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股票 - 证券要闻 - 正文

专家谈|国家发改委创新驱动发展中心郭建民:多项数字经济指标量质齐升 经济发展新引擎释放“倍增效应”

来源:财联社 作者:张晓翀 2022-08-25 15:04:00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原标题:专家谈|国家发改委创新驱动发展中心郭建民:多项数字经济指标量质齐升 经济发展新引擎释放“倍增效应”)

财联社8月25日讯(记者 张晓翀)今年1月,国务院印发《“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明确了到2025年,数字经济迈向全面扩展期。截至目前,多项数字经济指标实现量质齐升,发展呈现良好态势。

国家发展改革委创新驱动发展中心副主任郭建民在接受财联社记者专访时表示,当前数字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日益凸显,各行业渗透率不断上升,中国数字经济规模已数年稳居世界第二。

国家发展改革委创新驱动发展中心副主任、发改英才 郭建民

适度超前布局新基建,释放投资“乘数效应”

今年以来,我国适度超前建设数字基础设施。从数据观察,IPv6活跃用户数和千兆宽带用户数,作为衡量数字基础设施水平的关键数据均出现了大幅增长。

从IPv6活跃用户数看,截至2021年底,我国IPv6活跃用户数达6.08亿,一年间增加1.46亿,同比增长达到31.6%。从千兆宽带用户数看,截至今年一季度,千兆宽带用户达到4596万户,比上年末净增1140万户。表明我国IPv6规模部署和千兆宽带网络建设推进速度比预期要快很多,体现了按照“适度超前”的节奏,从中央到地方正加快部署新型基础设施建设。

此外,全国一体化大数据中心作为数字基础设施的标志性工程正在加速推进,截至今年4月,全国10个国家数据中心集群中,新开工项目25个,带动各方面投资超过1900亿元。

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全面加速,释放数字经济“倍增效应”

郭建民介绍称,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规模,是衡量数字产业化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明确,到2025年,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10%,这凸显出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对整体经济发展的创新引领作用。2021年,我国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收入达9.5万亿元,增速17.7%,保持快速增长态势,高于预期目标。

工业互联网平台应用普及率、全国网上零售额和电子商务交易规模,主要用于衡量产业数字化水平,是数字经济的关键增量。2021年我国工业互联网融合应用拓展至45个国民经济大类,产业规模超过1万亿元。

截至目前已培育较大型工业互联网平台超过150家,服务的工业企业超过了160万家,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加速融合,带动了传统产业全方位、全链条数字化转型。

2021年,全国电子商务交易额达42.3万亿元,同比增长19.6%;全国网上零售额13.1万亿元,同比增长14.1%,比2012年增长9倍,我国连续9年成为全球最大的网络零售市场。

数字经济成为保就业、促消费、稳增长的关键力量

郭建民提出,在疫情持续影响下,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与各个行业融合日益深化,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新模式不断涌现,数字经济成为保就业、促消费、稳增长的关键力量。

数字技术助力新业态新模式频现,释放了更多的就业岗位和市场空间。从云办公、线上经营、线上演唱会,到无人驾驶、虚拟园区、远程医疗等新业态新模式不断涌现。目前我国电子商务从业人员规模超过6000万,灵活就业人员已达到约2亿人,成为重要的“社会稳定器”。

在支持抗击疫情、复工复产、稳定就业方面,数字技术也发挥了重要作用。当前全国“健康码”基本实现“一码通行”,助力人员有序流动。远程办公、云签约、云招标等服务助力“停工不停产”,共享员工、灵活用工等方式创造了更多就业岗位,增强了经济发展韧劲。

此外,截至今年6月初,在线政务服务实名用户已超5.8亿人,涵盖防疫、社保、医保、教育等多领域数百万项政务服务事项,数字政府建设加速推进,释放数字化“发展红利”。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如该文标记为算法生成,算法公示请见 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