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股票 - 短线策略 - 正文

锐叔论市 暂时企稳,能否进场?

来源:投资者网 作者:特约 毛锐 2021-12-28 08:14:37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原标题:锐叔论市 暂时企稳,能否进场?)

《投资者网》特约国金证券分析师毛锐

周一早盘三大指数集体低开。开盘之后,指数在上午整体呈现冲高回落态势。午后,指数承接上午回落之势继续下探,之后又缓慢回升,收盘前基本收复失地。最终,上证指数、深成指、创业板指分别以跌0.06%、涨0.04%、跌0.10%报收。盘面上,涨停股(剔除ST和未开板次新股)62家,显示市场情绪一般;个股涨跌比2725:1725,平均涨幅0.47%,赚钱效应偏强,两市成交额9748亿,较前一交易日缩量13.88%。北上资金因圣诞节暂停交易。

在昨天的早评中,锐叔提到,“短线上,30日均线支撑+外围市场的持续上涨,或给A股再次带来暂时的探底回升或反抽”。果然,指数在盘中回调到30日均线处后获得支撑,最终收出一颗阳十字星。但成交量大幅萎缩,并结束了连续46个交易日两市成交额合计万亿以上的记录,显示资金进场的意愿很低。昨晚欧美股市过完圣诞节后恢复交易,美股延续了此前连续上涨的势头,其中标普500指数还创出了历史新高,有助于A股延续昨天的企稳态势,但在A股市场资金这种态度下,大家对反抽力度不要抱过高期望。

每年的12月25号是银行信贷的最后结算日,过了这天,该还银行的钱也都还了,意味着年底资金面最紧张的时刻也已过去。而且最近机构也得到了一些资金上的补充,主动权益类产品平均新发规模连续4周回升,目前已恢复至发行热度较高的三季度的平均水平;12月截至到22日,所有公募(权益+固收+其他)基金的新发规模已经达到2444亿元,是7月至今的最高水平。按理说,市场已不差钱,但为什么成交量反而创了很长时间以来的新低,它们到底在担心什么?

恐怕还是在等中国移动上市这只靴子的落地。毕竟作为A股近10年来最大的IPO,其上市多少都会给市场短期资金面带来一些扰动,资金担心届时又会砸出一个类似前次中国电信上市时那样的“小坑”出来,那此时介入就有点早了些。既然当前资金仍有些“投鼠忌器”,那大家也最好继续保持耐心,在对“春季躁动”行情充满期待的同时,操作层面上则等待靴子落地后再下手为宜。

板块和热点方面,昨天盘面上,行业方面,家居用品、食品饮料、医药等涨幅居前,酿酒、互联网、汽车类等跌幅居前。题材方面,中药、氢能源等相对活跃。

以中药为代表的医药板块持续活跃,昨天又有18只个股涨停或涨超10%。驱动逻辑上,在此前的早评中锐叔已经提到过,主要就是其政策风险和估值在医药板块中相对较低,因此在资金高切低的趋势中,被资金给看中了。这种上涨更多是带有修复性质,应该不具备趋势性机会的特征,因此在连续上涨得到较大程度修复后,需要开始谨慎追高了。不过,还可以借用类似的逻辑,去发掘一些医药板块内其它的分支机会,比如说昨天热度已开始扩散到的医药零售领域。其实在医药板块中,目前医药零售整体估值大概在16倍多,比中药还低,是医药板块中估值最低的领域。从基本面来看,由于2020年疫情之下,“疫情物资”及“医院挤出效应”为药房带来的业绩增厚,也因此抬高了基数,造成今年医药零售的业绩增速不太理想,但部分上市公司今年单三季度已经开始呈现营收边际改善趋势,明年起基数因素逐步消除后,医药零售板块有望恢复以往正常增长。政策方面,10月21日,商务部出台“十四五”时期促进药品流通行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其中提到2025年目标,培育5-10家超五百亿元的专业化、多元化药品零售连锁企业,药品零售百强企业年销售额占药品零售市场总额65%以上;药品零售连锁率接近70%。根据商务部指导目标,优质的上市药房在2021-2025年间,有望实现30-40%的收入复合增速,20-30%的利润复合增速,保持快速的业绩增长。此外,今年5月10日,国家医保局和卫健委发布了《关于建立完善国家医保谈判药品“双通道”管理机制的指导意见》,纳入医保“双通道”目录的药品,参保患者可以从医院配,也可以凭处方从“双通道”医保定点零售药店配,定点零售药店实行与医院统一的医保支付政策。这一政策或加速医院“患者外流”,加速头部与中小药房分化。省级头部药房有望凭借其在合规、信誉、布局等方面优势,优先获益,并通过更丰富的品种、更便宜的价格,吸引更多客流,持续拉开与中小药房差距。总体来看,医药零售板块凭借其在医药板块中的性价比优势,有可能成为资金下一个狙击目标,大家也不妨适当关注一下。

