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我国证券业走出寒冬,迎来了春天。这一年,历时3年的券商综合治理圆满完成,证券行业的整体风险得到了有效化解。卸掉了历史包袱的重压,证券行业得以大步前行。
随着我国证券市场发展出现转折性变化,牛市波澜壮阔行情的演绎,证券行业整体盈利能力显著提升,行业规模迅速壮大,自身实力不断增强,行业发展出现了质的飞跃。同时,在证券行业整体复苏的背景下,两极分化的行业格局隐现。
全年业绩高速增长
2007年,靓丽的"成绩单"不仅将国内券业多年的低迷气氛一扫而空,其业绩提高的速度更是快得惊人。
从已公布的52家券商2007年半年报来看,总收入共计951.8亿元,净利润达493.8亿元,是去年同期净利润总和的近6倍,净利润增长率达到51.9%。首家公布半年报的光大证券更是一鸣惊人,2007年上半年净利润为21.04亿元,同比增长了近900%,营业收入同比增长也超过了500%。
尽管券商全年年报目前尚未公布,但仅从对经纪业务收入的粗略估算上便可见一斑。
来自Wind资讯的统计显示,2007年前11个月,沪深两市总成交金额大约为51万亿元,同比增长近450%。仅对12月的成交额进行保守估计,全年的成交金额已经创出历史新高。在此引领下,券商仅经纪业务一项全年即有超过千亿元进账。
作为另一项主要的业务收入来源,受惠于今年以来IPO节奏的加快和H股的回归,券商的证券发行承销业务也表现不俗。此外,资产管理业务的快速发展,产品创新的日益活跃,都为券商收入创造了新的增长点。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今年以来,国内券商在经纪、承销、资产管理、自营等业务领域"多管齐下",但经纪业务特别是经纪业务中的佣金收入仍然是券商的主要利润来源,占据着券商收入的半壁江山。
佣金收入的比重过高,显示出国内券商对市场行情的高度依赖,受市场波动的影响十分明显。中国人民大学金融与证券研究所所长吴晓求也提醒说,像2007年这样,券商获得如此丰厚的佣金收入是不正常的,也是不可持续的。
在保持并扩大传统业务的同时,今年以来,券商在创新业务领域进行了有益的尝试,如QFII代理业务、QDII业务、资产证券化、直投业务等。可以预见,随着融资融券、股指期货等新业务的推出,直投业务、QDII业务的不断扩大,刚刚崭露头角的创新业务将成为未来券业持续发展的推动力。
内外环境大为改观
正是在国内证券市场整体复苏和券商综合治理顺利推进的"暖风"频吹下,国内券业才得以走出"寒冬"。
始于2004年的券商综合治理,挽救了身陷危机中的我国证券行业。随着对挪用客户保证金、挪用客户债券、集中持股、违规保本保底理财、账外经营等问题的全部清理完毕,今年9月,各项券商整改工作基本结束。随着一批问题券商的关闭、破产,证券行业重新步入规范发展的新阶段。
在券业自身问题得以解决的同时,2006年以来证券市场的整体复苏也为其发展提供了有利的外部环境。一方面,证券市场的火爆行情使得券商经纪业务赚了个盆满钵满;另一方面,随着IPO节奏的加快和H股的大规模回归,券商的证券发行承销收入的蛋糕越做越大。而随着创新业务的开闸,券商的盈利模式日趋多元化,新的利润增长点不断涌现。
复苏后的证券行业开始谋划更大的发展空间,券商做大做强的渴望也变得日益强烈,一股旨在壮大自身资本实力的增资扩股浪潮在今年席卷了整个证券行业。除了行业内的大型优质券商外,不少中小券商也热衷于靠增资扩股壮大自身的资本规模,争取开展创新业务的资格。
在券商空前强烈的融资冲动下,另一条有效途径--发行上市也受到券商热烈追捧。今年以来,除包括长江证券、海通证券、东北证券等在内的一批券商成功"借壳"上市外,招商证券、光大证券、东方证券、申银万国等一大批大型券商也已明确表示正在积极筹备IPO。
应该说,上市融资确实是帮助券商迅速增强资本实力的一条重要途径。吴晓求指出,从长期来看,走上市之路可以保证证券公司在发展中获得稳定的资金来源,极大地提升券商的生存和竞争能力。
行业集中度不断提高
在证券行业整体复苏的背景下,两极分化的行业格局隐现。在综合治理引发的政策性重组理顺了行业格局之后,强大的市场化重组力量将进一步促成"强者愈强、弱者淘汰"两极分化格局的形成,行业集中度不断提高。
券商公布的2007年半年报真实反映了这一分化趋势。半年报显示,13家券商占据了经纪业务佣金收入的半壁江山。从证券发行承销业务上来看,排名前十位券商的承销份额达到了95%,前三位券商更是囊括了超过60%的市场份额。从行业总体盈利情况来看,前十名券商的净利润占整个行业的56%。
券商综合治理为国内券业的两极分化趋势拉开了序幕。在政策倾斜的背景下,资质优良、管理规范的券商得以率先开展新业务的试点,市场资源开始逐步向大型创新类券商集中。证券行业步入常规监管的新阶段后,在管理层"扶优限劣",促进证券公司向规模化、集团化方向发展理念的推动下,以市场为主要力量的并购重组活动将进一步升级。
在这一过程中,资本规模较小,业务实力较差的券商将逐步被市场淘汰,而实力雄厚的大型优质券商则通过兼并弱小券商完成向集团化的转变,得以做大做强。届时,两极分化的行业格局也将最终演变成寡头垄断的行业格局。
券商综治三年功成
