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股票 - 证券要闻 - 正文

如何看懂未来五年的中国?朱民跟非洲国家说了这三件事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原标题:如何看懂未来五年的中国?朱民跟非洲国家说了这三件事)

中国正在经历前所未有的重大变化。

12月8日,全球化智库(CCG)以“十四五时期的中国与世界”为主题在北京举办了大使圆桌会议。六十余国大使、公使、参赞等驻华使馆代表参加会议。清华大学国家金融研究院院长、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前副总裁朱民重点介绍了“十四五”规划中的国际合作新机遇。

朱民指出,“十四五”规划对中国来讲至关重要,也将对全球经济产生重大影响。他从三个方面介绍了规划的内容:

第一,中国正在经历前所未有的重大变化;第二,中国将如何应对这些挑战;第三,中国将如何扩大开放,为全球治理做贡献。

“全世界在新冠疫情暴发之后进入到了一个全新的阶段,我们需要适时而动,中国和非洲都需要新的举措。”朱民指出,中国“十四五”规划的制定是为了更好地应对当前的挑战,把中国打造成一个高水平、高收入的更发达的国家。中国也将继续同世界各国开展合作,甚至更进一步加强合作,以实现共同繁荣。

中国正在经历前所未有的重大变化

首先,朱民介绍了中国正在发生的重大变化和正在面对的主要挑战,这是“十四五”规划出台的背景。这主要有三个方面:

第一,中国今天进入人均GDP10000美元的水平,正在朝着12500美元人均GDP高收入国家的阶段走,进入了一个发展中特别重要、也很微妙的阶段。这个阶段人们通常会担心发生“中等收入陷阱”问题。

从国际经验来看,朱民指出,很多国家都没有成功。巴西、墨西哥、马来西亚用二十年左右的时间,从人均GDP3000美元走到1万美元,但是走到1万美元以后就停下来了。30年前是1万美元,今天还是1万美元,30年停滞,称之为“中等收入陷阱”。

因此,要实现这个目标,朱民指出,中国不仅需要制定灵敏、有效的政策,而且需要合理的收入分配。他强调,在整个经济转型过程中,生产力的提升至关重要。未来,中国的经济将从投资驱动转为生产力驱动 。

在人均GDP从10000美元向12500美元发展的过程中,朱民强调,中国经济将从制造业转向服务业,在未来8年,服务业占GDP的比重将增加3%至4%,而工业的比重将出现下降。随着整个经济结构的不断改变,中小企业将得到不断的发展。

第二,国际地缘政治环境正在不断发生改变,国际生产环境也将随之发生巨大变化。中国需要思考如何确保可持续的、稳定的经济发展。

对于国际形势的演变,朱民指出,国际地缘政治已经出现了很大风险,特别是在美国离开WTO谈判桌、退出巴黎气候协定和WHO之后,反全球化的浪潮已经形成了非常大的噪声。中国将仔细考虑未来十年、二十年的国际形势以及全球经济治理的方向。

朱民强调,外部环境的变化将对中国产生重大影响,中国是高度开放的全球化经济体,无论是贸易往来,还是人员交往、资本流动都在全球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因此,中国必须仔细考虑“十四五”期间的国际形势以及应对办法。

第三,中国正在进入老龄化,人口结构在发生重大变化。

如今,在中国,超过60岁的老人已经达到2.5亿,随着老龄化的进一步发展,需要对法定退休年龄进行调整。到2050年前后,基准退休年龄可能要提高到65岁。研究发现,到了2050年,中国人口将会骤减3300万,而且人口结构会发生很大变化,劳动力人口下降,而老龄人口将上升。

因此,他强调,中国在下一阶段必须考虑劳动力供应、社会福利、医疗体系等方面的问题,以及如何改善城市各方面的基础设施建设,以适应老龄化社会的需要。“比如说,整个基础设施架构的调整是非常关键的,因为老龄人口的消费需求和消费方式是不一样的,他们需要有更多的服务需求。”

“十四五”规划为中国发展开药方

面对这些变化和挑战,朱民表示,“十四五”规划提出,中国将在以下几个方面做出应对:

第一,为了实现中国经济从重“量”向重“质”的转变,必须大幅提高服务业的劳动生产力。当前,中国服务业的劳动生产力比制造业低了30%。随着中国向高收入国家迈进,效率、劳动生产力变得特别重要,增长的主要源泉不再靠投入资本、投入劳动力,而在于提高劳动生产力,提高劳动生产力的核心是科创。

