。
反观当下的科创板,自2019年6月开板以来已经运行三年,从指数走势看,2020年7月科创50指数触顶回落,至今已经调整超过两年,期间最大跌幅为-50.6%;从估值看,科创50当前PE为42.2倍。因此,从市场表现和估值的角度看,认为当前的科创板与2012年底的创业板存在相似点。
大成基金副总经理兼首席经济学家姚余栋则在近期举办的2022年雪球嘉年华上发表观点称,中国经济已经到了亟需转型的关键时刻,“科技牛”将成为2023年的主题词之一。
至于如何助力转型发展,姚余栋认为,资本市场是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重要抓手之一。“专精特新”板块的ROE是8%,ROA是4%,非“专精特新”两项数据是负的。“专精特新”的规模虽小,但ROE高、ROA高、发展速度也很快。我国未来涌现“科技牛”的底气之一,就是拥有大量的“专精特新”。
睿郡资产创始合伙人杜昌勇则认为,未来的资本市场重新进入大牛市的可能性不大,更多的是结构性机会。从风险的释放程度看,以中概股和香港的科网股为代表个股的风险释放程度已足够。站在目前时间点,公司核心策略仍是寻找估值合理的优秀公司。另外,围绕着自主可控、进口替代,可能很多新材料领域、半导体领域都会出现自主可控和进口替代的机会。对港股市场也是积极的,可转债策略也值得重点关注。
国海富兰克林基金QDII投资总监徐成则认为,无论短期是反弹还是反转,从中长期维度已经看到了港股一些较明显的反转迹象,如果短期上涨较多不排除发生技术性回调,但拉长看,港股的投资机会可能大于风险。
随着美国通胀回落、经济增速回落,美联储加息周期可能逐步结束,或将形成美债收益率和美元指数的双降局面,中美利差预计将重新扩大,海外流动性环境改善,加上中国经济企稳回升,外资有望重新增配中国股票,对港股的利好影响或将更为明显。
“最近一段时间,南下的资金也在变多,这样的趋势可能会持续一段时间,因为港股的估值确实很便宜,对专业投资者来说,这种估值的变化是非常核心的要素,投资的性价比很高。”他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