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股票 - 焦点透视 - 正文

2006年净利润增幅排行榜出炉 华业地产称霸

来源:中国证券报 作者:查明 2007-02-14 09:03:00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截至2月13日,共有120家上市公司披露2006年年报。统计显示,这些公司2006年实现净利润129亿元,同比增长81%。
  财富概览制度土壤培育 行业雨露滋润 转型阳光照耀
  华业地产2006年实现净利润超过2005年的10倍、华天酒店每股收益增幅逾700%、中宝股份业绩翻番、焦作万方成功扭亏,每股收益达到0.57元……纷至沓来的120份年报,为2006年的财富故事打下了"丰收"的基调。
  不过,尽管多家公司都在讲述业绩增长的故事,但故事的主题却有着不同的版本。制度变革、行业转暖、产业转型等因素在上市公司利润表的各项科目留下了深刻的印记,通过收入增长、费用减少等途径,共同浇灌出了年报的欣欣向荣。
  净利润增长逾八成
  截至2月13日,共有120家上市公司披露2006年年报。统计显示,这些公司2006年实现净利润129亿元,同比增长81%;与此同时,加权平均每股收益达到0.36元,同比增幅为58.9%;加权平均每股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为0.38元,同比下降23.13%。
  汇总120家公司利润表不难发现,主营利润增长、三项费用率下降和非经常性损益增加是2006年业绩增长的三大主因。
  统计结果表明,120家公司2006年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819亿元,同比增长28.62%,其中,华业地产、S*ST巨力、ST江纸分别以74.47、19.69和4.08倍的增幅名列前三,另外,*ST金岭、晋西车轴和*ST雄震等多家公司收入增幅都超过100%。
  而在收入增长的同时,上市公司主营业务利润率保持平稳,统计显示,120家公司2006年加权平均毛利率为19.55%,与2005年的20.19%相比基本持平。毛利率保持相对平稳使收入的增长大部分转化为主营利润的增长,并为业绩的增长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例如,业绩大增的宝新能源,其综合主营业务利润率由2005年的30.07%增至2006年的38.58%,而焦作万方毛利率则由2005年的3.4%跃升至2006年的14.77%。与之类似的例子不胜枚举。
  如果说收入和毛利率的变动更多的是一种行业性、周期性的因素,那么,三项费用率的缩减则构成了上市公司2006年业绩增长的新的看点。众所周知,在以往的定期报告中,三项费用一向以"利润杀手"的名头著称,大肆吞噬着上市公司利润增长的成果。但从120份年报的情况看,在刚刚过去的一年,营业费用、管理费用和财务费用等三项费用尽管从2005年的132亿元上升到2006年的146亿元,但其占主营业务的比重(三项费用率)却由9.33%下降至8.01%。费用比重减少的直接后果是营业利润率的提升,进一步的统计表明,120家公司2006年营业利润比上年同期出现增长,其中,包括华天酒店、银基发展在内的多家公司营业利润率(营业利润/主营收入)都呈现上升趋势。
  而在营业利润增长的同时,非经常性损益也为业绩的提升锦上添花。2006年,120家公司非经常性损益合计达到16.8亿元,与上年同期的-100万元相比出现大幅增长。其中的主要项目,投资收益、补贴收入和营业外收支净额分别为10.81亿元、11.82亿元和-2.5亿元,都有不同程度的增长。
  三方面因素提升业绩
  支持一系列财务指标出现积极变化的深层次因素,分别体现在制度、行业和公司层面上。剖析这些因素,对于判断业绩增长的可持续性具有重要意义。
  自2005年股改启动以来,经过一年多的时间,绝大多数公司已经完成了全流通改造,大小股东利益在股价上求得了统一。而随着股改的深入,包括再融资、股权激励、清欠在内的制度建设也相继推出,极大地改变了资本市场参与者的价值观和行为方式,其结果就是上市公司业绩的改善。
  全新的制度土壤使大股东以及主要代表大股东意志的公司管理层开始积极扶持上市公司做大做强。一方面,通过外延式的资产注入或资产置换,上市公司资产质量和盈利能力得以突变。例如,中宝股份在2006年通过定向增发介入房地产行业,股本和资产规模均实现跨越式增长。2006年,该公司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1.45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92.73%;实现净利润2.35亿元,同比增幅更是达到33倍。类似地,以股改或定向增发为契机,实现脱胎换骨的公司还"大有人在"。另一方面,制度变革内涵式作用方式则多了些"于无声处听惊雷"的意味。即使是资深的业内人士,也很难直观地说清楚上市公司费用率、非经常性损益何以在2006年出现显著的、系统性的积极变化。但,这就是事实。
  行业转暖是上市公司业绩增长的另一重要驱动力量。宏观经济向好、大宗商品价格回落、消费升级、人口红利等因素为一些行业带来阵阵暖意,需求增长、成本下降和价格上升使相关公司盈利能力大幅增强。
  以电解铝公司为例,截至目前,已有云铝股份、焦作万方、南山铝业等公司挟靓丽年报登场,三家公司2006年实现净利润均出现大幅上涨,而尚未公布年报的中孚实业、包头铝业也发布业绩快报,其业绩增幅都超过200%。这些公司业绩的增长,不仅得益于去年电解铝均价的上涨,氧化铝价格在去年下半年的回落也为其毛利率提升打开了空间。同样受益于高景气度的还包括房地产、机械、电子等行业。
  业绩增长的微观因素集中体现在部分公司业务的转型上。除了注资,一些公司也主动向发展前景看好的行业转型,并取得了初步成效。宝新能源积极介入新能源行业,年内主营收入、综合毛利率以及净利润都出现了大幅增长;赣南果业加大在手机分销业务上的开拓力度,实现了净利润的翻番……此外,超声电子、云天化等公司,也在自己所处的行业中精心选择前景更好的子行业,为可持续发展做好准备。(中国证券报 记者 查明)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如该文标记为算法生成,算法公示请见 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