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股票 - 公司新闻 - 正文

宾酷网络IPO:低质量增长堪忧 募投项目逆流而上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原标题:宾酷网络IPO:低质量增长堪忧 募投项目逆流而上)

8月19日,正在冲刺创业板的上海宾酷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宾酷网络)回复了深交所第二轮问询,并于9月3日更新了2020年的财务数据。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财经频道注意到,近年来宾酷网络的营业收入和净利润等业绩指标实现了大幅增长,但其经营现金流基本“恒定”在一个负值水平。让人匪夷所思的是,该公司与乐视网做买卖,大量应收账款计提坏账准备,同时仍保持向乐视网采购,形成高额预付款项。此外,该公司本次募资投向KOL营销平台备受质疑,要知道行业内标杆企业、曾在美国上市的如涵控股已经于今年4月份黯然退市了。


低质量增长:营收利润暴增  经营现金流“恒负”


2020年7月24日,获深交所受理的宾酷网络创业板IPO计划拟生变故。深交所最新披露的信息显示,宾酷网络的上市审查因财务数据更新问题而中止。此次IPO,宾酷网络选择的上市标准为创业板上市标准一,即最近两年净利润均为正,且累计净利润不低于5000万。


招股书显示,宾酷网络是一家新媒体营销服务商,为客户提供媒介策略制定及优化、媒介采买等服务。其主营业务包括常规营销代理及程序化营销代理服务。从2017年至2019年(以下简称报告期),宾酷网络分别实现归母净利润0.24亿元、1.04亿元和1.23亿元,同期分别实现营业收入5.09亿元、12.76亿元和14.44亿元。


报告期内,该公司的常规营销代理服务收入分别约4亿元、10亿元和12亿元,占主营业务收入比重分别为78.67%、85.64%和85.73%。同期程序化营销代理服务收入规模分别为1亿元、1.8亿元和2亿元,占主营业务收入比重分别为21.33%、14.36%和14.27%。


然而,在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大幅增长的同时,该公司报告期内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净额分别为-0.6亿元、-0.64亿元和-0.65亿元。


净利润的稳步增长并没有换来现金收入,数据显示,宾酷网络近三年应收账款余额分别为4.1亿元、7.8亿元和10.5亿元,占当期营业收入的比重分别为80.80%、60.96%和73.03%,且长期处于高比例。


应收账款居高不下,使得其运营风险更加突出。一旦客户不能按时还款,该公司将出现应收账款坏账损失,其业绩必然受损。


2018年,宾酷网络坏账计提陡增,宾酷网络解释称,主要系乐视网经营情况恶化,公司对乐视网应收账款和预付账款余额单项计提了坏账准备。


长期为负的现金流净额和高比例的应收账款余额,无不指向宾酷网络面临较大的资金营运压力,存在资金周转风险。报告期内,宾酷网络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合计高达2.15亿元。


与乐视网做买卖:应收变坏账 预付如何付


居高不下的应收账款不仅会影响宾酷网络的现金回流,还会为其业绩的真实性蒙上阴影。但宾酷网络称,公司主要客户为国际4A公司及本土广告代理公司,客户信用资质良好,业务规模较大。


然而,值得注意的是,在宾酷网络前5大客户名单里,竟有已退市的乐视网。2017年,宾酷网络第五大客户为乐视网信息技术(北京)股份有限公司,销售金额为3886.79万元,占当期总营收的7.63%。


因乐视经营状况恶化,宾酷网络已经对乐视网的应收账款全部计提坏账准备,直接减少了公司盈利。


令人吃惊的是,乐视网不仅是宾酷网络的大客户,还是供应商。尽管乐视网没有出现在前五大供应商的名单里面,但却出现在该公司前五大预付账款的名单里。


2019年年末,宾酷网络对乐视网的预付账款为576.72万元,占预付账款原值的17.04%。招股书显示,宾酷网络曾向乐视网及旗下子公司采购媒体资源,因此形成预付账款。


根据招股书披露的信息,2017年年末,该公司对乐视网的应收账款为4120万元,但在乐视网经营逐渐恶化的情况下,宾酷网络仍在2018年和2019年与乐视网签订采购协议,其中2019年9月1日与乐融全景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乐视网旗下公司)签订的采购合同还在履行中。


行业标杆退市  IPO投向KOL营销平台是否亦步亦趋


目前,资金压力成为宾酷网络不得不面对的难题,但急于上市改善现金流真能解决问题吗?


对于此次IPO,宾酷网络拟公开发行新股数量不超过1671.87万股,占发行后总股本的比例不低于25%,拟募资5.25亿元。募资的主要投向则为KOL营销平台开发与运营项目。


在宾酷网络的主营业务中,常规营销代理服务主要分为App类,OTT&OTV类及KOL。其中,App类营销代理为核心构成,2017-2019年的收入占比分别为57.19%、77.50%和73.75%。OTT&OTV类营销代理作为业务补充,整体规模相对稳定。KOL业务作为新增业务,2019年实现销售0.91亿元。


在李佳琦和薇娅等网络带货达人快速崛起的背景下,众多品牌商家跃跃欲试。作为平台方,宾酷网络坦言,“网红营销”“网红带货”受到的关注度日益提升,使得用户注意力被分散。终端广告主及国际4A公司营销策略在此趋势下已不可避免地发生变化,向KOL等新媒体形式逐步倾斜。


2019年,宾酷网络切入KOL营销领域,而行业里大咖云集,抖音、快手、哔哩哔哩、小红书等早已经占尽优势,这条路并不好走。


值得深思的是,在孵化KOL的MCN赛道上,曾在美国上市、具有“中国网红第一股”称号的如涵控股于今年4月份退市,谋求国内上市的宾酷网络即使顺利登陆资本市场,又是否会重走其老路呢?


有业内人士称,孵化一个可变现网红的成本需要300万元,除了高成本外,整个行业对头部KOL的过度依赖也是MCN机构要面对的普遍问题。


对于如今营运资金承压的宾酷网络来说,发展KOL营销面临巨大风险。


(责任编辑  张丽娜)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如该文标记为算法生成,算法公示请见 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