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股票 - 焦点透视 - 正文

港股轻越三万一 内地资金"话语权"凸现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王丽娜 2007-10-30 07:39:00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新高!新高!再新高!随着市场对港股直通车的期望越来越高,而且近期香港市场明显有内地资金加快流入的迹象,加上外围股市的带动,港股近期马不停蹄,一路攀升,屡创新高。昨日,香港本地地产股、中资电信股、金融股以及石油股等重磅蓝筹股全面开花,带动港股轻松越过31000点整数关,连续第三个交易日改写历史最高收盘纪录。
  本地蓝筹与中资股齐发威
  香港两大股指昨日早盘均高开,恒生指数高开581点,H股指数高开444点,盘中升幅不断扩大,收盘均创下历史新高。恒指全日升1181.68点,收报31586.9点,涨幅达3.89%,大市总成交金额为1776亿港元。H股指数昨日收盘首次突破20000点关口,全日上扬645.65点,收报20194.14点,涨幅达3.3%,成交621.22亿港元。红筹指数同样创下历史新高,全日升262点,收报7013点,升幅达3.89%。
  香港股市昨日的大幅上涨,主要受到香港地产与银行股、中资电信股、石油股以及银行股的提振。受市场对美联储降息的预期影响,香港本地的地产股再接再厉,连续第三个交易日大幅上扬,并纷纷创下历史新高。长江实业昨日再涨8.93%,和记黄埔涨8.43%,新鸿基地产与恒基地产分别涨4.1%及5.24%,信和置业涨3.25%,新世界发展涨2.66%。
  香港银行股昨日也受到市场追捧,“大笨象”汇丰控股升2.68%,为恒指贡献了147点的升幅。即将公布业绩的中银香港、东亚银行与渣打集团的涨幅也都超过4%。
  中资电信股同样持续强势,联通前三季度盈利增长28%,略胜预期,股价收升8%,至18.38港元,为近6年来的高位。中移动升3%,创下158.9港元的历史新高,中国电信升5.6%,网通升4.71%。
  中资银行股继续发威,交通银行获汇丰控股增持,股价大幅上扬10.56%,盘中升幅一度达到15%,收于14.24港元的历史新高,高居国企成份股升幅首位,并带动同类股份走强。建行受业绩提振涨6.44%,中国银行与工商银行分别涨2.99%及1.4%,中信银行升4.94%。国际油价再创新高,石油股受惠,中石油升3.15%,中石化升0.86%,中海油升近9%至16.56元的新高,为红筹股升幅之首。
  
  内地资金是重要动力
  据统计,恒指自9月份以来,从23984点一路上扬至昨日的31586.9点,期间累计升幅达32%;期间H股指数则从14338点上扬至20194点,升幅更是高达41%。
  “推动港股该轮升势的主要动力就是内地资金”,香港时富证券研究部主管罗尚沛表示,大部分国际资金在28000点以前已经逐渐退出港股市场,而内地资金在香港市场的话语权正在逐渐扩大,这些资金不仅在逐渐增持H股与红筹股,香港本地的蓝筹股也逐渐成为追逐的目标。
  “近期重磅蓝筹股一路攀升,这在香港市场以往的发展中并不常见,这些做法恰恰反映出内地投资者大举做多的影子。”他表示。
  罗尚沛进一步解释道,香港市场存在着发达的做空机制,大基金不仅可以通过做多,而且还可以通过做空来盈利,但是看看包括中移动在内的重磅蓝筹股在这两个月中的表现,就可以发现,资金一路做多的指导思想很强烈。
  罗尚沛同时指出,香港本地蓝筹股近期的急涨除了受美国降息的预期提振之外,还有可能是在炒作港币与人民币挂钩的预期。市场正在传言,香港金管局将会取消与美元的联系汇率制,而改为与人民币挂钩。“一旦与人民币挂钩,港币同样会像人民币一样升值,地产与银行股无疑是最大的受惠者,但是从目前的情况来看,这并不现实。”罗尚沛表示。他指出,近期香港本地地产股的飙升,很大程度上还是受到了内地资金的追捧。
  对于港股未来的走势,罗尚沛认为,虽然目前市场已经很疯狂,但是因为内地资金不断流入,港股有望继续上扬。不过他提醒投资者,随着市场估值水平的不断增长,未来的波动也会继续加大。
  新鸿基金融策略师彭伟新也表示,目前香港市场资金充裕,外围股市普遍造好,而市场继续憧憬内地银行QDII开始推出,相信会对港股带来利好支持。而且本周除了期指结算外,美联储议息会议也可能再次降息,可能提振港股本周的走势,预期恒指在短期内可望站上32000点。
  ■新闻观察
  港股牛气冲天 高官提示风险
  ⊙本报记者 郑晓舟
  
