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银河证券 李国洪
石油价格的上涨已将化学工业使用煤和天然气生产化学品推向了一个“战略转折点”。这一变化也由发展中国家,尤其是亚洲国家空前的能源需求增长,以及煤和气利用过程相关的环境技术进步所驱动,这些因素相互关联,它们对全球化学工业将具有综合性影响。在石油需求快速增长的地区,例如我国,获取进口石油原料现已向利用当地煤炭资源的总体原料方向转变。甚至在发达的经济体如北美,生产大量通用化学品所需的石油也在转向煤炭,而且欧美天然气价格的高企也使得许多气头化工转向煤炭。这其中,用什么来替代什么完全取决于成本问题。G双环(600707)和G三峡(600293)实施的油改煤、油改气就是展开能源成本替代之路。
煤基成本<气基<油基
高油价也就意味着油基化工生产成本最高。天然气作为一种清洁能源,备受青睐,但天然气价格也不低,气基化工生产成本位居第二。我国的煤炭资源相对丰富,煤炭保有储量超过1万亿吨,以煤炭为原料发展化工产业在资源上有可靠的保证。如果一个公司拥有自己的煤矿,那么煤的成本就只有每吨100元人民币(12美元左右),煤基化工成本总体位于第三,但在不同的化学路线上各个国家明显不同,我国应找出适合自身发展的煤基化工路线,大力推广使用,而不应一拥而上。
煤基工艺成本与成熟的常规工艺路线和原料的竞争性相关联。虽然确认成本的竞争性将是煤炭生产化学品的关键障碍,然而,其他几个问题也必须考虑:一是气化和与环境有关的辅助系统技术在继续改进;二是来自替代的低成本原料和工艺,如来自中东、东欧和非洲偏远地区天然气的竞争性;三是预计中国常规原料和关键化学品与中间体短缺,可望由中国大的煤储藏量来弥补,中国从乙炔生产化学品已取得成功并得到发展。我们认为,煤基生产化学品的增长将最终取决于成本的竞争性,即基于气化技术生产和从乙炔生产化学品,如同中国从乙炔生产氯乙烯正在增长的情况那样。而就目前而论,中国从煤生产甲醇制乙烯的成本相对较高,尚不能与美国从常规裂解工艺生产的乙烯相竞争。然而,这并不影响从煤生产宽范围化学品的经济竞争性,这些化学品包括合成氨和化肥、乙酰基产品和甲醛(全部通过气化从煤基合成气生产),以及醋酸乙烯和丙烯酸(通过煤-乙炔路线)。预计煤基生产化学品最终将有光明的未来,它可望成功地解决环境问题并推进能源和原料的多样性。
两上市公司先行受益
目前G双环油改煤项目,价格低廉的粉煤替代昂贵的重油作为合成氨原料可以实现产品成本降低的目的,投产以后公司经营将会出现拐点。据了解公司每吨合成氨需要重油0.8 吨,油改煤项目投产以后需要煤1.7 吨,以公司当前重油及煤炭采购价格计算,该项目投产以后公司每年原料成本可以降低2亿元左右,减去电力成本增加,油改煤项目完成以后,总生产成本会下降1.8亿元左右。
G三峡浮法二线于2006年6月19日停产,实施“重油改天然气”工程。本次技术改造预计投入资金6000万元。根据工程进度安排,预计该生产线2006年8月16日点火,2006年9月12日投产,油改气完成后每年可节省燃料成本4000万元以上,有利于公司今后几年公司盈利能力大幅增加。
其他受益于能源转换,成本下降的公司还有神华集团(HK1088),其煤制烯烃项目的启动,是国家能源重化工产业重大战略布局的调整。中国石化(600028)金陵分公司年产30万吨合成氨、52万吨尿素水煤浆工程也可大量降低生产成本。渤海化工集团、香港的Benefit Sales、贵州天福化工、天际煤炭化工等公司也将受益于油改煤或油改气项目。(中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