证券公司综合治理是在资本市场实施基础性制度改革的关键时期,面对证券公司风险集中爆发,对全行业进行的一次全面整顿和改革。历经三年努力,券商综治工作任务在今年圆满完成,既定主要目标按期实现,取得了显著成果。
据了解,在行政处置工作基本完成的基础上,券商综治的收尾工作,将进入法院受理、审理券商破产案件全面展开的阶段,与之相应,监管部门风险处置工作的重心也将转向配合和协助法院审理工作,被处置券商的现场工作组、行政清理组将配合法院,做好风险处置的各项后续工作。
行业风险得以化解
3年综治过后,104家正常经营公司的各项风险控制指标均已达到规定标准。证券公司挪用客户交易结算资金、违规资产管理、挪用客户债券和股东占款、超比例持股等长期积累形成的巨大风险在全行业得以化解,流动性缺口问题全部解决,账外经营已全部清理或纳入账内反映。
综治期间,累计处置了31家高风险公司,清理账户1153万个。对27家风险公司实施了重组,使其达到持续经营的标准。19家公司被责令关闭,7家公司被撤销,4家公司被撤销业务许可,14家公司和9家营业部被暂停业务,一批涉嫌刑事犯罪的公司及其责任人被移送公安、司法部门调查。客户交易结算资金第三方存管制度、新国债回购交易制度、新资产管理和自营业务相关制度、券商信息公开披露制度等一批新制度实施。配合国务院有关部门起草了《证券公司监督管理条例》和《证券公司风险处置条例》,陆续制定、修改了一批部门规章和规范性文件,完善和强化了对证券公司的监管机制。促进创新方面,14家优质公司共推出27只集合理财产品;8家公司试点了9只企业资产证券化产品;9家公司经批准在香港设立或收购了证券经营机构,启动了证券公司QDII和直接投资业务试点。
牛市中仍要强调风险
综合治理极大地改善了证券业面貌,全行业连续盈利大幅提升的局面预计还会持续。国泰君安分析师梁静认为,明年整个行业实现20%的增长“不足为奇”。面对巨额利润,监管部门还是在牛市中强调风险。前不久,证监会发出《关于证券公司2007年年度报告工作的通知》,规范证券公司利润分配行为,明确提出鼓励以增加公积金方式进行利润分配,禁止将可供分配利润中公允价值变动收益部分用于向股东进行现金分配,以保持公司发展后劲。《通知》要求券商充分考虑证券行业特点和公司未来发展需要,审慎确定利润分配方案,根据有关法律、规则要求,按照税后利润的10%足额提取法定公积金、一般风险准备金和交易风险准备金,充分计提各项资产减值准备,充分预计可能发生的损失。
牛市中赚钱时券商如何表现,恐怕是决定它们能否顺利度过下一个艰难岁月的重要方面。正如证监会一位高级官员指出的那样:“我不愿看到用治理的经验来进行下一次治理,而是要用教训来避免下一次治理。”
券商板块或迎来扩容新高峰
2007年的A股市场跌宕起伏,券商们的上市热潮也给股市留下了重重一笔。而展望2008年,A股市场将迎来更令人刮目相看的一轮券商板块大扩容。
券商股渐成气候
在经历10个多月的等待后,S*ST石炼将于本月27日复牌。长江证券赶上了本年度借壳上市的末班车,成为今年以来,继海通证券借壳都市股份、东北证券借壳锦州六陆、国金证券借壳成都建投、国元证券借壳S*ST化二后的第五单券商借壳上市案例。除了上述几家券商外,广发证券、首创证券以及西南证券也都推出了借壳上市的方案。
券商借壳上市无疑是2007年市场上最大的热点之一,然而这却无法掩饰这一上市模式存在的问题。最典型的是广发证券借壳延边公路事件,广发证券作为最早推出借壳方案的证券公司,最终却并未如愿以偿。在此过程中,不仅直接相关的吉林敖东和延边公路股价“一飞冲天”,甚至那些曾经与广发证券就借壳事宜接触过的多家“壳公司”,股价也无一例外地出现过较大波动。
国金证券证券业分析师李翰指出,由于券商借壳上市引发的内幕交易现象,监管层对于该模式的态度转变为“谨慎”。业内也普遍预计监管层很难再批复新的券商借壳案例,而是鼓励优质券商通过IPO上市。
明年将掀IPO上市潮
随着此轮牛市行情的持续,部分实现三年盈利标准的券商已经紧锣密鼓地备战IPO,券商板块也有望迎来又一轮扩容热潮。国金证券李翰预计,明年上市的券商质量应该更好一些,因为符合IPO要求的一般都是行业里排名靠前的大型券商。
据统计,到2006年年底,符合持续3年盈利上市条件的券商约20家,创新类券商则占了半壁江山。其中,东方证券、光大证券等公司均已递交上市申请,国泰君安等一批券商也都在排队准备IPO。
谁将成为2008年第一个IPO上市的券商,成为众人关注的话题。据业内人士透露,此前一路领先的南方某券商由于要推行股权激励计划,IPO进程随之延迟。海通证券证券业分析师谢盐表示,券商间的竞争主要取决于人力资源,股权激励机制则是实现上述竞争力的主要途径,不过,中信证券在熊市股价低迷与借股改之机完成的股权激励,被业界认为是不可复制的。
除了借壳、IPO外,还有部分证券公司准备走特批路线,抓住机会跟上上市热潮。身为证监会会管公司,为中央汇金公司和财政部所拥有的银河证券有望通过这种特殊途径于明年登陆A股市场。
国泰君安证券分析师梁静认为,券商板块的扩容将提升该板块在整个股市中的地位,若2008年净资本前10名的券商全部上市,那么上市券商的市值将超过2万亿元,较目前的市值增长2.6倍,是目前A股总市值的7.4%。海通证券谢盐指出,随着券业对外开放,监管层也希望券商尽快上市,不断壮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