  “他们还说我疯了呢,现在不都疯了!你疯之前我已经赚了那么多钱了。全都看走眼了!巴菲特不也卖了么,中石油还天天往上涨。中国公司进入一个重新估价(过程),就是要以溢价交易。爱信不信,不信,你就少赚钱!”
  这是一位知名基金管理人对媒体说的话。有这样心态的人肯定不是少数。否则,港股的牛气不可能这么足。
  不过,在曾俊华、任志刚等香港财金高官眼里,这样的状况值得警惕,虽然这种牛气是否到达“危险”境地还有待观察。
  
  “水浸”香江
  市场普遍认为,近期港股的上涨,主要得益于资金推动。由于美国受次级债风暴影响,市场普遍预期今年年底前美国会进一步降息。而港元与美元实行联系汇率,通常在美国降息的情况下,香港会跟进降息,进而对股市带来利好,吸引更多资金流入股市。
  另一方面,看好港元升值也促使各路资金继续进入香港,造成“水浸香江”的局面。为此,上周香港金管局两次入市进行干预,共买进了价值15.5亿港元的美元,以遏制两年多以来最为强劲的港元涨势。上一次金管局入市是在2005年。
  资金充裕为股市持续上涨提供了保障,然而,现在的市场究竟是牛头、牛身体还是牛尾巴?港股会不会重现1997年之痛?香港的投资者都陷入疯狂状态了么?香港最新的一项调查显示,在未来几个月中,会增持股票或者基金的受访者比例,比第二季度有所下降。
  香港新论坛主导的一项调查显示,今年第三季拥有股票或基金的占受访人数的52.3%,去年同期则为44.5%,今年第二季为49.9%。不过,受访者中已拥有股票或基金的投资人中,未来会增持股票或基金的比比例为27.8%,低于第二季的28.3%。
  
  风险不容小视
  10年前,港股曾经受了一次重创。现在的各项指标,比如交易量、市场参与者比例都逼近甚至超过1997年的水平,那么,10年前的一幕会不会重现?
  尽管大部分专家都给予了否定的回答,毕竟现在的宏观经济面和公司基本面的情况都与10年前不可同日而语,但香港财金高官们最近仍纷纷出面提示风险。
  香港财政司司长曾俊华26日在香港立法会表示,尽管香港经济表现不俗,市民对外围环境存在的风险和变量仍不能掉以轻心。有鉴于近期环球金融市场波动加剧,他呼吁散户投资者要量力而为,小心分析投资策略,作出明智的投资决定。
  曾俊华说,美国经济受到楼市调整和次贷问题所困扰,未来数季的增长将会放缓,一旦情况比预期差,世界以至香港经济都难免会受到冲击。他指出,虽然美国次贷问题在欧美等地所引发的信贷市场混乱情况近期已稍为缓和,对香港经济的影响亦只属轻微,但全球信贷市场情况仍未恢复正常,而对外围经济的影响亦未完全浮现。他呼吁各界要留意第二、甚至第三波对香港市场的影响,并指出庞大的日元套利交易对金融市场的潜在风险亦不容忽视。
  香港金管局总裁任志刚上周则在其《观点》专栏中表示,内地虽然经济继续快速增长,但宏观货币政策仍令人关注,相关的发展也可能对港股资金面带来影响。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