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价打6折,3倍PE也愿意发行|精选层发行底价大起底

来源:读懂新三板 2020-05-18 13:44:00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从发行底价来看,精选层基本和国际成熟市场接轨。

(原标题:股价打6折,3倍PE也愿意发行|精选层发行底价大起底)

从发行底价来看,精选层基本和国际成熟市场接轨。

据读懂新三板数据研究中心不完全统计,截至目前共有65家冲刺精选层的公司公布发行底价或发行价格区间。以发行底价计算,65家公司发行前市盈率中位数为13.28倍!

具体来看,超过8成的公司,发行底价对应的市盈率低于20倍,其中传味股份发行底价对应的市盈率,仅有3.43倍。

对于投资者而言,或许会有不错的投资机会。与5月11日收盘价相比,这65家公司发行底价较二级市场股价的折价率中位数为0.61。也就是说,发行底价基本是当前股价的6折。

当然,发行底价并不意味着是最终的发行价格。考虑到首批精选层企业拥有市场红利,最终发行价大概率都会超过发行底价。

但话又说回来,发行底价也是这批公司精选层IPO能够接受的最低价格。由此看来,冲刺精选层的公司当下的关注点更多在于能不能发行成功,而不是价格。

从这个角度来说,精选层当前的生态,已经更接近于海外成熟资本市场。

/ 01 /

平均较二级市场股价打6折,

3倍市盈率也愿意发

全国股转公司规定,发行价格最终未在事先披露的价格范围的公司,将被中止发行。这一规定,使发行底价成为公司能否顺利登陆精选层的关键因素之一。

从发行底价来看,这65家冲刺精选层的公司对精选层IPO的定价略显保守。以发行底价计算,65家公司发行前市盈率中位数为13.28倍!

因为定价涉及自身市值和融资规模,拟IPO公司自然是希望发行价越高越好。尽管A股传统板块对IPO价格有所限定,但上限也有23倍市盈率。科创板放开定价权后,IPO企业发行价对应的市盈率基本不低于40倍:

科创板首批企业发行价对应的市盈率中位数达到46倍。目前已经上市的100余家企业,发行价对应的市盈率中位数依然高达48倍。

而从精选层发行底价来看,没有最低,只有更低。按发行底价对应的市盈率,超过8成的申报精选层的公司,发行底价对应的市盈率低于20倍。其中传味股份发行底价对应的市盈率,甚至只有3.43倍。具体来看,65家拟精选层挂牌公司发行底价对应的IPO前市盈率:

在10倍以下的公司有12家,占比18.5%;

介于10—20倍之间的公司有42家,占比64.6%;

在20—30倍之间的公司有9家,占比13.8%;

超过30倍的公司仅有2家。

当然,之所以与A股市场差距巨大,主要是因为A股发行价虚高,尤其是科创板。熟悉科创板市场的投资者应该知道,当下很多上市较早的科创板公司,都已经接近跌破发行价。

严格意义上来说,冲刺精选层的公司当下的IPO定价策略,更接近于成熟资本市场。在香港联交所、美国纽交所以及纳斯达克,以十几倍市盈率发行实属正常。

以港股市场为例,2019年至今成功上市的公司,IPO发行价对应的市盈率中位数仅有16.49倍。其中,有41家公司低于10倍。

对于投资者而言,拟精选层企业发行价格和国际成熟市场接轨,显然是一件好事儿。这意味着,投资者将会有更多的投资机会。

实际上,对比当下二级市场的股价,申报精选层的公司发行底价普遍有所折价。与5月11日收盘价相比,65家公司发行底价较二级市场折价率中位数为0.61。也就是说,发行底价基本是当前股价的6折。

当然,发行底价并不意味着就是最终的发行价格。考虑到首批精选层企业拥有市场红利,最终发行价大概率都会超过发行底价。

但话又说回来,发行底价也是这批公司精选层IPO能够接受的最低价格。由此看来,冲刺精选层的公司当下的关注点更多在于能不能发行成功,而不是价格。就此而言,精选层的生态基本已经和国际市场接轨。

