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股票 - 证券要闻 - 正文

疫情之下行业产能大降 上海半导体复工复产进展几何?

来源:财联社 作者:王碧微 2022-04-19 20:43:00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原标题:疫情之下行业产能大降 上海半导体复工复产进展几何?)

财联社上海4月19日讯,今日半导体板块集体大跌,这与疫情全国多地散发等原因造成的Q1集成电路产能大降或有关系。不过,据财联社记者多方了解,为保护行业生态,部分上海半导体企业复工复产已有条不紊进行,多个头部企业生产目前仍在正常运转中,员工已进行闭环管理。但在当前形势下,并非所有企业都具有立即复工能力,行业完全恢复仍需时日。

行业供应链结构问题凸显

“缺芯”阴霾一直笼罩电子市场,行业的供应链失衡已不是新鲜事。作为国内半导体“重镇”,上海疫情无疑令本就紧张的半导体产能雪上加霜。根据中国国家统计局的数据,今年前三个月集成电路产量下降了 4.2% ,原因是芯片制造商 3月产量大幅下降。

中国半导体季度产量自 2019 年初以来首次出现萎缩,据悉,主要原因是消费电子产品需求疲软,以及包括上海在内的地区因新冠疫情引发的封锁中断了产量。据中国半导体协会统计,上海2020年集成电路行业产值占全国23%,其中设计业占全国25%之多,而制造及封测分别为18%与17%。

上游吃紧,下游情绪亦不佳。CINNO Research 半导体事业部总经理 Elvis Hsu告诉记者,“上海随着疫情扩散、封控持续,已经对下游终端市场如PC/NB、TV、智能手机等,产生明显的负面影响。”

根据CINNO Research统计数据显示,2月中国市场智能手机销量约2,348万部,同比下滑了20.5%,环比下滑24.0%,同比环比双双出现收缩。“疫情也影响了生产和消费两方面,一是对生产端的原材料等供应短缺影响工业产出,二是对消费端的产品供应短缺影响社会生活,这使得半导体产业链势必需要重整以达到稳链保供。”Elvis Hsu进一步表示道。

物流及材料供应链的短缺是目前半导体企业的首要难题。Elvis Hsu告诉记者,芯片设计公司因为没有生产制造业务,只有物流顺畅与否和测试周期延长的问题。晶圆制造厂商因为实施全区封闭管理,生产方面没有问题,但是材料的供应有限,平均只能维持二到三个月。封装测试由于周期较短,库存水平较低,原材料供应及物流的问题,尤其明显。

部分企业复工仍存阻碍

“万业企业旗下子公司凯世通为上海第一批重点复工‘白名单’企业,已经接到复工复产通知,正在加紧制定复工复产方案,准备防疫手册及防疫物资,在与园区沟通后即着手复产。”凯世通公司人士向记者表示。

随着复工复产“白名单”的出炉,有一大批企业已经在有条不紊的恢复中。据工信部官方消息,将集中资源优先保障集成电路、汽车制造、装备制造、生物医药等重点行业666家重点企业复工复产。其中集成电路企业共有69家,涵盖中芯国际(688981.SH)、华虹半导体(1347.HK)、中微公司(688012.SH)等国内头部半导体企业。

另一方面,亦有一部分企业一直处于闭环管理中,疫情带来的影响相对较小。“目前我们暂时没有受到什么影响。松江厂的生产运营一直没停过,工人吃住都在厂里。前两周物流紧张,现在开始逐步恢复了,”上海新阳公司负责人向记者透露。

根据公开信息,除上海新阳外,中芯国际、华虹半导体、中微公司等均于疫情期间施行封闭管理,进入“白名单”或能加速上述企业物流恢复。

值得注意的是,目前上海企业面临的困难远不止能否登上“白名单”。“半导体生产线所有原材料供应的充足及库存水位的适度提高,人力的充分调配,物流及保税港区海关的全面畅通,以及严谨的疫情管控,才能使生产制造能够顺利进行,”CINNO Research 半导体事业部总经理 Elvis Hsu对记者表示。

在此情况下,并非所有企业都有复工能力。一位A股电子上市公司高管向记者表示,“据我了解,很多我们合作的企业还没法重新开工。其实对企业来说难度很大,需要签承诺书等。”

与此同时,中小企业的处境更加艰难,想要复工复产面临诸多挑战。一位产业链人士向记者表示,部分中小企业人士建议针对中小企业采取更加灵活的方式以保障复工。例如根据现有社保人数和统一的百分比,每家公司可以分配到不同数量的电子通行证,企业操作每张电子通行证只能绑定一个身份证,设定好被绑定人的条件限制,比如连续N次核酸绿码等;有这个电子通行证的小区无条件放行,这样员工也可以到岗,总人数也有限制。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相关股票:
好投资评级:
好价格评级:
证券之星估值分析提示上海新阳盈利能力一般,未来营收成长性优秀。综合基本面各维度看,股价偏高。 更多>>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如该文标记为算法生成,算法公示请见 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