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程晓明:新三板流动性今年7月或迎转折点,爆发年在2018年)
读懂新三板报道 定位、转板、精选层……最近,围绕着新三板的发展有很多热词,那么,在大家热烈讨论的背后,新三板究竟存在什么问题?又该如何解决?
程晓明从2005年便一直关注新三板,先后在华夏证券、西部证券、太平洋证券任职。程晓明认为,“如果三板还有什么问题,那就是交易不活跃,新三板要走出现在的困局,唯一的充分必要条件就是降门槛。”
同时他表示,去年12月16日证监会出台文件中关于合格投资者500万金融资产的标准,如果这个标准适用新三板,那将会是新三板的转折点。而2月26日证监会新闻发布会上也谈及了投资者准入标准,程晓明表示这次会议的最大亮点在于谈及了投资者准入标准,“500万个人门槛一定会降低!这是会议讲话的关键。”
以下为程晓明口述。
1.新三板现在的充分必要条件就是降门槛,500万个人门槛一定会降低!
如果10分满分,那我给现在的新三板9分。
如果说新三板还有什么问题,那就是交易不活跃。至于原因,直接原因就是个人投资者门槛有点高,市场参与者太少,二级市场没有投资者参与,怎么会有交易呢?
新三板确实不能散户化,要以机构投资者为主,但机构投资者为主,是不是必然与500万的门槛划等号?把500万适当降低点必然会散户化吗?比如我们认为300万仍然是比较高的门槛,它不能说是散户化。这也涉及到新三板到底要不要活跃,因为现在很多人觉得新三板要不要活跃还是个问题。
这也是我给新三板打分差的那1分所在,很多人的观念是错误的。
新三板要不要活跃?当然要活跃了,活跃并不是要把新三板变成一个投机市场,大家一定要理解什么叫证券市场的融资功能。证券市场的融资功能应该表现在能不能帮企业解决融资的定价问题,而不完全在于表面上融资的数据,因为股权融资本来的难点就是定价的问题。
公司的价值是未来盈利的贴现,但未来的盈利又无法说清,所以导致企业融资困难。可是直到现在还有很多人持有似是而非的观点,认为融资不难,只要把企业做好了就行,好企业怎么会融不到资呢?
这种观点大行其道,很多人表示不理解为什么好企业融不到资金?企业大家都认为是好企业,但问题是好到多少钱一股?具体价格说不清,所以导致企业融资这么难。如果投融资的双方对价格都不在意,投资者不在乎价格多少钱都要投资,或是企业不管价格只要把钱拿到手就行,如果有一方这样就不存在融资难的问题了。但这不可能。
所以,为什么要通过证券市场让企业上市来融资,并不是说企业不上市就融不到资金,而是企业不上市就没有交易,没有交易就没有市场价格,没有市场价格就不好定价,这是关键。
当然,股票的价格不一定能真实反应公司的价值,但至少可以根据股票价格来确定融资价格,这样融资双方能接受,不能苛求股票价格百分之百反映公司价值,才能作为定价的依据,按照这个逻辑世界上根本就找不到这样的证券市场。
同理,新三板市场活跃起来才能发挥其融资功能。到目前为止,新三板融资功能一直没有好过,即使2015年融到了那么多钱,去年还融到了1000多亿,很多人说新三板的融资功能很强,但这是融资的结果而不是融资的功能。
简单来说,证券市场的融资功能指的就是交易功能,通过交易为融资提供定价依据。新三板的交易一直没有好过,当然2015年是个特例,2015年上半年曾经好过那么一段时间,最高一天交易量达到过50个亿。当时为什么会好,是大家因为预期新三板的交易制度会改革,实际上这是一个传说,传说现在还没有兑现。
所以回到最初的问题,怎么让新三板的交易活跃起来?那就是改革交易制度,具体来说就是降投资者门槛,现在唯一充分必要条件就是降门槛。我认为证监会新闻发布会议最大亮点在于谈及了投资者准入标准,500万个人门槛一定会降低,这是会议讲话的关键。
我建议由500万元降到300万元,而且只针对创新层,基础层暂时不要变。
首先讲为什么是降到300万而不是100万,因为我们说交易活跃的目的不是让人每天高抛低吸、折腾,主板的交易每天几千亿,这不是新三板学习的对象,要学习的是主板交易活跃,但是不需要达到主板的换手率,主板换手率过高是个投机市场,我说的活跃只是为这些公司在融资的时候提供定价依据而已,所以按照目前的公司数量,每天交易量达到100亿就够了,针对创新层1000家公司,平均每个公司一天1000万,那已经很好了,加上基础层每天几十个亿,这样新三板交易量达到150亿就很好了。所以我认为降到300万就够了,没必要降到100万。
而且问题的关键不在于降到多少,在于预期。只要证监会降低了投资者门槛,大家就有一个预期——500万不是雷打不动的,是可以讨论、可以降的。如果降到300万可以解决问题那当然好,如果降到300万,三板交易还是不够不能解决定价的问题,我们就有理由相信证监会还会继续降,因为大家有这个预期,所以我觉得300万基本就可以了。
新三板降门槛应该是渐进式降低,如果一开始放得太松了到后面空间就少了,还要避免对主板造成过度冲击。因为这涉及到政策层面,政策就要考虑实施的效果。
除了降低门槛外,交易制度上建议把协议转让取消,改为大宗交易,在交易期间不应该允许协议转让,全部放在盘后交易,协议转让与大宗交易其实是一个意思。非要交易期间的话也可以,只披露交易量不披露交易价格。
至于大家提的竞价交易,现在的做市商交易其实就是竞价交易,新三板交易不活跃不是因为没有竞价交易,而是因为门槛太高。竞价交易的本质就是交易所撮合。
2.新三板流动性问题今年7月或迎转折点,爆发年在2018年
去年12月16日证监会出台一个文件,关于500万合格投资者的统计口径从证券资产改为金融资产,文件今年7月1日开始实行,主要看能不能适用新三板,如果适用新三板,那我觉得今年7月1日就是新三板转折点,新三板的交易就会好起来。
虽然它没有明确说适用不适用新三板,但没有说不适用新三板,我认为是适用的,500万的门槛也只存在新三板市场。
这其实会极大提升大家的预期。现在新三板的唯一充分必要条件就是降门槛,与此相关的就这一个文件,我没有看到其他的文件。而且只要500万证券资产变为金融资产能够适用新三板,那我认为新三板的交易就能达到100多亿,新三板的基础建设就可以告一个段落,接下来才会进入正常运营阶段,比如加强退市机制、对做市商的监管等等。
现在我最担心的就是前面提到的观念问题,如果连新三板要不要活跃的问题还要讨论的话,市场怎么可能活跃起来?
