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股票 - 证券要闻 - 正文

【财联社时评】电子烟严控新增产能规模意味着什么?

来源:财联社 作者:彭科峰 2022-04-27 11:26:00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原标题:【财联社时评】电子烟严控新增产能规模意味着什么?)

4月25日晚间,国家烟草专卖局发布了《关于促进电子烟产业法治化规范化的若干政策措施(试行)》(下称《产业措施》),明确提出要调整优化产业结构,严控新增产能,合理控制产能规模,防止产能过剩。以优化资源配置和满足市场需求为导向,保持产业集中度处于合理水平,引导不适应市场竞争的企业有序退出。

笔者认为,这次的《产业措施》是过去电子烟行业强监管态势的延续。某种意义上,这可能也意味着行业的最后一个漏洞被堵住,电子烟产业“红绿灯”宣告设置完毕。

为何这么说?过去有关部门陆续出台了禁售调味电子烟、制定国家标准、上线全国统一电子烟交易管理平台、取消线上销售渠道、电子烟生产企业上市需经主管部门审批等规定,尽管看上去每一条都非常严厉,但毕竟属于合理监管的范围,电子烟产业千亿级的想象空间依然存在。甚至每一次新的法规、规定出炉,市场都有人将之解读为利好,不断抛出“行业规范是好事、有利于龙头企业做大做强”这样的观点。

但这一次的“严控新增产能、引导有序退出”,无疑为整个行业的发展空间和方向最终定调,也从根本上断绝了某些人的幻想。严控新增产能,意味着未来试图进入该赛道掘金的新玩家将会消失,投资价值大为缩减;合理控制产能规模,意味着现有的生产企业的产量承压;引导有序退出,意味着更多技术含量低的中小企业将会被加速清理出局;保持产业集中度处于合理水平,意味着行业兼并重组加速,但产能受控下龙头企业的用武之地也有限。简而言之,电子烟产业并非国家鼓励的方向,随着大众健康意识的提高和青少年保护力度的加强,整个行业的用户规模也不可能获得高速增长。

《产业措施》发布时,国家烟草专卖局表示,近年来电子烟产业盲目发展、电子烟生产无标准可循、电子烟产品无质量保障、电子烟市场无序竞争,对消费者利益、未成年人身心健康和产业链安全稳定构成巨大风险。一句话,某些披着时尚外衣、主打科技调性,但实际上“换汤不换药”、有损大众利益的新兴产业,不管当初看上去有多么光鲜亮丽,但最终还是会被揭开遮羞布。

最新消息还显示,国家烟草专卖局4月26日正式下发了关于对电子烟有关企业境内外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上市进行前置审查的实施细则。《实施细则》明确,国务院烟草专卖行政主管部门对电子烟有关企业境内外上市予以审慎监管,发挥上市融资的规范约束和正向激励作用,严格限制不符合产业政策、行业规定的企业上市融资。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如该文标记为算法生成,算法公示请见 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