氢能、燃料电池概念再度走强,分别贡献了8只和6只涨停或涨超10%个股。驱动上,1)国家能源局党组书记、局长章建华发布了明年能源工作的七大重点任务。重点推动燃气轮机、核电、可再生能源、油气、储能、氢能等重点领域技术攻关,力争绿色低碳前沿技术取得突破。2)京津冀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城市群正式启动。氢能清洁高效应用广,终极能源地位不可撼动:氢能可应用于交通运输、炼钢、建筑分布式热-电联供系统、电网储能辅助等多个领域。交通领域中,氢能燃料电池汽车续驶里程远、补能速度快、舒适安静,融合了燃油车与电动车的优点,长期看,燃料电池汽车有望成为汽车市场重要的组成部分。根据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发布的《中国氢能产业发展报告2020》,到2025年,中国氢能源汽车保有量预计将由2020年的7352辆增长至10万辆,年复合增长率高达115%,市场规模将达到800亿元。当前氢能政策进入密集出台期,政策发力催化资本投入,助推行业驶入快车道:截至2021年11月,已有北京、河北、四川、山东、内蒙古等29个省市区出台了涉及氢能产业发展的政策,超过48座城市发布了氢能政策,推动氢能产业发展。不光是中国,其他国家也在大力发展氢能。美国是世界上较早提出氢能研究和应用的国家,全产业链上已培育出多家技术实力雄厚的公司,未来将专注大规模制氢以降成本。欧盟战略与美国相似,计划到2030年累计投资240-420亿欧元用于可再生电力制氢设施建设,差异之处在于投入更大规模资金,计划投资2200亿-3400亿欧元提升光伏和风能发电能力, 以满足氢能生产的电力需求,从制氢主要成本端电力入手降本。日本则内外齐发力,谋求国际氢气供应链商业化的同时发展大规模绿电制氢。在近期的早评中,锐叔也多次提示过大家对氢能产业链保持关注,主要是基于冬奥会预期,因为此次冬奥会将是我国向全球展示氢能技术的重要平台。此次奥运火炬中的燃料将全部采用氢能源,将奥林匹克精神与“绿色”和“环保”进一步结合,包括主火炬也将使用氢燃料。同时,为减少碳排放量,氢燃料电池将在冬奥会大范围使用,将采用近3000辆氢能源车辆,并且建设了16座大型加氢站来保障这些车辆的用能需求。正是基于这一预期,锐叔认为氢能板块在短期仍有反复活跃的机会,喜欢短线题材的朋友仍可持续关注。

此前锐叔曾给大家提示过电影板块,主要是基于电影行业即将进入全年最重要的档期——“贺岁档”和“春节档”。从上一次黄金档期来看,春节档期间总票房累计超78亿元,同比增长约33%,总观影人次1.6亿,同比增长幅度超20%;元旦档期间观影人次超3200万,票房约13亿元,同比增长177.2%。而展望本次黄金档期,更加丰富的片源,加上一些地方疫情反复使得本地娱乐的需求提升,有望继续取得好成绩。本次元旦档期间上映的电影有七部,其中,12月31日上映4部,元旦当天上映3部,而去年元旦期间上映的电影仅有三部,上映电影数量明显超过去年同期,且部分影片关注度较高,预计本次元旦档票房将表现亮眼。从近期的盘面来看,电影板块已开始有所表现,预计一些与黄金档期潜在爆款电影有关的上市公司存在一定的短期机会,大家不妨关注一下。从目前的统计来看,在元旦档将要上映的七部电影中,《反贪风暴5:最终章》和《穿过寒冬拥抱你》期待度远超其他影片。截至12月27日16时,《反贪风暴5:最终章》想看人数超82万;《穿过寒冬拥抱你》想看人数超过58万,预计这两部影片票房有望领跑元旦档。在春节档电影中,《超能一家人》和《奇迹》的期待度较高。

操作策略:

周一大盘获30日均线支撑暂时企稳,市场情绪也有所修复,但从成交量大幅萎缩来看,资金观望气氛依然浓烈。短线上看,外围市场的持续上涨,或助A股延续企稳态势并有所反抽,但由于资金对“巨无霸”中国移动上市所带来的短期资金面的扰动仍存顾虑,对反抽力度暂时也不要抱过高期望。当然,在政策“稳增长”不断得到确认,以及年初资金面相对宽松下,“春季躁动”行情仍值得期待,只是操作上尚需等待一个更好的介入时机。中期来看,今年基本面的大背景是“全球流动性趋于收紧+通胀上升”,这一组合对市场并不太友好,加上结构性高估值的矛盾依旧存在,风险偏好难以持续全面提升,整体市场仍有望保持区间震荡格局。操作上,轻仓者暂时观望为主;重仓者暂时等待反抽机会再逢高适当控制仓位,同时注意根据当前市场风格变化以及结构性主线进行调仓换股。

(国金证券毛锐 SAC执业编号:S1130519020002)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相关股票:
好投资评级:
好价格评级:
证券之星估值分析提示国金证券盈利能力良好,未来营收成长性一般。综合基本面各维度看,股价合理。 更多>>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如该文标记为算法生成,算法公示请见 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