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股票 - 焦点透视 - 正文

探索自营新玩法 券商主动创新倒逼监管层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作者:简俊东 2006-05-12 10:42:00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酝酿备兑权证、高息票据
  探索自营新玩法 券商主动创新倒逼监管层  
  备兑权证所有准备工作都完成了,我们已经着手开发新的品种,主要精力放在高息票据(HYN)和指数期货两大金融创新产品开发上。  
  近期,创新类券商的新产品开发部门或者金融衍生品部门的研究员常常要分出一些精力开会。4月20日,证监会的会议刚过,这周,深交所又要找他们去"聊聊"。"关于股票衍生品的会最近开得较多。"一位券商人士向记者证实,"备兑权证肯定是其中比较重要的议题。"
  备兑权证可能6月放行
  "备兑权证6月份出来的可能性非常大,因为现在券商的准备工作大部分都已经做得比较好,没有什么太大问题。现在就等着证监会批下来。"近日,多位券商新产品开发部和金融衍生产品的研究员向记者表达了上述看法。
  "备兑权证的准备工作已做了一年多,之所以拖到现在,主要是技术方面的准备工作没有完成。这段时间我们工作都很忙碌,要做的事情包括设计交易程序、做市商程序,还有各方面的风险监管制度等。"某券商研究员告诉记者。
  而据记者了解,券商的发行成本和交易系统的选择是近日会议上谈及较多的两大问题。
  "技术上现在没有很大问题,需要商量的都是些小问题。"参会人士告诉记者。
  发行成本的问题则是券商均比较关心的。"券商要发行备兑权证,发行方式、担保方式等跟以前都有可能不一样。股改过程中发行的权证,大股东可以拿出自己的股票作为行权担保,假如券商发行备兑权证,券商需要避险操作,这就涉及股票买卖。券商在避险的同时,如果还对其履约担保作出要求,那么券商的成本就会很高,所以具体的操作模式就需要商量。"一位券商人士告诉记者。
  "现在最主要的是证监会和交易所的想法",上述人士告诉记者,"若按照现有方式,则什么系统都不需改变,就直接可以开展。现在则要等到交易所和证监会的想法确定,才能确定最终的推出时间。"  
  高息票据:权证之后新焦点
  "备兑权证所有准备工作都完成了,我们已经着手开发新的品种,主要精力放在高息票据(HYN)和指数期货两大金融创新产品开发上。"某券商衍生金融工具研究小组成员告诉记者。而据记者了解,有资格参与其中的创新类券商都将精力转移到下一个产品上了。高息票据就是其中被提及较多的品种。
  "我们现在做的工作是比较超前了,但是需要先研究,等到一切都准备好了,就会告诉交易所和证监会可以推出这样一个产品了,然后说明为什么要推,以及我们的准备情况怎样。我们希望这样自下而上推动监管层,从而使得证券市场持续创新。"上述券商人士告诉记者。
  权证是一种基础衍生产品,通过与其它产品的组合,可以设计出具有不同风险收益特性的产品。股权连接产品中的高息票据就是一例。
  国信证券金融工程分析师熊侃告诉记者,"现在券商发行备兑权证,必然要进行对冲操作,一边控制风险,但现在券商要对冲,只有买卖正股的形式,基本上没有其他的交易工具,手段比较单一。"
  如果高息票据成功发行,对券商来说,这会是个很好的对冲工具。
  "我们对于推出高息票据的准备工作业已开始,高息票据还涉及到跟股指挂钩的问题,这一类产品估计还要等一段时间才能推出,因为股指期货跟正在筹建的上海金融衍生品期货交易所有关系,金交所未来会发行很多股指方面的产品,到时会公布各种各样的指数,我们会根据这些指数设计一些高息产品。这跟权证也有关系,所以将来应该是先出权证,再出高息票据。"熊侃告诉记者。
  "交易所、证监会对这些衍生产品都有过研究,现在是等待市场的成熟而已。证券市场上金融衍生品出现的顺序可能是,今年内ETF权证、股票的备兑权证放行,然后等到备兑权证推出一段时间,没有问题了,明年高息票据才会出来。"熊侃透露。
  业内人士认为,预计上证50ETF成分股股改完成后,上证50ETF权证就会推出,时间估计会在今年八九月。
  "当然,交易模式、发行对象等都可能会有创新,未来高息票据和备兑权证也有可能针对特定的对象发行,采用柜台交易,而不是采用现在的上市交易模式。"熊侃认为。  
  券商自营新玩法
  经纪、投行、自营以及资产管理业务是券商四大业务板块,而问题券商很多资金黑洞都是由自营业务形成,国内资本市场不完善导致的系统性风险过高,使得券商自营缺乏对冲和避险手段也是根本原因之一。
  "股票衍生品的推出会根本改变券商自营业务的盈利模式。"熊侃认为,"以前券商自营业务的操作模式是在对市场行情涨跌判断的基础上做出投资选择,未来券商盈利跟股票衍生品的收益相关,而股票衍生品又跟市场波动加剧或者减少有关。未来券商自营能够完全摆脱市场整体下跌的影响。"
  但是这并不代表券商就没有风险,"其实衍生品的盈利并没有市场想象的那么高,但是风险也比较大。这就是为什么只有创新类券商才能涉足",熊侃认为。
  股票衍生品对于自营的改变并非立竿见影,熊侃认为,"券商现在设计产品时,并不会考虑要设计溢价能力很高的产品。券商并不是现在就考虑盈利多少,而是考虑怎样繁荣市场。"(见习记者 简俊东)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