第二,中国经济发展将以人为中心。随着中国不断向高收入国家迈进,人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健康变得更加重要,这将是经济发展的主要驱动力。“我们将不断瞄准人们收入的增加,而不是瞄准GDP的增加。”朱民说,中国的目标是让社会保障体系覆盖所有的公民。

除此之外,朱民补充道,环境保护、宜居的城市、教育设施对于增加幸福感也非常关键。为此,金融部门也需要去改变,以满足人们对于财富管理的需求。“过去十年,中国中产阶级的人数从一亿增加到四亿,如今,中国中产阶级财富达到45万亿,这个数字可能会再翻一番。”

第三,要制定可持续发展策略,必须要应对好外界的不确定性,特别是考虑到当前国际地缘政治的高度不稳定性。在新的形势下,中国经济将以国内消费为主要驱动力。为了适应新现实,中国提出了“双循环”的新发展格局。

朱民指出,目前,“内循环”供应链还不是特别顺畅。未来,中国需要在整个供应链方面进行重新配置,以确保国内供应链能更有效地满足国内的需求,实现供应链的稳定运行。

与此同时,朱民强调,这并不意味着要把国内的生产和海外的生产隔离开来,两个循环将同时运行,因为中国需要国际合作,从而获得必需的资源、技术、人才、资本、管理等。“最重要的点是,在国内市场上,国际市场将会发挥非常重要的作用,进一步促进中国技术的发展和升级,让产品向高附加值的方向发展。”

第四,中国将继续在可持续发展上发力,并争取尽早实现碳中和的目标。绿色发展对于中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至关重要,对于全球气候变化的努力来说也意义重大。现在,中国73%的能源消费依然依赖煤炭,而要在2060年实现碳中和的目标挑战艰巨。这不仅意味着需要进行能源转型,而且经济发展模式也要调整,这也将带来大量的投资机会。

第五,中国将高度重视科技创新。当前,政府和企业都在大力建设5G、AI、大数据、云技术等数字基础设施,以加速高科技的发展。“中国4G的基站是五年内实现的,现在已经有352万个4G基站,大概占到全球4G基站的50%。在接下来的五年,我们将建设5G的基站,之前规划要建立60万个5G基站,现已建成了78万个,超额完成目标。明年,我们希望更多地在东部沿海地区建成5G基站。”

在朱民看来,这些硬件仅仅是一个开端而已,希望到2022年能形成数字化的规模效益。他强调,凭借这些硬件设施,各行各业的企业必须要进行数字化转型。基于新的基础设施和创新技术,中国将有望成为一个技术大国。

数据将在中国的数字化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现在,中国人均每月会使用9GB的数据,中国整体数据量消费比其他国家高出一倍。接下来几年,中国人均可能每月都要消耗100GB的流量。”朱民说,中国今年已经实现了很多物流网的联网,可能未来几年会有一百亿个物品进入物流网。未来需要打造基础设施、需要企业合作,只有这样才能够真正推动数字经济的发展。

中国将继续开放,积极参与全球治理改革

最后,朱民强调,在“十四五”规划中,中国强调要继续扩大开放,并同国际伙伴一起提高全球治理水平,实现全球繁荣。近年来,不仅金融业的大门越开越大,中国的自贸协定数量也在不断增加,中国同国际的合作将更加密切。

对于15个亚太国家签署的《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朱民说,这是亚太国家首次建立了一个动态的合作机制,不仅对本地区的重要性不言自明,而且对世界也有重大意义。目前,在亚洲,域内贸易的份额已经达到了71%,RCEP的签署将进一步加强区域贸易、技术、服务和资金的流动。

同时,朱民指出,中国也在慎重讨论加入《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CPTPP)的可能性,一旦加入,中国的国际合作将被提升到一个新水平。另外,中国还在推动一些新的贸易和投资协定的谈判,包括同欧盟的《中欧全面投资协定》(BIT)。在他看来,如果中欧BIT能够在今明两年谈成,也将产生重大的意义和影响,推动中国实现更高水平的开放。

朱民强调,未来五年,中国还将继续推动“一带一路”国际合作,不仅会继续推动基础设施建设,同时将开展更多行业合作,同沿线国家真正实现货物、资金和人力的自由流动,此外,还将推动沿线国家的数字化合作以及人文交流。

朱民表示,中国将进一步扩展同其他国家的合作,共同推动全球经济治理改革,包括WTO、WHO以及金融机构的改革,也会更加不遗余力地参与应对气候变化的行动。“接下来,中国会有更高标准、更高水平的开放,也会继续同全世界共同努力,以应对大家共同面对的挑战。”

(作者:郑青亭 编辑:和佳)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