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股票 - 焦点透视 - 正文

千份半年报显示:"制度之手"撬动收入利润杠杆

来源:中国证券报 作者:曹腾 2006-08-25 09:19:00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本报记者 曹腾
  千家上市公司半年报业绩拉出“中阳”,多数业内人士眼镜大跌。
  在上半年行业景气度一般、主营业务收入同比增幅不到15%的情况下,上市公司净利润出现两位数以上的同比增幅尤其引人关注。按照经验数据,如此收入增幅只能使净利润基本持平。与经验的偏离也正是业绩变化出乎预期的主要原因。
  显然,收入与利润的关系缘何发生改变、这种关系能否持续等等问题,更值得深入思考。
  收入利润关系异动
  截至8月24日,共有1003家上市公司披露半年报。据本报信息数据中心统计,这些公司今年上半年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1722亿元,同比增长14.49%;实现净利润685亿元,同比增长12.76%;加权平均每股收益为0.1423元,比2005年的0.1355元增长了5%。在收入增幅低于15%的条件下,净利润与主营收入首次出现同步增长。
  虽然中石化、宝钢等大公司尚未披露半年报,但从分析师的预测看,这些公司并不会对半年报整体业绩构成方向性的影响———包括收入与利润关系出现的“异动”。
  观察最近10年的半年报,上市公司净利润增幅接近甚至超过主营收入的年份并不鲜见。例如,2003年上半年,上市公司主营收入增幅为29.76%,而净利润增幅为31.15%;2004年收入增幅为32.51%,而净利润增幅更是达到47.09%。但经验数据同时显示,当收入增幅低于20%时,利润增幅一般会比收入增幅低10个百分点以上。例如去年中期,上市公司主营收入增幅达到24.24%,而利润增幅只有4.20%。
  这种看似复杂的关系,背后的道理其实很简单。在粗放式增长模式下,维持利润水平不下滑或小幅增长,需要一定的收入增长幅度。而在收入增幅超过平衡点时,由于净利润增幅弹性远大于收入增幅弹性,其增长也更为显著。事实上,“五朵金花”、“煤电油运”等行业景气度提高、尤其是相关行业产品价格的上升,使2003年和2004年上半年收入的增长撬动了更大幅度的利润增长。
  因此,虽然今年上半年净利润增长并不显著,但却是对既有的收入-利润关系的某种修正,其背后的原因值得深思。
  制度变革之手
  成本费用控制得力、非经常性损益添彩,这是从财务角度对上述变化作出的解释。
  统计显示,上半年1003家公司主营业务成本为9424亿元,同比增长15.22%;三项费用合计为1214亿元,同比增长13.89%。成本和费用的增长与收入基本同步,从而改变了多数年份成本费用增长超过收入,从而造成增收而不增利的现象。
  此外,非经常性损益也为半年报增色不少。今年上半年,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为628亿元,同比增长8.04%,比扣除前的净利润增幅低4.72个百分点。
  当然,利润表发生的各种变化都有深层次原因,而从行业的角度似乎很难对此作出解释。今年上半年,除了有色、工程机械、食品饮料等行业可圈可点外,其他行业、特别是权重较大的行业景气度都一般,钢铁等个别行业甚至出现大幅下滑。(下转A03版)
收入利润增幅
年度 主营收入 净利润
同比增幅 同比增幅
1996 8.35 -19.57
1997 10.58 0.67
1998 3.07 -10.69
1999 10.31 3.68
2000 22.09 6.68
2001 12.55 1.21
2002 6.20 -17.46
2003 29.76 31.15
2004 32.51 47.09
2005 24.24 4.20
2006 14.50 12.76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如该文标记为算法生成,算法公示请见 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