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证券报:“中国因素”在商品市场将发挥更多稳定作用

来源:中国证券报 2019-03-25 03:16:15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原标题:中国证券报:“中国因素”在商品市场将发挥更多稳定作用)

在大宗商品市场,有一个关键词叫作“中国因素”。每逢中国出现重大经济或产业政策调整,或某产业基本面出现重大格局转变,国际市场同系商品也将跟随出现巨大价格波动。

例如,2002年至2012年期间,在中国经济发展、需求发力影响下,国际大宗商品市场走出了长达十年的牛市行情,期间“中国价格”现象突出。从最近一次联动来看,2016年以来,中国供给侧结构化改革下出现的商品牛市行情也令人记忆犹新。

“中国因素”在大宗商品市场上的影响力,主要源自中国这一世界大型经济体在供应和消费层面由庞大人口数量带来的规模效应。从需求层面来看,“中国因素”对大宗商品价格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三大领域:一是基本金属及矿石,如铜、镍、铁矿石等;二是农产品(行情000061,诊股),如大豆、玉米;三是能源化工产品,如石油、煤炭、PTA、天然气等。

海关总署公布的数据显示,2018年,我国累计进口铁矿石10.64亿吨,进口均价为70.96美元/吨。2018年全球铁矿石需求为23.27亿吨。此外,我国2018年全年进口原油4.6亿吨,同比增长10.1%,再创历史新高。

“中国因素”一直是国际商品价格演绎逻辑中的一个焦点。高盛、摩根士丹利等著名投行都曾强调过“中国因素”,并指出大宗商品的黄金十年,“中国因素”至关重要。即使是在2007年-2008年欧美经济遭遇金融危机重挫期间,全球大宗商品价格也未出现“大滑坡”,其背后就主要是中国经济的较高速度增长在支撑。其后,随着中国需求弱化,曾经作为大宗商品龙头的原油、铜等品种跌幅过半,并引领着工业品、农产品等步入寒冬,但近几年供给侧机构化改革等经济调整政策对价格重新予以修正。

总体而言,随着中国经济总量攀升,继续保持高速增长已不太现实,因此“中国因素”对大宗商品需求增量的贡献也难以为继。这是否意味着“中国因素”对全球商品价格的影响已不足为道?

其实不然,首先,中国经济增速放缓并不是需求量的减少,伴随近几年中国经济结构调整,中国需求已逐渐过渡到一个平稳的水平,其对大宗商品价格的影响也已兑现在价格中。其次,就目前而言,随着供给侧结构化改革进入尾声,中国经济转型因素对大宗商品市场的影响也趋于弱化。目前中国经济转型减少的大宗商品需求,主要是中小企业以及落后过剩产能的部分,随着中国经济结构调整,其内部平衡将带来价格稳定。因此,“中国因素”将在未来大宗商品价格演绎中发挥更多稳定作用。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相关股票:
好投资评级:
好价格评级:
证券之星估值分析提示农 产 品盈利能力一般,未来营收成长性一般。综合基本面各维度看,股价偏高。 更多>>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