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太平洋证券股转部副总经理王晨光:优化企业做市环境)
读懂新三板报道 3月22日,读懂新三板、中信建投证券和东北证券联合举办的2017中国新三板做市商大会(MMCC)在北京隆重举行,在主题为“好企业,还该做市吗”的圆桌论坛上,太平洋证券股转部副总经理王晨光,阐述了自己关于企业做市环境的看法。
从市场一线券商的角度来看,从挂牌到做市及各个方面是如何来判定一个好企业的?一个好企业的着重点应该在未来。就好企业而言,应该是有三个加强和一个弱化。
这三个方面的加强分别是成长性、竞争优势以及管理团队。首先强调的是成长性,就是说一个企业更应该着眼于未来,而不是像过去那样只看重财务指标;其次是强调企业独特的经营优势,就像水在火焰上加热一样,只要去加热这个水早晚会沸腾,这种独特的竞争优势就像火一样,虽然还没有开。也就是说财务指标虽然还没有表现出来,但实际已具备了这种优势,早晚会给投资者一定的回报;最后一点强调的是人,作为一个好企业,要加强对于人的管理,完善自己的团队建设。
而对于弱化,强调的是交易要弱化财务指标。现在各个环节,包括券商甚至在三板的投资机构也有这种情形,就是过度的关注以往的财务指标,包括现在的财务指标。这样会导致新三板最后筛选出的都是一些比较A股化,而且是一个小A股化的企业,失去了新三板真正的意义。
新三板跟主板的最大区别就是看不懂。实际上现在很多好企业在新三板上的交易环境不是很理想。好企业都应该通过做市来交易,只要投资者看不懂企业的价值,就应该通过做市来缓解。现在新三板为企业提供的环境并不是很优秀,好多企业因为环境的问题,制度的问题,虽然应该做市,但是却不太适合做市。
一个企业愿意不愿意做市,主要看三个指标。第一个是流动性,做市以后流动性要远远好于协议,这里面的结构化非常明显。1600家做市企业,只有不到5%的企业,有90%的流动性。因此,做市本身并没有给大部分的做市企业提供很好的流动性。第二就是估值,新三板做市以后的估值,在2015年的4月份实际进入一个很高的估值。但是后来大部分估值大幅度下跌。很多企业做市以后就是流动性越好,不是股权分散股价越低。就是做市商这一块有很多,这是实际情况。越市场化,分散以后才是真正的交易。现在好多股票甚至锁定在某几个股东里面,虽然是一个做市商,实际上却锁定了价格。因此,估值这一块并没有达到理想状态。第三个指标是融资,新三板企业因为做市业务导致企业的融资能力加强,才能够使企业积极做市。然而,在目前看来,这三个方面都还没有达到一个理想状态。
除此之外,眼前还有一个困扰股东的问题,就是股东超过200家,做市商无法交易,这也就导致新三板上大宗交易没有办法产生。这也是很多企业从做市转协议的一部分原因。
针对以上的问题,做市商到底应该如果发展?做市商如何改革才会更好的挖掘企业价值?首当其冲的就是要制度改革。制度改革应该从三个目标五个点来进行改革。
这三个目标里,第一目标是在新三板上通过做市业务,把好企业筛选出来。这一点非常重要。而第二个目标是吸引以及留住好企业。现在很多好企业都在离开新三板。我们必须设计出一套好的办法,能够吸引并留住这些企业。第三个目标就是一定要跟A股差异化,不能够最后让新三板形成一个小A股。那样,新三板就没有存在的独特意义了。
围绕这三个目标,王晨光建议在新三板上的五点改进:第一点具体来说市增加做市商跟研究机构的一个对接。新三板上最大的目标就是价值发现,引导市场。研究机构的想法很重要,他们使替投资者把关的要点。第二点是强强监管,加强监管,发现好企业一定要诚实报价。第三点使相应的降低三板的价差。规定是5%以内,这种制度实际上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三板的流动性。第四点市上限,券商拿一个股票有下限,也要有上限。很多券商都在成为另外一个投资机构,我们应该引导做市商业务有一个大的发展,让做市商回归本原,而不是投资。最后一点是券商的主要盈利模式,改变券商从价差和投资上获利的模式,而是从其他的方面获利。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