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股票 - 公司新闻 - 正文

家族遗传性肿瘤占5%-10% 专家:90%以上肿瘤患者是由后天不良习惯所致

来源:中国网财经 作者:杜丁 2022-05-29 13:27:00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原标题:家族遗传性肿瘤占5%-10% 专家:90%以上肿瘤患者是由后天不良习惯所致)

中国网财经5月29日讯(记者 杜丁)今天是第18个“世界肠道健康日”,一早,“一家10口7人确诊肠癌”的话题冲上微博热搜榜。

记者注意到,该话题源自于近日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结直肠外科主任王锡山教授在“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上曾表示,自己诊治过一个有家族遗传史的典型案例,一家10位家庭成员,有7位得了肠癌。

家族遗传性肿瘤占5%-10%

王锡山教授曾主持开展过一项一级亲属及配偶筛查的全国多中心前瞻队列研究,研究入组2800例结直肠癌患者一级亲属和婚龄15年以上的患者配偶。

研究阶段性结果显示:在250名一级亲属中有95人做肠镜,结果就有1例是肠癌,比例高达1%,而常规的癌症发病率都用10万做基数。

资料显示,肠癌是基因病,是遗传性最强的高发癌症。《中国结直肠癌筛查与早诊早治指南(2020,北京)》指出:若父母、兄弟姐妹及其子女(一级亲属)有肠癌史,则其发病风险是普通人群的1.76倍;一级亲属患结直肠癌的女性发病风险是普通人群风险的2.07倍。

不过,2020年我国新发肿瘤患者457万,其中家族遗传性肿瘤占5%-10%。意味着90%以上的肿瘤患者,并没有直系亲属患癌。

“肿瘤是内因和外因共同作用下产生的疾病。”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胰胃外科病区主任田艳涛教授曾指出,90%以上的肿瘤患者是由于后天饮食起居等生活习惯不良,及情绪管理不好等原因而致病。

年龄是最容易衡量的高风险因素

美国疾病控制预防中心(CDC)和美国疾病预防工作组(USPSTF)认为目前只有四种癌症可以有效筛查并且拥有筛查指南,结直肠癌是其中之一 ,且被推荐为A级适合早筛的癌种。

“癌前病变把它切掉叫癌前阻断,就不得癌了。”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防癌科副主任张凯教授曾表示,对于肿瘤来讲,一旦有症状就失去了50%根治性治疗机会。要想获得根治性手段,就应该在无症状健康期去发现并治疗。防癌体检中运用确切有效的技术手段,不仅是发现早期肿瘤,还要发现癌症的早期状态。

张凯教授同时指出,年龄是所有高危人群概念中最重要的,也最容易衡量的。按照《中国结直肠癌筛查与早诊早治指南(2020,北京)》的推荐,高风险的人群在40岁起应接受结直肠癌筛查。

今天,中国抗癌协会肿瘤防治科普专业委员会通过官方微博发布权威科普,指出”83%的结直肠癌患者一经发现就是中晚期”,而结直肠癌却是最“笨”的癌,在癌前病变阶段发现,通常肠镜微创手术就可以治愈,阻断癌症的发生。

同时权威推荐“筛查漏斗”,遵循《中国肿瘤整合诊治指南(CACA)》2022的推荐,使用免疫法分便隐血试验(FIT)、多靶点粪便FIT-DNA检测、结肠镜三种筛查手段就可实现肠癌及癌前病变的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实际上,这三种筛查方法也获得我国目前所有结直肠癌筛查和诊疗指南的共同推荐。其差别在于,免疫法分便隐血试验(FIT)和多靶点粪便FIT-DNA检测属于非侵入性检查,在家中或者去医院都能做,不需要肠道准备;而肠镜检查属于侵入性检查,需要进行肠道准备,可在肠镜下针对发现的病灶实施微创手术,临床上通常将其视为结直肠癌诊断和治疗的有效手段。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如该文标记为算法生成,算法公示请见 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