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一行两会”学习“七一”讲话精神,释放四大政策信号)
近日,人民银行、银保监会、证监会陆续召开会议学习“七一”讲话精神,并结合分管工作,提出多项政策。据记者梳理,主要有以下内容:
人民银行表示,不断加强和改进金融宏观调控,持之以恒防范化解金融风险。银保监会表示,要抓好存量风险化解和增量风险防范,平衡好稳增长和防风险的关系,坚决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底线。
证监会表示,要全面落实防风险守底线要求,加快健全风险预防、预警、处置、问责机制,严把资本市场入口关,坚决防止资本无序扩张,防范少数人利用资本市场违法违规“造富”。
今年上半年影响比较大的风险事件包括华融、恒大以及苏宁,目前苏宁的处置逐渐清晰,但华融、恒大仍在发酵。在今年下半年,风险事件可能会比上半年增多。
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王一鸣近期表示,部分领域风险释放压力增大。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还本付息压力增大。债券违约有所增加,企业信用风险上升。中小金融机构资产重组及补充资本金压力仍然很大。这些都需要予以关注。
“我国需求恢复仍然偏弱,外贸增势可能减弱,经济增长的内生动力还不足,宏观政策要保持连续性、稳定性和可持续性,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保持宏观杠杆率基本稳定,把握好稳增长与防风险的平衡。”王一鸣称。
人民银行表示,全面推进金融立法和法治央行建设,进一步增强金融体系和金融服务的适应性、普惠性。
这从人民银行金融法治工作会议可以看出端倪。3月18日,人民银行召开2021年金融法治工作电视会议。会议提出:
一是全力推进中国人民银行法、商业银行法、反洗钱法、保险法、地方金融监督管理条例、非银行支付机构条例等重点立法修法项目的拟订工作,加快多层级、高质量法律制度供给。
二是积极参与打好防范化解金融风险攻坚战,为稳妥有序处置金融风险提供法律支持。
银保监会提出,要加快完善现代金融监管体系,提高监管透明度和法治化水平,补齐制度短板,强化监管执法,提高金融违法违规成本。证监会提出,要全面落实“零容忍”方针,推动完善证券执法体制机制,创新科技监管手段,从严打击恶性违法违规行为,有序推进证券纠纷特别代表人诉讼常态化等工作。
“十三五”期间,中国的金融监管体制进行了大幅调整:中央层面,成立国务院金融发展稳定委员会(下称金融委),金融委不仅承担一行两会之间的沟通协调职能,也承担中央和地方之间的沟通协调职能;银监会与保监会合并,形成“一行两会”的局面。地方层面,组建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同时加挂金融办的牌子,与“一行两会”形成错位监管和补充。
如何完善现代金融监管体系?银保监会主席郭树清此前提出了九个方面的具体措施:
一是全面加强党对金融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郭树清表示,由于历史和文化等原因,我国金融事权主要集中于中央,地方金融事权比较有限,这就更凸显党中央对于金融监管工作领导的极端重要性。
二是建立有效的监管决策协调和沟通机制。具体而言,进一步强化金融委的决策议事、统筹协调和监督问责职能。对地方金融发展改革与风险防控,(要)加强指导、协调和监督,有效发挥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形成全国“一盘棋”。
三是提高金融监管透明度和法治化水平。“根据不同领域、机构和市场特点,制定差异化、针对性制度,强化监管标准,提升监管精准度。要以法律为准绳,大幅提高违法成本,将监管工作纳入法治轨道。”郭树清表示。
此外,郭树清还提出构建权威高效的风险处置制度安排、强化金融基础设施对监管的支持保障、积极参与国际金融治理框架重塑、培育忠诚干净担当的监管干部队伍等措施。
证监会提出,要提高服务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本领,聚焦稳步提高直接融资比重等重点任务,主动对接国家重点产业、区域发展战略,促进储蓄、投资和消费良性循环。要提高支持科技创新的本领,更好发挥资本市场收益共享、风险共担的独特机制优势,促进科技、资本和实体经济高水平循环。要提高推进更深层次改革的本领,扎实做好稳步推进全市场注册制改革各项准备工作,加强资本市场基础制度建设。
人民银行表示,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大对民营和小微企业、乡村振兴、绿色低碳等重点领域的金融支持。
今年支持绿色金融将有新工具推出。此前央行多次表示,研究设立碳减排支持工具,以促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为目标完善绿色金融体系。
一些市场人士认为,绿色再贷款可能是碳减排支持工具之一。再贷款是指由央行贷款给商业银行,再由商业银行贷给普通客户,其目的在于调节基础货币供应并引导信贷投向。现在为大众所熟知的支小再贷款、支农再贷款、扶贫再贷款即为再贷款的种类。
农业银行表示,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经济金融工作部署,扎实做好金融服务乡村振兴和实体经济,大力推进绿色金融、数字化转型、深化改革等重点工作。
兴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鲁政委表示,随着碳中和目标的提出,我国经济产业结构转型也将进一步深化,银行的信贷业务也需要进一步向低碳产业倾斜,加强对绿色产业的支持。与此同时,在强化的减排目标下,可再生能源、新能源汽车等绿色产业发展潜力巨大,也将为银行带来可持续发展机遇。
(作者:杨志锦 编辑:李伊琳)
21世纪经济报道及其客户端所刊载内容的知识产权均属广东二十一世纪环球经济报社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以任何方式使用。详情或获取授权信息请点击此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