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股票 - 焦点透视 - 正文

华生:还有不少股票价值要回归

来源:中国证券报 作者:夏丽华 2006-12-21 15:04:00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华生:还有不少股票价值要回归
  燕京华侨大学校长 华生
  本报记者 夏丽华
  又是一年年尾。去年此时,人们在盘点股权分置改革进程,一家一家数来,有点前路坎坷的意味。如今,人们却在计量,股指将冲向哪一个高点,似乎一片朗朗乾坤。
  证券市场正迈入崭新的全流通市场,这样一个时点,我们特地采访了最早提出股权分置改革、一直关注资本市场发展的经济学博士、燕京华侨大学校长华生。
  记者:大家常说,证券市场正迈入一个新市场,您如何理解这个"新"?
  华生:最主要的"新"就是,股改后大股东与流通股股东利益趋向一致,从而会改变市场上很多行为方式。比如最重要的表现就是股价,过去只有小股东关心,现在也成了大股东关心的内容之一,把公司做好就成为大股东的内在要求。还比如,大股东以前会比较多地考虑利用上市公司作为圈钱的工具,以后会越来越多地把上市公司作为发展的载体,把优质资产、注意力都集中到上市公司来,带来行为方式的改变。
  记者:今年新老划断以来,不断有大盘蓝筹股发行上市,以及中行等A+H同时发行,这说明新市场的改革效应已充分显现?
  华生:现在应该说,随着股改,制度效应的显现已超出了大多数人的预期。以前市场非常不看好的时候,即使像我这样最看好的人,也没有预计到股改等一系列变革带来的综合效应,这么快就能释放到这个程度。当然这是在特殊的形势下产生的,一个是制度变革本身产生的,另外还赶上一个好时机,就是人民币正加速升值,资源性商品大幅上涨等。
  上市公司大盘蓝筹太少的情况很快就会改变,过去在股权分置下,是怕市场承受不了,现在大盘蓝筹上得很快,按今年下半年的速度,明年再有一年,估计大盘股全部都上来了,很快就会跟西方资本市场的大市值公司结构没什么区别。
  证券市场是从属和服务于国民经济的,要有促进而不是相反的作用,但股权分置的时候起不到这个作用。今后随着股权流通,企业的兼并收购通过市场机制进行,不用再跟地方政府讨价还价,各种市场效应还会进一步显现。
  记者:今年6月份的时候,您说牛市基础还很脆弱,您现在还这么认为吗?
  华生:在中行、工行、国航等这几只大盘蓝筹没上的时候,我一定说牛市基础是不坚实的。但现在市场健康发展的基础又比那时坚实了许多,熊市思维正在转向牛市思维。牛市基础也在逐步发展中,熊市时大家悲观失望,一转牛就说一切市场基础就扎实了,这也是不可能的。
  市场将长期健康发展是肯定的,但目前也出现了一些过分乐观的趋势,市场还是孕育着风险,市场结构分化还未完成。可能还需要2、3年的时间,市场价格才能比较合理,现在大盘蓝筹估值价值总体公允,但还有相当股票要价值回归。
  记者:您曾提到,股改后最急需解决的是上市公司的非整体上市。今年新老划断后,不少大公司通过定向增发在解决这一问题,您认为是否达到了这个目标?
  华生:是的,今年是股改年,明年开始恐怕重点就要转移到解决非整体上市了。目前的定向增发政策下,大股东并没有把所有资产都放进来,当然任何把资产放进来的行为都向整体上市靠近了一步,但这并不等于整体上市。整体上市需要一个过程。
  应该像股改一样,做一个规范性的要求:首先明确要求整体上市,不整体上市会带来很多问题。其次是要一次性注入资产实现整体上市。不应该说注入的必须都是好资产,只要注入的资产定价合适就行,好坏只是相对指标。整体上市将会解决两个问题,一是排除经营以外的主观因素的干扰,最主要的是使大股东的目的和行为跟上市公司更一致。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如该文标记为算法生成,算法公示请见 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