不过交易虽然是新三板的核心,但从新三板的发展路径来说,我反对把交易放在新三板第一位来解决。新三板发展路径应该是扩容、退市、流动性。第一步是扩容,有了企业数量基础再考虑其他,去年新三板挂牌企业家数超过1万家,这是新三板最伟大的成就,有了这1万家就确保新三板立于不败之地,至少新三板不会被关掉,它活下来了这就是伟大的胜利;
第二步是退市,把不好的企业剔除出去,现在退市已经提上日程,相关制度也出台了,只是需要进一步解决的时间;
第三步才是流动性问题,全国股转公司今年的核心工作就该是提高市场的流动性了。虽然新三板的交易是个大问题,但从路径来看这又是意料中的事情,那它就不是问题。如果证监会去年那个文件适用新三板,那转折点就是7月1日,最晚2018年就会解决了。
今年市场应该就会有所提升,但大的变化可能要等到2018年,所以我认为新三板的爆发年应该是2018年。
3.需不需要转板要看企业是否需要做市商
现在A股开始了扩容,很多新三板公司也开始出走IPO。我认为即使现在很多企业走,但是等新三板市场好起来,还是会吸引好公司的,因为很多人都是跟着市场走,好就来不好就走,这种人永远抓不住机会。
A股市场最大的问题,或者问题的根源就是因为上市公司太少,由于股票稀缺导致股票价格虚高,由于股价虚高导致了所有问题难以解决,比如保护投资者利益,比如新三板与A股之间的估值鸿沟。IPO扩容会持续,可是相对于满足中国企业上市需求来说仍是远远不够的。
A股解决不了企业上市的问题,同样也解决不了新三板企业转板的需求。现在新三板有1万多家企业,转板能转多少?对于转板,我不反对,但就算IPO扩容、加速,每年发行300多家,这其中来自于新三板转板的能有多少?最多100家,那又怎么样呢?新三板企业数以万计,好企业多的是。很多东西不做数量分析,只是理论上的道理是没有用的。所以转板对三板有什么冲击?根本就没有冲击。
绝大多数企业还是要靠新三板,靠转板来解决新三板企业融资的问题根本不可行,只能靠新三板这种海量的类似于场外的市场来解决。
其实场内、场外市场这个概念已经过时了,场内简单来说应该是投资人定价,场外的本质是做市商来定价,定价机制不一样这才是二者的区别,其他的区别都不存在了。
现在新三板和主板的区别就是价格高低、交易活不活跃,但是我认为这个差别从理论上不应该存在的,新三板和主板是有区别但区别不应该在这,新三板和主板的区别应该是企业有无做市商。
新三板上有些传统的公司也不需要做市商,但大部分企业是需要做市商的。新三板的定位应该是需要做市商的企业到新三板,如果不需要做市商,投资人能看懂公司价值,那就应该去主板。现在很多人到新三板,主要是因为不符合主板要求,要么就是符合条件排队时间太长没办法才来新三板,理论和现实是有重叠但并不是完全一致的。
从这个角度来看,转板还是需要的,但是否转板应该由企业需不需要做市商决定的。我认为,主板并不是为好企业服务的,而是为投资人看得懂的企业服务,进而由投资者自己定价;新三板也不是为差企业服务的,而是为投资人看不懂、估值难度太高的创新型企业服务,由做市商专业的机构直接告诉投资者公司的价值,这就是双向报价。当企业不需要做市商的时候就在场内主板市场,需要做市商的时候,就应该在场外新三板市场。
不过我倒认为,现在新三板企业走得越多越好,它们走得越多,对新三板的压力就越大,压力越大改革的动力就越大,它们都不走我倒着急了。如果它们都不走,人们会说新三板不错,没必要改革,它们走把新三板的问题暴露出来,适当给股转压力,有什么不好呢?
最后,我想对转板的公司说两句话,第一感谢它们,因为它们的出走暴露了新三板的问题,推动了新三板的制度改革;第二祝它们转板成功,因为转板的路是非常艰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