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股票 - 公司新闻 - 正文

格力电器:“能耗双控”促转型 “光储空”+银隆新能源储能未来前景广阔

来源:发布易 作者:格力电器 2021-10-09 16:03:07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随着“能耗双控”政策执行纷纷落地落实,限电限产措施在多个省份密集推出,在国家管控能耗的政策环境下,高耗能低附加值的企业亟需主动转型。有分析指出,在我国目前逾七成的发电量依旧来自煤炭的能源背景下,光伏+储能成为代替不可再生能源的最优选择,犹如格力电器“光储空”技术和银隆新能源储能系统为产业转型升级提供了新的方向。

(原标题:格力电器:“能耗双控”促转型 “光储空”+银隆新能源储能未来前景广阔)

随着“能耗双控”政策执行纷纷落地落实,限电限产措施在多个省份密集推出,在国家管控能耗的政策环境下,高耗能低附加值的企业亟需主动转型。

有分析指出,在我国目前逾七成的发电量依旧来自煤炭的能源背景下,光伏+储能成为代替不可再生能源的最优选择,犹如格力电器(000651)“光储空”技术和银隆新能源储能系统为产业转型升级提供了新的方向。

据介绍,格力电器“光储空”技术实现了新能源与空调深度融合,空调的直流化、能源信息化以及精细化管理,使光伏、储能与空调相结合,协助企业节能减排,摆脱限电困扰;银隆新能源不仅可为格力电器“光储空”产品提供用于储能的钛酸锂电池,其储能系统结合先进的电池管理、热管理技术,通过“互联网+”远程监控技术实现新能源综合管理,引导需求侧电力削峰填谷。两者协同为企业开源节流,缓解用电紧张局面。

格力电器能源供应系统成熟 多项技术全球领先

数据显示,空调是能耗大户,占全社会能耗15%,空调负荷占建筑尖峰负荷的30%—50%。如果解决了空调的能耗问题,当前电力供应矛盾将得到很大程度缓解。

早在2012年,格力电器开创性地提出将光伏与高效空调进行跨界融合,从开源、节流两层面开展节能降耗研发,形成全新的发用电一体应用模式。

2013年,格力电器光伏直驱变频离心机组成功面世并在格力厂区率先使用,系统采用的光伏直驱技术,创新性地将光伏发电与空调用电有机结合在一起,实现了传统空调的能源革命。

2018年,格力电器“空调光储直流化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进一步将电储能系统引入光伏空调系统,储能供需联动、平缓峰谷,光伏自给自足、就地消纳,系统可完全独立运行,相关成果被鉴定为“国际领先”。

2021年,格力电器 “零碳源”空调技术问世,“零碳源”空调系统创新并行梯级压缩制冷、充分利用自然冷源,可降低空调碳排放85.7%。

据格力电器介绍,目前公司“光储空”产品应用区域已覆盖全球各类型典型气候区,服务于全球25个国家和地区,落地工程项目6000多个。

收购银隆新能源 双方协同为限电企业保驾护航

经过长期发展,格力电器光伏技术已拥有相对完善的光伏电器系统,凭借出色的光伏技术优势中标多项国家项目,为能耗产业转型带来新的驱动力,同时也为格力电器多元化转型带来新的突破。以收购银隆新能源而言,银隆新能源基于钛酸锂的储能技术也在不断帮助格力电器打开新的想象空间。

分析人士表示,面对持续紧张的供电形势,仅依靠传统行政手段平衡用电难以实现长期有效用电调节,投资成百上千亿元建设额外的煤电、输电线路,又缺乏一定的经济性和时效性,而削峰填谷通过降低负荷高峰,填补负荷低谷,使发电、用电趋于平衡,成为调整用电负荷的一种经济性措施。

银隆新能源钛酸锂储能系统可合理、有计划储存工商业用电,实现转移电力高峰期用电,解决企业电力增容问题,助力促进能源、资源的优化配置,有效缓解电力、能源部门的供应紧张情况,缓解有序用电带来的压力。

据公司介绍,银隆新能源钛酸锂集装箱储能系统正加班加点生产,以保证企业所需,助力城市供电系统平稳运行。格力电器结合光伏新能源和基于银隆新能源储能技术的 “零碳源”空调产品也在加速市场布局,帮助企业摆脱限电停电困扰。

分析认为,短期来看,银隆新能源基于钛酸锂的储能技术可助力格力电器“光储空”产品快速“上位”,双方协同可为能耗企业提供安全、稳定、高效的解决方案,保障企业用电所需。借助“能耗双控”政策机遇,格力电器“光储空”产品有望实现新一轮市场扩张。

长期来看,“能耗双控”制度下能源结构优化是大势所趋,发展新能源、提高可再生能源消费占比是当下工作的重中之重。随着国家政策大力推进新型储能加快发展,以及电池技术成熟和成本下降,未来储能规模将快速增长,为新能源电力消纳水平增长提供有力支撑。收购银隆新能源的格力电器有望现有基础上进一步打造新能源产业链,走出一条推动光伏产业与传统空调产业有机结合的新路,未来前景十分广阔。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相关股票:
好投资评级:
好价格评级:
证券之星估值分析提示格力电器盈利能力优秀,未来营收成长性一般。综合基本面各维度看,股价偏低。 更多>>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