/ 02 /

价格不重要,发的出去才是关键,

精选层IPO发行更加市场化

从业绩来看,这65家公司质地并不差。

2019年,65家公司营收中位数为3.55亿元,净利润为4911万元。其中10家公司2019年净利润甚至超过1亿元,与当前IPO排队的公司并无显著差距。不过这10家公司的发行底价对应的市盈率中位数,仅有13.28倍。

从发行底价来看,价格高低与各家公司经营业务有一定关联性。比如从事文昌鸡养殖的传味股份,2019年营收4.72亿元,净利润8084万元。目前其总股本为3857万股,发行底价为7.2元/股。若以底价发行,发行前市值为2.78亿,对应市盈率只有3.43倍。

农业公司在A股并不受欢迎,此前创业板注册制改革也明确限制“农林渔牧”行业上市。这在很大程度上,会限制传味股份最终的定价结果。

当然,公司最终定价要取决于公司和机构博弈的结果。目前,以公司最近二级市场成交的价格计算,市盈率为9.54倍。要想传味股份以“白菜价”发行,难度或许不小。

另外,个别公司即便行业性感,但受限于多种因素短期内不能登陆A股,这也会限制其定价结果。比如全球锂电池负极材料龙头企业贝特瑞,虽然行业地位突出,但由于是上市公司子公司,且不符合上市拆分条件。根据公司公告,贝特瑞发行底价对应的市盈率为15.83倍,而在从事相同业务的A股公司璞泰来市盈率为56倍。

但最重要的是,当下精选层IPO与A股还是两个完全不同的生态。

一方面,A股投资者要明显多于精选层。截至去年11月份,参与科创板投资的人数为440万。当前,精选层投资者还只有70余万户。不过考虑到目前精选层投资者新增数量还在激增,预计到开板将会超过100万,届时会拉近与科创板的距离。

投资者数量多少决定参与资金的规模。从资金成交量来看,A股2019年每天的成交都在3000亿元以上,活跃时超万亿。改革至今,新三板二级市场活跃度逐渐上升,成交额随着增加。2020年至今,新三板二级市场成交额为356亿元。虽然同比有所增长,但由于生态不同,注定两个市场会有明显的差距。

另一方面,A股打新还处于巨大财富效应的良性循环中。不管是主板、创业板还是科创板,当前参与IPO打新依然有诱人的赚钱效应:

2020年至今,A股传统板块新股上市首日基本都会达到44%的涨幅上限,仅京沪高铁由于盘子过大,未能在上市首日封住“涨停板”;科创板新股上市首日涨幅中位数更是高达179%。上市后财富效应明显,自然不愁IPO发行。

综合来看,冲刺精选层的公司在IPO定价层面更加谨慎也可以理解。毕竟一个成熟的资本市场,由于定价等多方面原因,发行失败的情形并不罕见。

2020年,港股发行失败的公司有18家。在足够市场化的环境中,IPO发行失败可以说是常态。

某种程度上,冲刺精选层的公司没有选择跟随A股的步伐,正是为了避免出现这种情况。从这个角度来看,当下精选层的IPO生态正不断接近成熟资本市场。

当然,我们也不用太担心,精选层IPO低价发行会成为常态。对于一个成熟的资本市场来说,最大的特点就是会自我调节。

若首批精选层企业能够获得市场认可,获得不错的定价,自然会带动整个市场定价水平的提升。这是成熟资本市场遵循的自然规律,这也是监管层持续推进资本市场改革所追求的目标。

不难预见,随着中国资本市场改革的持续推进,这样的现象不仅存在于新三板,也将成为A股市场的常态。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相关股票:
好投资评级:
好价格评级:
证券之星估值分析提示京沪高铁盈利能力一般,未来营收成长性一般。综合基本面各维度看,股价合理。 更多>>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