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直击跨国公司领导人青岛峰会|新一轮供应链变革降临 稳定可控、数字化成为影响公司决策的关键)
财联社6月22日讯(记者 滕飞)波谲云诡的经济形势下,保持“供应链稳定”已是诸多公司的头等大事。
财联社记者在第三届跨国公司领导人青岛峰会期间对跨国公司掌舵人、专家学者进行综合采访,多位跨国公司负责人向财联社记者表示,目前供应链确实遭遇很大困难和冲击,大型企业面临稳定畅通的挑战。如何应对,产业智库也纷纷指向供应链数字化。
“曾经能够做到0库存周转的企业,宁可增加库存以及成本,也要保证安全。”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首席研究员张燕生向财联社记者表示。
跨国公司作为全球产业合作和贸易往来的深度参与者,对“供应链寒冬”的感受尤其明显,“从今年2月开始,尤其4月份,我们在中国的产能利润率不超过50%。”瑞士欧瑞康中国区总裁王军介绍。
危中寻机,引援活水,全球产业链布局中影响公司决策的是什么,产业公司又如何在新一轮供应链变革中取得先机?
联想集团全球供应链首席转型官徐赫更关注全球产业价值链的成熟度;富士康科技集团商务长崔志成认为,在当前背景下,首要考虑的是稳定可预期,其次是明显差异化的资源禀赋优势,王军给出的答案是可知、透明、可控。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张大卫认为,要重新利用第四次工业革命的机遇,让技术进步成为增强供应链韧性的主要力量。
跨国公司“掌舵人”和专家学者在与记者交流期间时常把供应链焦点汇聚于——绿色、数字化之上。
其中较为典型的是淡水河谷公司,一家全球性的矿业公司,目前是世界上最大的铁矿石和镍生产商之一。公司正在通过脱碳减排,加强与航运、港口等产业协同,形成产业链闭环,从而保证供应链可靠性、安全性。
淡水河谷公司中国区总裁谢雪向记者阐述了公司绿色创新价值链的主要组成,其中包括一流的优质产品,技术创新,绿色船舶、港口混矿以及贸易数字化。
简单来讲公司通过技术革新,遴选出高品位矿石,减少无效开采,再通过生态航运,数字贸易提高周转效率。据悉,公司已经与南方国贸共同完成了首单区块链交易。
IBM大中华区总经理陈旭东建议,利用数字化手段提升供应链韧性。他认为,数字化、智能化的供应链应该具备可看见、可预见和可推荐的特征,使得供应链信息实时可见,便于快速做出决策,以应对持续变化的市场形势,并且能够快速地响应需求的变化和市场的波动,防范与抵抗风险。
张大卫向财联社记者表示:“重视数字贸易新业态的发展,重视数字供应链建设,打造能解决国际贸易中物流、数据信息流、资金流统一同步问题的功能性平台,并植入税收、结汇、信保等相关服务功能,加快与数字经济国际规则的对接,建设一批面向全球数字贸易新业态的示范区和试验区。”
今年6月,数据研究机构Gartner公布了2022年全球供应链25强最新排名,联想集团位居第九,是排名最高的中国企业。在联想集团全球供应链首席转型官徐赫看来,供应链韧性作为在面对危机后恢复到常态化运作的关键能力,变得尤为重要。
除了产业资本对于产业链构建足够重视外,政府招商引资也开始着手打造“产业链招商”模式。据悉,山东省政府近年来深入开展以企招商、以商引资,靶向吸引产业链关键环节,上下游境外配套企业来山东投资。今年一季度,重点产业外资企业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到账外资4.4亿美元。
山东作为国内工业门类最为齐全、基础最为雄厚、结构最为完善、配套最为完备的省份之一,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方面的发力点是什么?
张大卫认为:“山东已有浪潮、海尔等数字化平台,应注重实现产业互联网和销售互联网的融合,境外、境内,线上、线下的结合,真正把数字经济、数字贸易、数字供应链发展起来,使我们的供应链更有弹性、韧性,能够适应整个国家产业升级和经济转型的发展需要。”除了注重数字供应链的发展,张大卫还建议,地方政府应着力打造在全球供应链体系中能够发挥枢纽作用的中心城市。
(编辑:曹婧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