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股票 - 证券要闻 - 正文

补贴退坡!新能源车市场仍被吹爆 产业链压力能否破解?

来源:财联社 作者:李子健 2022-01-06 10:44:00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原标题:补贴退坡!新能源车市场仍被吹爆 产业链压力能否破解?)

财联社(厦门,记者 李子健)讯,补贴退坡致使高价车型“涨声一片”,但2022年新能源车市场仍被寄予厚望。乘联会秘书长崔东树对财联社记者表示,2022年新能源车的产销,预计将达到600万辆的规模,其中新能源车乘用车达到550万辆以上,实现超强增长的态势。

市场普遍认为,车企通过技术升级及规模效应,能够逐步覆盖补贴退坡的成本。但值得注意的是,补贴退坡叠加锂电池价格上调、“缺芯”压力仍存,产业链压力能否让车企如愿仍为投资者所担忧。

2022年或达600万辆规模

近日财政部等四部门发布通知显示,2022年新能源汽车补贴标准在2021年基础上退坡30%。中欧国际工商学院案例中心研究员钱文颖认为,该次补贴退坡并非突如其来的新政,而是在市场预期之中,早在去年4月工信部的政策就明确表示,2020-2022年的补贴标准分别在上一年基础上退坡10%、20%、30%。

崔东树亦表示,2022年新能源车补贴退坡30%,相对而言符合预期,主要因为政策上明确了补贴退坡的过程,而从退坡的幅度来看,总体上能通过规模效应来逐步覆盖。

另一方面,钱文颖认为消费者购买新能源汽车的决策不会完全被补贴所左右,新能源汽车市场可以逐渐从政策主导往市场主导转移。“从2021年的数据来看,新能源汽车的销量正在快速增长,新能源汽车的渗透率开始爬升,从原先早鸟型消费者往大众消费者群体渗入。”

2021年全年新能源车销量的数据虽然仍未出炉,但从前11个月的数据也可看出其市场火热。中国化学与物理电源行业协会数据显示,2021年1-11月新能源车市场渗透率已经达到12.7%,而去年我国新能源汽车的市场渗透率还只有5.4%。

若按照崔东树的判断,2021年新能源车同比增长接近两倍,其中四季度销量达到约130万辆的规模,基于上述数据,其预计2022年新能源车规模正常水平应该在520万辆的规模,叠加市场的小幅上升,2022年新能源车的产销,预计将达到600万辆的规模,亦即是对应约22%的渗透率。

产业链有压力但不影响需求

尽管市场对于新能源车的预期极度乐观,但不可忽视的是,芯片短缺仍是2022年新能源车需要直面的压力,除此以外,国内新能源补贴退坡、上游锂电成本上涨,使得特斯拉、大众、广汽埃安、哪吒汽车等车企已经相继宣布在2022年上调价格。

根据贸易信贷保险公司Euler Hermes日前报告显示,芯片制造商在疫情时期火热增长,半导体领域的强劲势头将持续到2022年。据预测,全球半导体销售额预计将再增长9%,到2022年首次突破6000亿美元。

锂电池方面,根据财联社记者从产业链获悉,头部锂电企业纷纷提价,针对客户及此前协议签订情况的不同,提价幅度亦有所不同,提价的原因在于锂电材料价格在2021年大幅增长,及需求超出预期的旺盛。

北方工业大学汽车产业创新研究中心研究员张翔则对财联社记者表示,新能源车市场中缺芯及锂电池紧缺等问题,在2022年仍会存在,但随着需求增长正常化和新产能加速投产,乐观预计至2022年下半年,缺芯情况和锂电池紧缺的问题将会得到缓解。

针对锂电池等环节价格上涨是否会抑制新能源车的需求,有专家会议中的观点显示,新能源车正处于一个市场渗透和市场培育的阶段,这个阶段成本的传导并非消费者在承受,而是二级市场或者一级市场投资者在承受的,也就是说整车企业这个阶段关心的还是月度的销售数据和市场的渗透数据,而不在乎盈利问题。

“芯片、电池、锂盐价格等这些因素,短期内可能还是会成为新能源汽车市场的掣肘。因为疫情的常态化和国际政治经济环境的不确定性,导致整个全球原材料成本大涨,这些因素对新能源汽车市场影响的范围和时长现在很难准确估量。”不过,钱文颖亦表示,从长期来看,新能源汽车市场快速发展是大势所趋,这些问题都阻碍不了新能源汽车的发展。

而在张翔看来,由于国内新能源车产能严重过剩,大部分车企考虑到产品的竞争力应该是不会上调价格,小部分车企如特斯拉有涨价可能,因此产业链价格攀升整体不会抑制新能源车的需求。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相关股票:
好投资评级:
好价格评级:
证券之星估值分析提示国新能源盈利能力较差,未来营收成长性较差。综合基本面各维度看,股价偏低。 更多>>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如该文标记为算法生成,算法公示请见 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