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拼单“打新”?当心是坑!)
京东、网易等优质中概股回归,被视为一场新的投资“盛宴”,一些难以辨别的募资或资管机构也活跃起来,并打出能够拿到这类优质中概股项目的资源、参与“打新”的营销口号,同时推出“专项基金”在市场上募资。
有业内人士告诉中国基金报记者,近年来,港股打新因支持融资认购、中签率高等诸多优势逐渐走俏。随着第二波中概股回港潮掀起,港股打新的回报率确实持续可观。不过,投资者要想参与中概股的打新一定要去正规的持牌金融机构,切不可盲目参与所谓打新中概股的“基金”。
拼单“打新”存隐忧
自阿里去年高调回归港股以来,中概股再次迎来了又一轮回归潮。近日,关于京东、网易等中概股回归港股的消息开始刷屏。不过,市场也出现一些异样的苗头。据记者了解,个别机构推出所谓“网易香港IPO专项基金”,并打出“100万港币起投”“锁定超2亿”“仅剩三个工作日截止”的宣传语,部分营销人员甚至在朋友圈发布海报进行宣传。
另有私募机构相关人士透露,近期由于京东、网易等中概股公司回港上市的消息频出,很多资质难以辨别的募资或资管机构开始活跃起来,声称能够拿到这类优质中概股项目的资源、参与“打新”,并在市场上募资,有不明真相的投资者匆忙买入。
有投资者提供的营销信息显示,若参与所谓中概股打新基金,年佣金3%,承诺无论打新基金是否100%获配,投资人均能享受10%左右的收益。加上打新门槛降低,仅用少量资金就能参与优质中概股港股上市打新的项目,这样的收益颇有吸引力。
“近期一些同行确实在朋友圈推港股打新产品,100万港元起投、500万港元起投的都有。”江苏一位资深理财顾问对记者表示,都是不知名的小型机构或产品管控相对较弱的飞单平台,“我不清楚该类产品的运行机制,但通常来讲都会嵌套了多层架构,可能造成多重收费等问题” 。
一家中型券商产品部人士认为,这类资管机构的营销口号可能存在误导甚至陷阱,“如号称能够拿到京东或网易港股上市的份额,但很可能这类机构根本没有资格拿到,毕竟这些份额都需要找大型投行去配,而这竞争非常激烈。”另一方面,这类机构募集的资金缺乏第三方监管,资金用途无法监控,投资者需要提高警惕。
上述私募人士也指出,这种募资打新行为类似“拼单”,表面上看,降低投资者门槛、参与中概股打新,但实际上存在不少风险。“一方面,这类机构可能本身并没有香港市场资管牌照,自身也要通过借助通道参与打新,其中嵌套了几层架构、叠加费用和佣金后,都会转嫁给投资者,实际投资成本较高;另一方面,这类机构募集的资金,真实的投资情况并不清楚,投资者的资金反而被变相吸入成为资金池。”
在该私募人士看来,这类营销往往存在投资陷阱,比如设定的费率为3%,但实际上真正参与打新的周期最多为一个月,项目结束后再退款,意味着这一费率水平实质为月佣金,而年佣金则高达30%以上,超出市场平均水平的十倍。“投资者付出的打新成本较高,但基金最后未必能够赢得如此高的收益,最终投资项目还是会亏损,而且,投资者维权难度也非常大。”
上述理财师表示,香港的金融监管环境相对更加宽松,如果投资者是香港账户付款,则涉及的合规问题相对更少,但仍需要关注产品发行机构是否持有香港9号牌。
今年以来港股打新回报可观
“拼单”事件也从侧面反映了港股打新对投资者的巨大吸引力。德勤统计报告显示,一季度,95%的新股IPO获得超额认购,其中,49%的新股获得20倍以上的超额认购。
近年来,港股打新因支持融资认购、中签率高等诸多优势逐渐走俏,港股打新的回报可观。富途证券提供的数据显示,截至5月15日,今年以来港股新股上市首日实现正收益的概率为54.1%,如果以5万港币为打新本金,每只新股均中一手,累计一手卖出收益可达3.37万港元,整体回报率远高于A股打新。
以阿里巴巴为例,其港股上市公开发售期间认购人数超过21.5万,首日涨幅达6.88%,当日成交额突破100亿港元,按发行价176港元计算,目前累计最高涨幅近30%。
“根据市场消息,6月新股市场也会非常热闹,市场资金也很紧张,富途目前为6月份的新股预留了200亿的融资额度。”富途证券相关人士告诉记者。
不过,一家中型券商人士表示,中概股回港打新的收益要综合来看,不仅要看其业绩表现,过往股价也是一个重要参考。
上述理财师也提醒,投资者不能因为迷信巨头而忽视了破发风险,毕竟有美股的价格锚定在那里,回归的中概股在港股能否受到爆炒也存在一些未知数。 此外,有业内人士提醒,投资者要想参与这类中概股的打新一定要去正规的持牌金融机构,切不可盲目参与所谓打新中概股的“基金”。
(文章来源:中国基金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