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板注册制开市第一周!这些基金“嗨了”

来源:中国基金报 作者:李树超 2020-08-30 14:21:00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原标题:创业板注册制开市第一周!这些基金“嗨了”)

首批18只创业板注册制新股上市首日涨幅喜人,参与创业板新股申购的基金也斩获不俗投资收益。

多家接受中国基金报记者采访的公募机构和投资人士表示,创业板注册制新股上市首周,公司旗下基金打新收益增厚明显,由于上市首日涨幅较大,部分公司还采取了“首日卖出策略”以锁定收益。在创业板注册制改革后,公募将选择性参与打新,在定价合理基础上优选绩优公司参与投资。

创业板注册制打新

公募首周增厚收益明显

创业板注册制首周,多家基金公司打新中签率和增厚收益效果明显。

谈及公司在打新上的成绩,北京一家中型公募高管表示,由于注册制下打新报价准确、基金规模适中,他所在公募的创业板注册制打新斩获颇丰,为打新基金贡献了不错收益。

据他透露,公司旗下1.2亿~2亿元规模的打新基金,近一年打新增厚收益约10%,近期创业板注册制新股上市首日涨幅巨大,同样为基金创造了较好的增厚收益。

大成基金也表示,公司自今年7月份以来,“科创板+创业板”中签率合计为68%,在前30家公募基金中处于中游偏上位置。其中,创业板中签率约为65%,整体处于市场中游位置。创业板中签率不算高的原因是在创业板首批注册制报价中,由于数量众多,舍弃了一些非重要标的。“目前来看,近一个月中签率回升到75%以上。以平均首日涨幅100%来计算,预计对于配售比例0.05%~0.1%中小基金产品大概增厚净值0.1%~0.2%,部分0.7%配售比例的热门龙头股,对应增厚净值1.4%。”

大成基金认为,当前打新赚钱效应主要来自市场情绪和流动性宽松,从全球资金属性和流向来看,打新的赚钱效应大概率会维系,但是预期不能过高。

在长盛战略新兴产业基金经理杨衡看来,打新赚钱效应的关键影响因素包括IPO发行节奏、入围获中率、上市涨幅等,这些可以概括为系统性因素。其次,由于新股网下申购包括备案、报价、申购、缴款、变现等诸多环节,整体链条涉及的风险点较多,在风控趋严背景下,这些影响新股收益的非系统性因素重要性持续上升。最后,基金规模也对打新收益有影响。“因此,长期专注新股投资研究、具有核心投研能力和进化的风控体系的公募基金公司打新业绩更为突出。”

据安信证券测算,18只创业板注册制新股网下配售占总发行量比例在50%左右,比主板的10%明显提升,基金打新收益下半年有望继续提振。根据测算,假定创业板首日涨幅为100%,理论上规模2亿~5亿的基金收益增厚在8.67%~4.25%。

由于上市首日涨幅较大,部分基金公司采取了“首日卖出策略”。

上述北京中型公募高管表示,考虑到注册制新股上市首日涨幅超过了标的估值区间,他所在公司采取了“首日卖出策略”,打新收益已经提早锁定,落袋为安。

杨衡认为,新股“首日卖出策略”是一种相对稳健的策略。但长盛基金新股研究投资有系统流程,研究员在新股上市前会根据不同新股质地、合理估值区间等提交有针对性的上市买卖策略,投资经理也会综合考虑基金产品契约特性、要求及当时市场情况,制定相应的卖出策略。

大成基金也表示,创业板注册制更考验机构投资者对公司的投资能力,在打新中不能一棒子采取“首日卖出策略”,“我们对于持仓新股的策略是,首先考虑公司基本面,从行业赛道、商业模式、管理层等多维度筛选优质公司,但对于质地平平的公司会考虑首日卖出。”

为新股合理定价

选择性打新将常态化

多位机构和投资人士认为,在新股申购上,注册制改革后的打新不再是无风险收益,选择性参与新股投资,也成为更多公募基金等机构投资者的常态化选择。

星石投资认为,注册制改革之后,放松了“23倍市盈率”的限制,新股的发行定价机制更加市场化,未来部分公司破发将成为正常现象,打新或许不再是无风险收益。

从创业板注册制新股上市后表现看,18只创业板注册制新股上市首日平均涨幅高达212.37%,C康泰更是单日暴涨10.61倍。而从当周数据看,新股上市5个交易日却以-13.68%的平均负收益报收,个股之间的涨跌幅表现也出现较大分化。

从公募基金参与创业板注册制新股看,也出现两极分化现象。例如,参与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业新股C南大的公募基金数量高达3788只,运输行业新股C海晨、软件与服务个股C天阳参与公募基金数量达到3400多只以上,而汽车制造业新股C卡倍亿参与基金数量仅为1227只,仅为参与最多的新股基金数量的三成左右。

杨衡表示,在注册制下,新股发行供给量增加,难免资质有好有差,如果叠加发行估值过高和上市时点市场环境较弱,可能出现新股破发的情况。因此,根据新股具体情况选择性参与无可厚非。但另一方面,基于历史数据回溯,也可以看到,新股上市破发的数量和幅度较小,整体在可控范围内。

据杨衡透露,长盛基金在参与者打新时,一方面,“自上而下”对整体打新市场有紧密跟踪,关注最近一个时段新股估值定价、上市涨幅及收益变化的统计分析结果等,进而调整优化下一阶段打新报价策略;另一方面,会“自下而上”研究新股基本面资料,在有一定估值安全边际条件下参与打新。另外,考虑到可能存在锁定6个月情况,个别质地较差、估值较高的个股可以放弃参与,这对整体打新收益不会有明显拖累。

大成基金也表示,在新股申购上,公司首先会对新股进行排查,选择优质公司进行申购,评判标准是具有好的行业赛道、可持续的商业模式以及靠谱的管理层。

公募基金参与首批创业板注册制打新情况

(文章来源:中国基金报)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