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獐子岛“绝收”事件的前世今生——着重结构重组和生态海洋监控及研发创新)
自2014年以来,獐子岛共发生了3次重大自然灾害;其都对当年以及来年的经营业绩造成了巨大的影响。在遭遇了几次重大自然灾害后,獐子岛越挫越勇,着重在对生态监控及研发创新方面、结构重组方面下功夫。
2020年,獐子岛以往最引以为豪的虾夷扇贝类已经从65%左右的份额占比下跌至2020年的39.8%,随之上升的是海参和鲍鱼,分别从2017年的15.7%、9.5%上升至2020年的30.3%和15.6%。
本文核心数据:营业收入、净利润、细分产品份额占比
1、 獐子岛“绝收”事件回顾与影响
——獐子岛“绝收”事件回顾
2014年10月30日,獐子岛发布公告称北黄海遭到几十年一遇异常的冷水,造成了獐子岛的虾夷扇贝绝收;当年净利润亏损11.95亿元;同年12月,对于事件的发生,獐子岛集团董事长吴厚刚自愿承担1亿元灾害损失,总裁办成员作出降薪决定直到恢复到公司的净利润恢复至2009-2013年的平均水平,总裁办公会成员出资增持公司股票,并承诺2年内不减持,此外,设立海洋牧场研究中心,每年投资不少于1000万元的资金。
2018年1月31日,獐子岛发布公告称,公司正在进行底播虾夷扇贝的年末存量盘点,发现部分海域的底播虾夷扇贝存货异常。对底播虾夷扇贝存货核销及计提跌价准备6.38亿元并计入2017年年度报告,2017年净利润亏损7.26亿元。
在2019年秋季,獐子岛底播虾夷扇贝再次发生大规模死亡事件,受此影响,公司经营业绩再次出现较大额度亏损,2019年全年亏损3.85亿元。
2020年6月24日,证监会依法对獐子岛公司信息披露违法违规案作出行政处罚及市场禁入决定,对獐子岛公司给予警告,并处以60万元罚款,对15名责任人员处以3万元至30万元不等罚款,对4名主要责任人采取5年至终身市场禁入。
——“绝收”事件对公司的经营业绩的影响
从净利润角度来看,在2014年,净利润亏损了11.95亿元,较2013年下跌了1326%;而这也继续影响了2015年的净利润,亏损了2.45亿元。在2018年,獐子岛再次遭遇了重大的自然灾害,公司将其损失计入了2017年的年报中,导致2017年的净利润亏损了7.26亿元。
在2019年秋季,獐子岛底播虾夷扇贝再次发生大规模死亡事件;受此影响,2019年全年亏损3.85亿元。整体来看,“绝收”事件对公司的经营业绩影响较大。
2、事件影响因素与措施
——七大因素影响虾夷扇贝生长
獐子岛集团采用的底播增殖方式受所处海域的自然环境和生态环境影响较大。如底质、水文环境(水深、水温、盐度)、敌害、台风、风暴潮、冷水团、养殖容量、自然灾害、气候异常等环境胁迫因子,均会对獐子岛集团养殖区域的养殖产品带来重大影响。其中,影响底播虾夷扇贝存活的胁迫因子,主要包括:
——采取的措施:重构产品结构、加强生态海洋研发与监控
在经历了2014年的“绝收”事件后,獐子岛迅速调整了自己的布局规划。根据2014年的獐子岛年报中所披露,獐子岛更多的关注在了对于生态海洋的监控和研发创新上面,分别为加强海洋生态环境风险研究与控制、加强环境监测及预警控制、加强海域精细化控制、加强海域确权过程控制、提升海洋牧场风险控制能力等五大方面。
而在2018年,獐子岛的海洋牧场再次发生了重大的自然灾害。但是,这次獐子岛集团把目光聚焦在了重构布局上,从海域、产品结构、业务结构、组织结构等四大方面入手;争取早点摆脱自然灾害给獐子岛带来的危害。
3、涅槃重生的“獐子岛”
在经历了“绝收”事件后,獐子岛把重心放在了重构结构和加强对生态海洋的监控和研发创新上面。从细分产品的收入来看,在2018年前,由于獐子岛将重心放在了对生态海洋的监控和研发创新上面,因此产品结构份额并没有出现太大的变化。其中,虾夷扇贝仍是獐子岛集团的主要收入来源,从2011年的11.82亿元波动下跌至2017年的7.68亿元,占比一直保持在65%左右。
当獐子岛再次经历了重大的自然灾害后,将重心放在了重构产品结构上面;其细分产品收入份额也出现了较大的变化,特别是虾夷扇贝类,从2017年的65.9%下跌至2020年的39.8%;随之上升的是海参和鲍鱼,分别从2017年的15.7%、9.5%上升至2020年的30.3%和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