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股票 - 证券要闻 - 正文

上市保险公司前2月保费成绩单:“开门红”带动新华、国寿保费收入涨逾11%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原标题:上市保险公司前2月保费成绩单:“开门红”带动新华、国寿保费收入涨逾11%)

2021年1-2月,在“开门红”和新旧重疾产品切换的带动下,寿险业务持续复苏,其中新华保险、中国人寿领涨。

截至目前,上市保险公司已经悉数发布2021年1-2月保费数据。

其中,中国人保领涨集团保费收入增速;新华保险、中国人寿领涨寿险保费增速;太保产险领涨财险保费增速。

“开门红”带动寿险业务复苏

在以集团为主体的上市公司中,中国人保领涨。2021年1-2月,中国人保原保险保费收入1360.6亿元,同比增长9.58%;中国平安原保险保费收入1809.48亿元,同比下降4.43%;中国太保原保险保费收入989.61亿元,同比增长8.84%。

2021年1-2月,在“开门红”和新旧重疾产品切换的带动下,寿险业务持续复苏,其中新华保险、中国人寿领涨。

具体而言,中国人寿原保险保费收入2540亿元,同比增长11.40%;平安人寿原保险保费收入1308.98亿元,同比下降4.11%;太保寿险原保险保费收入721.98亿元,同比增长8.19%;新华保险原保险保费收入440.9亿元,同比增长11.45%;人保寿险原保险保费收入422.19亿元,同比下降0.06%。

新华保险近日召开的2021年经营管理专题会议再次强化“对标、赶超”管理思路。新华保险党委书记、首席执行官、总裁李全表示,对标工作将会是一项长期持续性的工作,是公司战略落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不是一个短期运动。管理项目是动态调整的,将随着公司战略的需要和监管的要求在年底进行滚动调整。

在财险业务上,太保产险领涨。人保财险原保险保费收入807.38亿元,同比增长7.62%;平安产险原保险保费收入428.32亿元,同比下降10.05%;太保产险原保险保费收入267.63亿元,同比增长10.64%。

车险综合改革对财险业务影响明显,但已逐步平稳。2020年9月,由银保监会发布的《关于实施车险综合改革的指导意见》正式实施。短期来看,车险综合改革后有可能出现市场价格竞争加剧,综合成本率上升,部分保险公司保费收入下滑,出现承保亏损。中长期来看,车险市场将走上更加健康发展的轨道。

万联证券认为,在市场需求和国家政策的催化下,寿险市场有望延续加速增长;车险综合改革对财险公司的影响正在逐渐减弱,负债端结束负增长可期。

银保监会数据显示,2021年1月,保险行业实现原保险保费收入1.01万亿元,同比增长11.16%;赔付支出1538亿元,同比增长21.48%;资金运用余额21.99万亿元,为总资产的92.12%。其中,财产险公司原保险保费收入1579亿元,同比增长0.13%;人身险公司原保险保费收入8515亿元,同比增长13.49%。

普华永道中国金融行业管理咨询合伙人周瑾指出,从未来看,保险行业需要做好大势预判和战略规划,顺势而为选择蓝海赛道,创新业务模式,设定阶段目标;摒弃机会主义,打造新赛道核心竞争能力,尤其是新兴的科技能力,并且需要坚持战略定力;构建包容的企业文化,聚合多元化的人才,鼓励创新,建立容错机制。

券商研报纷纷唱多保险行业。光大证券研报显示,保险股现阶段为新周期起点,行业具有长逻辑及新增量。从金融结构顶层设计来看,保险纳入居民资产配置重要性不断提升,财富管理的高端代理人转型模式有望带来新一轮价值提升。从我国保险业的发展阶段来看,我国保险业尤其是三四线下沉市场保费深度、密度空间较大。百万医疗险及保险行业线上化有望带来新一轮的增量。保险股要突破利率及人口红利周期,实现长远发展,需要持续深化价值及科技转型。此外,发展健康和养老领域将助力保险穿越人口红利周期。

