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G漳电(000767)主营业务利润下降34.89%,却实现净利润2.39亿元,增长14.53%。细读年报发现,2005年,人民币兑日元汇率由年初100日元兑人民币7.9701元,下降到年末100日元兑人民币6.8716元,有大量日元借款的G漳电实现日元外债汇兑收益2.15亿元。
实际上,G漳电仅仅是一个例子。去年7月21日以来的人民币汇率改革,为不少外债型上市公司带来了巨额收益。业内人士分析,这主要源自人民币升值形成的汇兑收益,以及进口成本的降低。除了G漳电外,这一点已经在中国石化(600028)、东方航空(600115)、中国联通(600050)、G宝钢(600019)等上市公司的年报中得到证实。
航空业是汇兑收益最大赢家。航空行业属于典型的外汇负债类行业,尤其是美元负债,包括外币贷款、因购买和租赁飞机等形成的外币债务。航空公司有大量的航空器材融资租赁负债,每年需支付一定数量的利息费用和本金。人民币对美元升值2%,实际上意味着航空公司的所有外币净负债都减少了2%,从而在账面上获得2%的汇兑收益。人民币升值除了使航空公司能够一次性获得相关的汇兑收益外,还因航油进口价格和租赁成本的降低而受益。
东方航空新公布的年报显示,2005年其净汇兑收益高达5.65亿元,是当年净利润的9倍多,而2004年净汇兑收益仅为319万元。南方航空相关人士透露,其资产负债率基本维持在70%左右,其中融资租赁款78%左右为美元负债,20%为日元负债,银行借款中54%为美元负债,美元及日元兑人民币的汇率每变动1%,汇兑损益分别为0.98亿元和0.18亿元。也就是说,人民币每升值1%,公司将至少获得汇兑受益1亿元人民币。
东方航空又于今年4月10日与波音公司签署协议,购买16架737NG系列飞机。此项购机交易合同价格根据2005年7月的基准价约为74亿元人民币(约合9.24亿美元),合同涉及金额全部以美元支付。东方航空表示,购机所需资金主要来自银行贷款。联合证券的分析人士认为,国内航空公司的外币负债金额将会维持在较高的水平,加上人民币升值预期长期存在,因此汇兑损益对航空公司今后业绩的影响会很大。
大宗原材料进口行业也获益匪浅。人民币汇率持续走强,为大宗原材料进口行业带来巨额净汇兑收益和采购成本的节约。
中国石化2005年净汇兑收益高达9.17亿元。中国联通去年财务费用较上年骤减5.8亿元,同比下降近三成,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人民币汇率变动产生了净汇兑收益2.7亿元。将上述公司2005年和2004年的汇兑损益进行比较,可以发现两年间的变动非常大。如中国石化2004年产生净汇兑损失1.08亿元,跟2005年相差10.25亿元。(中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