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侯志红
*ST湖科(600892)日前公告称,北京昌鑫国有资产投资经营公司拟协议入主,并将通过资产重组方式实施股改。截至目前,已有19家ST族公司进入股改程序,其中多数公司在股改方案中采取了以重大资产重组作为对价的方式,从而使公司资产质量发生“覆复性”变革。业内人士认为,在股改棋过中盘之际,ST族股改已成为股改中最难啃的“硬骨头”之一,在ST族公司中大力推动资产重组型股改模式,不仅可使股改得以顺利完成,同时国内上市公司的整体质量也有望大幅提升。
重组式对价成主流
随着股改深入推进,股市中的“老大难”———ST股的股改问题正在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据本报数据中心统计显示,目前共有19家ST公司推出股改方案,其中11家采用了“资产重组”方式,可见,对多数“高危”ST公司来说,资产重组型对价应成为首要选择。
从已进入股改程序或完成股改的ST公司来看,其股改对价方式主要有两种:少数公司采用了单纯送股的方式,包括GST特力A、GST宁窖、ST黑豹、*ST大江和*ST大元等;多数公司都采用了重组式股改模式,包括注入现金、优质资产或剥离债务等,如*ST环球、*ST中西等。另外,直接送股的ST公司中,也有一些是已先行完成了资产重组。
对于ST公司来说,单纯送股式的股改其吸引力并不如重组式股改大。因为部分上市公司的股份本身价值已不大,有的甚至是负值,送股补偿的意义也不太大,较难为投资者所认同。通过重组式股改,一方面公司可借助重组重塑基本面,提高股票投资价值,另一方面重组方通过付出资产换来手中非流通股的流通权,可谓实现“多赢”。
目前进入股改的ST公司中已涌现出多种对价和重组模式。据本报数据中心统计,重组式对价大约有四种模式:一为资产注入型,即非流通股股东向ST公司注入盈利能力较强的资产作为重组对价,如G*ST环球等;二为资产置换型,即大股东用质地较好的资产置换公司质地较差的资产,迅速提高公司资产质量,如*ST多佳等;三为债务重组型,即非流通股股东替主营尚有生机,但面临债务危机的公司承担大量债务,如G*ST靖煤等;四为综合对价型,即对情况比较复杂的ST公司综合运用各种重组方式,如G*ST中西等。
企盼浴火重生
按国务院布置,股改将在年内基本完成。除部分退市公司外,预计大多数ST公司也应在今年内进入股改程序。面对重重压力,目前尚未股改的93家ST公司首先要寻找到适合自己的股改方式,尽早走上股改之路;否则就会被市场所边缘化直至退市,这将是各方都不愿意看到的结果。
尚未股改的ST公司大致可分为两种:一种是因经营不善导致亏损从而沦为ST族的,另一种是非经营性亏损,如大股东通过挪用和担保等恶意掏空上市公司等。对于前一种情况,如能有优质资产注入,问题很可能会迎刃而解,尤其是那些资产质量尚好的公司,在引入实力雄厚的大股东和经验丰富的管理层后,经过大规模实质性资产重组,很有可能会化腐朽为神奇,因此该类公司采取重组式股改成功的可能性也较大。但对后一种情况,如果公司存在巨大的资金黑洞,大股东无力注入资金解救,其他投资人也不愿意趟浑水,这类公司通过资产重组成功股改的难度就比较大。
尽管部分ST公司重组式股改方案为ST族公司今后的股改提供了成功范例,但从ST公司步履蹒跚的股改进程来看,重组式股改并非轻而易举。一家ST公司的董秘对记者表示:重组式股改给公司带来了希望,但由于公司基本面太差,找到愿意接盘的大股东并不容易。
专家认为,ST族公司应根据自身情况因地制宜,探索各种创新式的重组对价方式,如对债务负担过重的公司,可采用非流通股股东或新入主公司承担公司债务为对价方式;对大股东占款严重的公司,可采用大股东以股抵债或大股东用现金赎回占用资金和违规担保等方式。考虑到ST一族名单中还有*ST国瓷、*ST黑龙、*ST托普等负资产公司,有关各方仍需继续为股改“困难户”创造条件,齐心协力推动ST公司的股改。对于ST公司来说,政府是否出手在一定程度上将成为公司重组式股改能否成功的关键。
分析人士认为,对于那些既无力股改,经营又难以为继的ST公司来说,退市可能将会是不得已的最后选择。总体上看,重组式股改固然让ST公司的前景充满诱惑,但随时可能发生的退市摘牌却又让这层诱惑背后隐藏了不可忽视的巨大风险。(中证网)
进入股改ST公司名单
代码 简称
000025 G深特力A
000546 ST吉光华
000552 G*ST靖煤
000557 *ST广夏
000585 ST东北电
000683 *ST天然
000718 GST环球
000802 ST京西
000813 天山纺织
600086 *ST多佳
600090 G*ST酒花
600159 GST宁窖
600695 ST大江
600760 GST黑豹
600781 *ST民丰
600816 *ST安信
600842 GST中西
600146 G*ST大元
000950 GST农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