发展健康和养老穿越周期

当前,健康和养老领域已经成为上市保险公司发力的重点。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发展多层次、多支柱养老保险体系,提高企业年金覆盖率,规范发展第三支柱养老保险。

专业养老险公司在健全完善我国社会养老保障体系中大有可为。大家保险集团总精算师兼大家养老总精算师邹辉认为,养老险公司要在四个方面积极作为:首先是创新产品。解决养老保险问题的关键在“供给侧”,而“供给侧”的关键是产品的真正适销对路。既要产品设计上对准真实需求,产品定价上考虑允许浮动利率,也要适当提升养老金资产中权益投资比重,提升养老产品回报,抵抗长期通胀,物有所值。

其次是专业化的服务。老龄化社会的养老需求不单纯是产品,更呼唤由专业的机构和服务团队所提供的与之匹配的优质服务,比如大家保险集团通过打造“城心养老”模式驱动保险养老机构向小型化、社区化、连锁化趋势发展,成为行业亮点。

第三是品牌。一直以来,强品牌背书的金融机构,在推动养老产业变革、教育民众方面更具主导优势。

最后是科技赋能。数据驱动等技术不仅可以实现对客户需求的精准把握,推动行业数字化转型,还可以解决产品同质化、监管难等问题。

在今年全国两会上,中国人寿集团董事长王滨提交《关于保险服务三支柱养老保障体系建设的提案》,提出加大税收优惠力度、强化三支柱间的衔接转换贯通、引导养老金融产品形成专属优势、试点先行推进三支柱改革等建议。

中国人保董事长罗熹表示,中国已经进入长寿时代,面临着老龄化的挑战。“第三支柱相对于其他两个支柱而言,作用并不相同。一是能为高收入阶层个人养老提供一个渠道、一种方式;二是能为新兴业态、多种方式的从业人员提供一种养老保障;三是通过长期的养老保障资金促进资本市场健康发展。”

3月15日,中国保险行业协会向保险行业全体会员公司印发了《关于保险行业积极开展老年群体保险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的倡议书》。中国保险行业协会党委书记、会长邢炜表示,近年来,保险行业在应对人口老龄化挑战、保护老年群体保险消费者权益方面,进行了有益探索和尝试。一是参与多层次养老保障体系建设;二是开发针对老年群体的专项保险产品;三是努力提升老年群体保险服务的质量和水平。

例如,保险行业积极探索开发适应老年群体风险特点的保险产品,如2013年,推出了我国首个面向老年群体的商业健康险产品——老年防癌险。据统计,“十三五”期间,保险业协会51家会员公司先后共推出140余款老年专属保险产品,涉及健康、医疗、养老和意外伤害等多个风险保障领域。同时,保险行业积极探索推动养老(健康)服务机构责任保险的发展,以减轻普惠型养老服务机构的后顾之忧,增强其服务能力。

公开数据显示,2020年,商业养老年金保险保费收入712亿元,积累超过5800亿元的保险责任准备金,较年初增长22%。截至2020年末,保险机构在企业年金市场共计为7.4万家企业提供受托管理服务,覆盖1521万人,累计受托管理资产1.15万亿元,占企业年金法人受托业务的70%左右;投资管理资产余额1.2万亿元,占企业年金基金实际投资运作金额的55%左右;管理企业账户2.1万个,个人账户超过380万个。部分保险机构还担任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投资管理人。个人税收递延型商业养老保险试点进展平稳。截至2020年末,共有23家保险公司参与试点,19家公司出单,累计实现保费收入4.3亿元,参保人数4.9万人。具有养老属性的商业保险已积累责任准备金约3.3万亿元。

(作者:李致鸿 编辑:马春园)

21世纪经济报道及其客户端所刊载内容的知识产权均属广东二十一世纪环球经济报社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以任何方式使用。详情或获取授权信息请点击此处。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