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习记者周悦
《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管理办法》(试行)在今年1月1日颁布以来,共有37家上市公司发布股权激励方案,12家公司已进入实施阶段。近日,国务院国资委正式公布了《国有控股上市公司(境内)实施股权激励试行办法》,国企股权激励开闸将股权激励这一模式推上新的台阶。
股权激励方案悬殊
上市公司股权激励计划包括多方面的要素,如用于激励的股票数量、价格,激励方式、范围,行权价格等,虽然股权激励的出发点都是促使公司业绩得到一个长期的提升,但各公司的方案却存在很大差异。
激励方式包括,股东转让股票、上市公司定向发行股票、上市公司发行股票期权、上市公司提取激励基金买入流通A股等。上市公司付出的比例也相差甚远,同为发行股票期权,广州国光(002045)的激励总数占当时总股本比例0.125%,金发科技(600143)达到10%。
因公司的净利润基数等基本面情况不同,多家公司行权条件差异非常大:长江精工(600496)目标要求公司上一年度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不低于8%,净利润增长率不低于20%;而按鹏博士(600804)董事会通过的股权激励计划,业绩条件为“2006、2007、2008年各年的净利润、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分别较2005年增长100%、300%与600%。”
其中,国有控股上市公司的股权激励政策往往比较严苛。如以“限制性股票”作为长效激励方案的万科,在股票归属到个人名下时设计了“股价上升”为前提,如果不满足条件,还须出售所属的股份并将资金返还公司。
少量进入实施阶段
今年共有12家上市公司进入股权激励实施阶段,其中3家进入达到行权条件的均为在2005年抢吃螃蟹的公司,分别为格力电器(000651)、新大陆(000997)、深振业A(000006)。
就已成功实施股权激励的国内上市公司案例来看,格力电器2005年度实现净利润50961.64万元,较2004年度增长了21.11%,超过了2005年度的目标利润值50493.60万元;新大陆2005年度实现净利润5833.39万元,较2004年度净利润增长了7.09%,超过股权激励目标。
多数进入实施阶段的公司均处于实施准备阶段,或建立激励基金,或派发期权等。当然,并不是所有激励对象都能获得激励。一方面,这与公司的激励目标是否过高有关系,另一方面,还涉及非经常性损益的发生。
在农产品(000061)的股权激励方案中,激励对象必须分三年支付每股0.8元的风险保证金,且业绩条件必须达到“2005、2006、2007年各年的净资产收益率分别不得低于2.5%、4.5%与6%”或者“连续三年盈利且三年累计净利润不得低于1.82亿元”,否则不仅无法为激励对象计提业绩奖励基金,同时激励对象还要被没收风险保证金。该公司2005年净资产收益率未达标,只能寄希望于第二个条件,而今年又计提金信信托长期股权投资减值准备6000万元。业界人士表示,今年是否能盈利将对该公司的股权激励产生相当大的影响。
激励范围过窄
实施股票激励计划可以健全公司的激励、约束机制,提高公司可持续发展能力;使经营者、员工和股东形成利益共同体,提高管理效率和经营者、员工的积极性、创造性与责任心,并最终提高公司业绩。
今年上市公司的激励方案花样繁多,不过几乎所有的方案有一点相同,那就是激励对象多为公司高管、少数骨干技术分子,并且高管往往拥有绝大部分奖励份额。伊利股份两次股权激励涉及的标的股票数量分别为1200万股和5000万股,合计占总股本的比例达到了12%。近日通过的第二次股权激励计划中,总裁潘刚一人独得1500万份,占股票期权总量的30%,行权后其标的股票占公司总股本的2.9043%。总裁助理胡利平、赵成霞及刘春海3人各获500万份股票期权。其它核心业务骨干共计29人共获得2000万份股票期权。
当然也有例外,中兴通讯(000063)股权激励方案中,激励对象以研发市场人员为主,这次计划分配给21名董事和高级管理人员等激励对象标的股票206万股,分配给3414名关键岗位员工标的股票4592万股。其中具有技术背景的核心骨干占60%,董事和高管获得的标的股票占总标的股票的4.29%,股权激励的覆盖面超过10%。
中兴通讯的“另类”激励或许与其在通信行业有关,高度人才密集的知识型行业研发人员的稳定和素质对公司发展起着关键的作用。但对于大多数上市公司而言,股权激励对象过于集中,是否有利于公司健康发展这仍然是个疑问。
防范道德风险
20世纪90年代美国相关统计数据表明,在性质相同的企业之间,实施了认股证计划的公司,与没有实施的相比,前者带来的股东投资回报率比后者平均高出2个百分点。
但股权激励本身是把双刃剑,其在负激励方面(约束方面)体现的较为有限,因此即便是在西方对股权激励使用也比较谨慎,特别是安然和世通业绩造假事件发生后。
中国上市公司现在仍处于市场化转轨的阶段,治理结构尚不到位,投资者和经营者界限有待进一步厘清。而一旦得不到公司治理的有力支撑,股权激励很容易就会流于形式而难以为继,甚至可能成为个别利益体谋取私利的寻租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