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自贸区遍地开花后成绩如何?新增企业翻倍,各地发展路径差异化明显)
在政策红利的不断释放下,自贸区市场主体活力显著增强。
建设自贸试验区,是我国推进改革开放的重要战略举措。“十三五”期间,全国新设17个自贸试验区,总数达21个、共67个片区,形成了覆盖东西南北中的改革开放创新格局。
经过多年的探索,我国自贸区建设成效如何?2017年4月份,辽宁、浙江、河南、湖北、重庆、四川、陕西等第三批7个自贸区正式挂牌。挂牌四周年之际,近日这几个自贸区陆续公布了成绩单。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梳理发现,挂牌4年以来,几个自贸区均已成为当地制度创新的“高产田”,一大批制度创新成果陆续在国家层面复制推广。同时,在政策红利的释放下,市场主体活力也得以显著增强。
制度创新,是自贸试验区的核心任务。商务部数据显示,“十三五”时期自贸试验区探索形成173项制度创新成果向全国复制推广,改革试点经验累计达到260项。
近日,浙江发布了第三期自贸试验区的“十大标志性成果”,包括浙江自贸试验区落地全国首单保税油仓单质押融资业务、诞生首张国际快递经营许可证、上线全省首个电商平台信用监管系统、“海铁联运”发展升级、推出“企业创新积分”等。
一年前,国务院专门为浙江出台了《关于支持中国(浙江)自由贸易试验区油气全产业链开放发展的若干措施》。目前,该文件提出的11个方面26项措施已经全部启动实施,重点任务有效实施率达94%。
在新片区建设上,扩区半年以来,浙江自贸区梳理了146条重点改革举措,分解出9个方面193项具体任务,推出20条支持举措。
湖北自贸区2017年4月挂牌以来,已成为湖北省制度创新的“高产田”,其总体方案170项改革试验任务实施率100%,累计推出199项制度创新成果,其中21项成果在国家层面复制推广,在第三批自贸区中位居前列。
3月31日,重庆市商务委召开重庆自贸试验区成立四周年新闻发布会。数据显示,截至去年底,重庆自贸区总体方案确定的151项改革试点任务已全部落实,并复制推广全国改革试点经验和案例216项。
在政策红利的不断释放下,自贸区市场主体活力也在显著增强。
据统计,目前,浙江自贸区四个片区以占全省不到1/400的面积贡献了全省14%的外贸和8%的外资。以外资利用情况为例,扩区半年来,浙江自贸区已经成功吸引14家世界500强企业落户浙江,而在以往,浙江全省一年吸引的世界500强企业一般在20家左右。
挂牌4年以来,重庆自贸区累计新增市场主体超过5万户,是设立前的3.5倍。在集聚重庆超四分之一进出口企业的同时,自贸区还贡献了重庆约70%的进出口贸易总额。
来自成都海关的数据显示,目前四川自贸区累计新设企业14万家、注册资本超过1.5万亿元,新增外商投资企业1349家。以不足全省1/4000的面积,贡献了全省1/4的外商投资企业、1/10的进出口、1/10的新设企业,主要指标位居第三批自贸区前列。
湖北自贸区2017年4月挂牌以来,累计新增企业61609家,为原有企业存量的2.2倍。2020年,湖北自贸区进出口总额1273.3亿元,同比增长11%,实际利用外资15.8亿美元,以全省万分之6.5的国土面积,贡献全省同期进出口额的29.7%、实际利用外资的15.3%。
河南自贸区的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3月,河南自贸区郑州片区累计新注册企业突破7.2万家,是河南自贸区成立前的3倍多,平均每天新注册企业约80家,河南自贸区郑州片区以全市1%的土地面积,贡献了20%的新注册企业;累计实现实际利用外资约24亿美元。
商务部研究院国际市场研究所副所长白明表示,“从过去几年的情况来看,我国自贸区的建设总体上是达到预期的,试验的质量总体比较高。不仅对招商引资、增强市场主体活力起到了重要的助推作用,而且形成了一大批制度创新成果,这些经验和成果也正陆续向全国推广。”
当前,全国自贸区可谓“遍地开花”。随着自贸区的不断扩容,“十四五”期间如何推动自贸区高质量建设,成为摆在各地面前的一个命题。
今年全国两会上,商务部部长王文涛在“部长通道”上表示,今年开放的门要开得更大、门槛要降得更低。“我们要从原来的要素流动型开放逐步走向以规则、规制、标准和管理等为主的制度型的开放,对接国际高水平的规则。”
王文涛表示,将进一步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和国际化的营商环境,使外资进入中国后能够省心、放心、安心地发展,共享中国的发展红利。
白明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随着改革开放持续深化,自贸区将担当起各地改革发展“先行军”的重任。“各个自贸区要根据当地的产业基础和发展方向等因素,探索差异化的发展路径。”
事实上,从各地公布对自贸区建设的规划来看,差异化的发展路径也得以凸显。
今年,湖北省发布《支持中国(湖北)自由贸易试验区深化改革创新若干措施》,该《措施》围绕大力发展高端产业、加强科技和人才体制机制创新、建设开放型经济新平台和加强联动发展等9个方面,提出68条措施,要求在2023年底前完成或取得突破性进展。
在发展高端产业方面,湖北自贸区将聚焦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新能源汽车、智能网联汽车等重点产业,推广一批在线新经济应用场景,促进互联网+教育、网络游戏、高端航运等现代服务业的发展,进一步提高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性和竞争力,加快打造长江经济带世界级产业集群。
重庆市商务委主任张志奎表示,重庆自贸区将继续推动先行先试,持续开展首创性、差异化改革探索,着力完善开放的通道体系、平台体系、产业体系、政策体系“四大体系”,重点推动数据、金融、运输、人才“四个开放”提高参与全球资源配置能力和整体经济效率,建设连接国内国双循环的重要枢纽。
下一步,重庆自贸区将深入推进川渝自贸区协同开放示范区建设,共同建设面向“一带一路”的国际门户枢纽城市、内陆开放战略高地和参与国际竞争的新基地。
面向“十四五”,浙江明确提出围绕“五大功能定位”建设,着力打造数字自贸区、油气自贸区、枢纽自贸区。从浙江的谋划来看,这也是从该省产业优势出发,继续强化本地产业的措施。
浙江省自贸办副主任、省商务厅副厅长张钱江表示,浙江将着力推进数字自贸区建设、开展国家石油储备改革创新试点、建设跨境电商全球退换货中心、推进中国-中东欧经贸合作示范区建设、推进“集装箱一件事”改革等。
对于自贸区下一步的建设,白明建议,要持续深入探索,敢于触碰更深层次的问题。“既然是试验,那就是有风险的,并不是成功率越高就越好。对于深层次的制度创新,要敢于尝试,允许犯错,这样才能激发出更大的创新潜能。”
(作者:于长洹 编辑:李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