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市场波动很大,不少初入价投的粉丝心态可能难免有些绷不住。
不过,面对市场的短期波动,段永平做出了不同的选择。刚刚,段永平在雪球平台上(ID:大道无形我有型)再次发声,“今天买了点茅台!”一时间,再度引发市场的关注。
段永平作为资深价值投资者,长期持有茅台,其投资理念聚焦生意本质、护城河与长期主义。而当前市场的 “鬼故事”——从禁酒令的短期恐慌到白酒节日卖不动了、业绩要下滑等等焦虑,实则与他的投资逻辑背道而驰。
事实上,段永平早年就曾回应过类似市场关切。如今再度回看,段的观点或依然值得细品。本文,我们就再度结合其历史言论回顾一下。
以下为主要内容:
1.关于增速的问题
关于市场担忧淡季需求不足,叠加经济环境影响,投资者担心行业下行周期超预期。
段永平认为茅台的增长放缓是短期现象,长期看茅台能跑赢通胀。他在过去多次强调,茅台的核心在于其商业模式,短期波动不影响长期价值:
·如果以10年算,我相信茅台大概率会跑赢通胀的。这只是我的理解,不是保证书哈。
·我们电子产品行业要是碰上不好卖的时候,后果是很严重的。茅台碰上不好卖的时候,只是被动地又多了一些年份酒而已(以后赚得更多)。
·茅台价再掉一段时间我也不意外的。还是那句老话,10年后回头看这个价钱,很可能像现在看10年前的价钱。
此外,大道还驳斥过“茅台增长到头”的说法,指出茅台占比白酒总量极小,尤其是在喝好酒的趋势下。
·多年前我就以为喝白酒的人会递减的,结果好像和我想象的不太一样。即使递减,喝茅台的人也很难减,因为人们会倾向少喝酒和喝好酒。
2.关于需求的问题
关于市场担心年轻一代消费习惯改变,茅台长期增长潜力受阻的问题。段永平认为这种担忧是误解,年轻人不喝白酒是常态,但不影响茅台的核心逻辑,他说:
·跟不喝茅台的人说茅台就像跟鱼说岸上行走的感觉一样,或者跟不会打高尔夫的人说打高尔夫的乐趣一样。
·我很怀疑年轻人不喝酒的说法。这几天正好有机会跟几个年轻人吃晚餐,每次我拿酒出来大家都是很想喝的,好酒是很难抗拒的。
·年轻人从来都是不怎么喝白酒的。
·跟不喝茅台也不认识喝茅台的人们聊茅台是不是件很怪异的事情?喝酒有害健康,年轻人不喝茅台,禁酒令,以及你这种认为有人会喝和茅台差不多的酒的想法都是有点那个啥的。
3.关于政策的影响
谈及政策对于茅台的短期影响,段永平表示过:
·茅台和腐败没有直接关系,但减少公款消费确实会减少很多浪费,短期内应该也会影响到茅台以及很多东西的销量。但公款消费应该不是茅台的大头。
·茅台之所以被很多人喜欢是因为茅台是很特别的好酒,喜欢喝的人依然会喜欢喝的,只是以后用公款喝的机会少了而已。
·茅台如果短期销量下降些,那年份酒的产量就可以提高了?还真是很少见不怕有库存的生意模式。
4·关于机会成本的问题
关于机会成本的话题,段永平在回复网友提问中强调:
·知道什么会发生比知道什么时候会发生要容易得多。
·如果你知道你在等什么,那当然要等!如果你不知道在等什么,那你等什么?
·对投资而言过程正确最重要,心里有个“要求回报率”大概率是会降低你的回报率的。也许可以有个“可接受回报率”,就是低于这个“可接受回报率”的投资就不碰了。我觉得这个“可接受回报率”的底限其实就是国债利率。
对此,段永平还以茅台为例,就贴现率话题,分享观点:
·只是随便举个例子...有空大家可以根据自己对茅台生意的理解带入任意数字,然后能看到很多不同的结果。大家自己选个自己认为有道理的保守的结果大概就很容易做出你要不要投这家公司了,当然是比较完自己的机会成本之后。
·假设你有钱的话,你会愿意把钱存银行的不到2%的利息而觉得茅台应该是10%的折现率吗?这里最关键是是茅台最后到底能赚多少钱,而你的钱存银行最后取出来到底是多少钱。
证星研究院在当日文章中指出,作为专业的投资人,大道对于茅台的估值假设,基于的是十分保守的增长假设,以及极低的贴现率。反映出他将茅台视为一种确定性接近国债,但长期潜在回报远超国债的资产,这样的投资思路。
大道评论的核心是强调折现率的选择应基于现实的无风险收益机会,他进一步指出,相比纠结于折现率,更关键的是准确预测茅台在未来究竟能赚多少钱才是关键...
当然,纵使市场对当下的茅台质疑纷纷,段永平的表态依然“云淡风轻”,他说,茅台还是那个茅台:
·茅台还是那个茅台,20年后也还是,没有库存危机,没有净债务(不是几乎),大家依然讨论的是应该分红75%还是更多的问题,茅台大概还是会继续在75%上再发些特别分红啥的,也许每三年会说个未来的分红比例,人们依然会继续说年轻人不喝白酒(但有些会喝点茅台试试),等等等等。we will see!
......
整体来看,段永平看重的是,茅台生意模式长期发展的确定性而非一纸短期成绩单,而非短期市场波动。研究院同样认为,茅台长期能跑赢通胀依然是大概率事件。而当下市场给予的估值,则是茅台近乎不增长的估值。当下茅台20倍不到的估值,接近4%的股息率,从长期来看,当下估值相对于市场平均水平,性价比或逐渐显现。
PS:本文内容仅为学习分享,不做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