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0日,中国卫通早盘持续上涨,涨幅一度超过8%,收盘逆势收涨超4%,该股14个交易日仅有两日收出阴线,涨幅接近一倍。
中国卫通的主营业务为卫星空间段运营及相关应用服务,尽管业务的壁垒很高,但此前公司的主要客户为电视台、运营商以及一些政府、军事机关等,业务范围有一定的局限性。因此,中国卫通的营业收入常年在25亿元左右徘徊,公司股价自2020年8月见顶以来,已持续低迷两年以上,到最低点时下跌超60%。
那么,过往营收增速并无亮点的中国卫通,本轮快速上涨的原因究竟是什么呢?
6G时代来临,卫星通信服务将成主角
随着5G网络的逐渐普及,人们对于下一代通信技术——6G(第六代移动通信技术)的关注度日渐提升。
5G的架构。是使用大量基站进行组网,高密度的基站,提供了比4G更快的速率,然而,再密集的基站,也总有覆盖的局限性,在部分不便建设基站的地方,5G服务对于当地居民来说,仍难以全面覆盖。而且基站建设密度即使达到极限,也会有一个数据传输速率的上限。
6G相对于5G,则是颠覆性的革命:6G的目标,将不再局限于将地面无线与卫星通信集成,它将卫星通信整合到移动通信,实现全球无缝覆盖。这样6G就突破了地面网络传输速率的极限,在数字经济时代,6G也会更方便传输超大数据量的复合型数据,实现“万物互联”的目标。应用场景包括但不限于元宇宙、智慧医疗、自动驾驶、全息通信、智能制造等。
类似于ChatGPT对应的AI技术,始终苦于找不到商用落地点,但找到了商业模式后马上迎来了行业的爆发。对于成本高昂的卫星产业来说,有了卫星互联网这一商用的接口,选择开放商用也将成为大趋势。
因此,在地面基站建设已逐渐饱和的前提下,新一轮的通信服务升级的“基建”,将很有可能围绕卫星展开,届时,卫星互联网有望承载地面部分无法满足的信息通信需求,迎来行业的集中爆发期。
值得注意的是,6G卫星已不仅仅停留在纸面上,2020年11月6日,我国首颗6G试验卫星就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此次发射运行试验的成功,也标志着一旦6G建设启动,6G用卫星将迅速进入行业爆发期。
现有业务高度吻合6G 资金关注度高
如果说4G、5G时代,三大通信运营商凭借自身的牌照优势,占据了绝大部分的市场,那么在6G时代,以中国卫通为代表的卫星发射、运营企业,或许将凭借自身在领域内极高的壁垒,占得先机。
中国卫通在卫星领域的高壁垒,一方面是因为航天卫星属于高科技,其他企业要想进入,需要投入极大的研发建设成本,另一方面,中国卫通作为央企,在事关国家信息安全的领域,也更加具备政策优势。
不过,在“国家队”中,同样有中国卫星、四维图新等涉及卫星业务的公司,那为何中国卫通在6G概念火爆后,得到了市场更多的认可呢?
原因就在于,中国卫通的主营收入,百分百来自广播电视和卫星传输服务,其中境内占比接近四分之三。要知道,在6G时代,对于卫星部分正是要求其提供卫星的数据传输服务,因此公司主营业务与6G是高度吻合的。
从此前中国卫通的前五大客户来看,公司的卫星传输数据,已经覆盖到了中国移动、广电总局等单位,未来6G一旦开启大规模商用,随着数据传输量的几何级数增长,公司的相关收入也有望随传输量的增长而大幅增长。
因此,尽管过去中国卫通的业绩平平,但6G的到来,对于中国卫通来说将会是根本性的逻辑变化:大量商用6G卫星的发射不仅将会使公司单颗卫星的运营成本大幅降低(固定成本相同,总量越高边际成本越低)。还将快速推高公司的营收利润,到时,中国卫通也有望摆脱一年只能营收25亿左右的怪圈。
6G的商业化预期,叠加中国卫通作为央企,本就在国企改革、中国特色估值体系中有着吸引力,让中国卫通得到了资金的关注。3月3日,中国卫通因三日涨幅偏离值达20%,登上龙虎榜。从龙虎榜来看,资金交投活跃,主买科技股的华泰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总部席位净流入两千多万,机构资金则是有买有卖。流动性的大幅提升,或许也是中国卫通持续大涨的原因之一。
此外,近期券商研报也对中国卫通进行了关注,长城证券研报指出,我国首颗超百Gbps容量的高通量卫星中星26号成功发射,利好公司长期发展。公司通过运营管理各类通信广播卫星为客户提供卫星空间段运营及综合信息服务等相关应用服务,主要业务流程包括卫星网络申报、协调及维护,卫星项目建设;卫星测控管理;业务运行管理;卫星转发器出租出售;宽带运营管理;综合信息服务。预测公司2022—2024年EPS分别为0.17元、0.20元、0.23元,对应PE分别为79、68、60,首次给予“增持”的投资评级。
综合来看,中国卫通在卫星通信领域的龙头地位,给了公司在6G时代很大的想象空间,叠加投资者对于央企偏好的提升、券商机构的增持评级、机构游资的共同参与等因素,或许是公司近段时间股价持续上涨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