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股票 - 焦点透视 - 正文

冷静看待热点公司私募潮

来源:中国证券报 作者:曹腾 2006-05-18 09:56:00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本报记者 曹腾
  随着相关管理办法的出台,上市公司压抑已久的再融资欲望开始尽情宣泄。而根据新老划断的整体部署,不增加即期扩容压力的非公开发行成为融资开闸的第一步。在这样的背景下,上市公司频频向市场传达私募意向也就不足为奇。
  据不完全统计,截至目前,已有近30家公司发布了非公开发行公告,分析近期出炉的私募公告,除了价格因素,热点行业大规模增发更值得关注。
  半数公司私募价格“高标准”
  在发行价格方面,尽管《上市公司证券发行管理办法》只要求,非公开发行价格不得低于定价基准日前二十个交易日公司股票均价的90%,但从实践看,有近一半的公司选择了类似公开发行的“高标准”,即将定向增发价格底线确定为公告前二十个交易日的均价甚至更高。
  例如,昨日披露非公开发行意向的G厦钨,其拟定的发行价格为,“不低于公司董事会决议公告前二十个交易日公司股票均价”;而G丰原非公开发行的价格为,“不低于本次董事会决议公告日前二十个交易日公司股票收盘价算术平均值的102%”。
  高于股价的发行价格一方面意味着再融资将“增厚”股价,而发行价格越高,又意味着新“入伙”的股东成本越高,这是对公司前景看好的一种宣示效应。非公开发行一改此前公募发行遭唾弃的尴尬,成为市场追逐的热点,重要原因即在这里。
  不过,就发行定价而言,非公开发行的“利好”程度也有值得细辨之处。除了一些公司“严格”遵循《办法》要求,以“90%”作为价格底线外,《办法》中“基准日”概念的相对模糊,也使个别公司的方案“机巧”凸现。
  昨日,某公司发布公告称,“董事会拟于近期就非公开募集发行等事项进行审议,为避免引起公司股票价格的异常波动, 在董事会就此等事项进行审议并公告前, 公司将申请股票停牌,直至刊登相关董事会决议公告”。按照拟非公开发行公司股票二级市场表现的一般规律,在公告前基本上会走出一波上涨行情,这对现有投资者当然是一个“利好”,但另一方面又会提高增发对象的认购成本。“提前停牌”实质是将“基准日”前置,但这种做法是否妥当值得商榷。
  热点行业“趁热打铁”
  募集资金投向是非公开发行的另一大看点。从目前情况看,多数公司的募资项目都投向了主业,这其中,又有部分项目是近一阶段市场的热点。
  最典型的莫过于有色类上市公司。受金属价格和股票价格暴涨的刺激,驰宏锌锗、G宝钛、G锡业、G厦钨等公司近期纷纷推出了非公开发行计划。除此之外,券商概念的G中信、连锁家电概念的苏宁电器、新能源概念的G丰原、地产概念的G泛海等,也相继出台了与自身主业相关的募资方案。
  二级市场的火爆与一级市场的再融资有着天然的联系,因此,上述公司选择当前时机实施非公开发行有其必然性。在良好的市场氛围下,再融资成功的概率大增;而股价走强,再融资的规模无疑也将“水涨船高”。
  不过,应当看到,一、二级市场的互动是把“双刃剑”。短期内,强势概念股通过非公开发行等方式确能为行情添把柴。而从长期看,基于真实发展前景的规模扩张固然有助于公司做大做强,而缘于股价高估的再融资则可能导致“大而不强”。因为如果股价脱离了基本面的支撑,那么对大股东而言,再融资本身就是一种“理性”的选择,募资项目的效率反而成了次要的考虑。很显然,这种选择是与公司价值最大化的出发点相悖的。
  受股份限售等因素的制约,大股东实际上无法与二级市场股价的上涨发生直接联系,但可以通过高价增发等间接手段“分食”股价上涨的利益。假设某股票的真实价值是3元,而市场的估值是6元,这时如果按6元的价格将股本规模扩张一倍,那么该股票的真实价值将提升为4.5元,而这一价值将是股价回归的结果,同时也是大股东未来能够实现的价值。
  进入全流通时代,再融资行为将主要由二级市场的定价能力来约束。虽然在非公开发行中,作为发行对象的战略投资者,其定价能力要更胜一筹,但能否切实起到约束作用,也还需要时间的考验。而验证非公开发行是“融资本位”还是“投资本位”,大股东是否作为增发对象、是否用现金认购以及认购比例等因素将是重要参考依据。
  部分公司非公开发行数量及价格
代码 公司 发行数量(万股) 发行价格(较公告前20个交易日均价)
000600 G建投 60000 不低于90%
000725 G京东方 150000 不低于
000839 G国安 12000 不低于
000930 G丰原 20000 不低于102%
002024 苏宁电器 2500 不低于98%
600030 G中信 50000 不低于90%
600456 G宝钛 2600 不低于105%.
600533 G栖霞 6,000 不低于95%
600549 G厦钨 4500 不低于
600550 G天威 3500 不低于105%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