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股票 - 证券要闻 - 正文

成都至上海引资:扩大对日开放合作,聚焦新消费、医美、康养等产业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原标题:成都至上海引资:扩大对日开放合作,聚焦新消费、医美、康养等产业)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朱玫洁 上海报道 9月29日,“2021成都现代服务业投资推介活动”在上海举行。近年来,记者注意到,沿长江顺流而下,到上海进行投资推介已成为成都“惯例”。

此次成都除了在新消费产业领域重点开展招商,还尤其关注了健康产业领域的对日开放合作。

29日下午,2021成都对日开放合作恳谈会分为综合组、医疗服务组、康复养老组和生物医药组开展交流。由成都市卫健委向日本机构重点发布城市健康及社会服务领域的需求清单。

国内多座城市正发力生物医药、大健康赛道,成都也不例外。目前,生物医药产业是成都加快发展的五大支柱产业之一。上海则是生物医药领域步伐较快的城市。此次成都到上海引资,不仅希望吸引在上海发展的企业,也希望借助上海的门户地位,扩大对日合作。

具体而言,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注意到,医美正是成都此行引资的领域之一。恳谈会上提到,期望日本企业到蓉合资合作举办高端医疗机构,开展高端体检、健康咨询、医疗美容等合作,提供个性化、规范化的高端医疗服务。

近年来,成都持续发力医美产业,市场也十分活跃。据了解,2020年成都医美服务量为156万人次,医疗医美机构医疗服务的收入接近30亿元,医美机构数量服务总量产值规模仅次于北京和上海,被业界誉为全国医美第三城。

除了医美,康养也是成都此行关注的一方面。恳谈会上提到,希望合资合作举办更多国际化高端养老机构,在康复辅助器具研发生产、中医药联合研发、中医技术交流和医疗养老护理人才培训等方面与日方加强合作。

在Biotech方面,成都尤其希望引进日本先进再生医学技术,合作开展前沿医学研究与产业应用。据了解,目前成都拥有2家干细胞临床研究机构、5家干细胞临床制备机构、30家药物临床试验机构(GCP)。

在西南交通大学教授、中日(成都)城市建设和现代服务业开放合作示范项目专家委员杨一帆看来,对日开放合作仅靠传统领域,如双边贸易和双向投资来支撑,发展空间已颇为有限,亟待开拓新领域。而当下中日在成都、青岛、苏州等地开展的养老、医疗合作项目正在成为典范。

他认为,在福祉科技领域,“日本技术+中国制造/服务”具有巨大合作潜力。例如,可推动医疗器械质量标准全面与日本接轨,提高医学诊疗设备、医用材料的国际竞争力,包括发展高性能医疗器械、新型药品辅料包材和制药设备等。

同时,在康养方面,杨一帆认为可借鉴日本经验,加快国内专业康养人员培训、康养标准制定,并创新国际化医养康养机构合作模式。

据了解,此次恳谈会上,成都共发布健康及社会服务领域机会清单的供给清单26个,需求清单61个,合作示范项目17个。

(作者:朱玫洁 编辑:李博)

21世纪经济报道及其客户端所刊载内容的知识产权均属广东二十一世纪环球经济报社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以任何方式使用。详情或获取授权信息请点击此处。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如该文标记为算法生成,算法公示请见 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