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7日,中信证券A股配股融资顺利完结,复牌至今四个交易日,股价上涨了近4%,相比大盘走势,这个成绩已经算是相当优秀了。
不过,此次配股共认购金额为223.96亿元,在市场震荡的情况下,中信证券将如何利用所募集的200多亿巨额资金,为投资者带来更高回报,成为了市场关注的焦点。
80亿元可能全存银行
根据此前安排,中信证券A股配股拟募资223.18亿元,其中,计划投入133.18亿元发展资本中介业务;50亿元用于增加对子公司的投入;30亿元加强信息系统建设;10亿元用来补充其他营运资金。
不过,由于子公司、信息系统建设等业务存在一定的流程和建设期,所以资金不可避免会出现闲置期。
为进一步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合理利用闲置募集资金,2月8日晚间,中信证券发布公告称,拟在不影响公司日常经营、保证募集资金安全的前提下,使用不超过人民币80亿元(含80亿元)的暂时闲置A股配股募集资金开展现金管理,以更好实现公司资金的保值增值,自董事会审议通过之日起一年内该项资金额度可循环滚动使用。
中信证券表示,本次理财投资安全性高、流动性好、投资期限不超过12个月的投资产品,包括银行大额存单、定期存款、结构性存款、约期存款、银行理财产品。
目前,银行的一年期大额存单年化利率约在2.30%,若是以此计算,中信证券一年可以获得固定收益1.84亿元。
不过,1.84亿元对于中信证券这位“券商一哥”来说真不算钱。2021年底,禾迈股份上市,作为承销商的中信证券,其“兜底”的65.1387万股一天就赚了1.09亿元。加之旗下公司跟投,中信共持有85.1387万股禾迈股份,当天账面浮盈至少达到1.42亿元。差不多一天就赚到了大额存单一年的钱。
在上市首日晚间,禾迈股份就发布公告称,拟使用最高不超过人民币45亿元(含45亿)的暂时闲置募集资金进行现金管理,而禾迈股份实际募集资金也不过54亿元。这一波操作,直接让股民炸了锅,甚至还一度声讨中信证券这个承销商。
如今,中信证券刚刚结束配股,也发布了高达80亿元的现金管理公告,颇有点“照猫画虎”的意思。
值得注意的是,就上市券商而言,近两年暂时没有其他券商利用闲置资金购买理财产品的公告。不止是券商,包括银行、保险等在内的上市金融企业,也很少发布利用闲置资金购买理财产品的公告。中信证券可谓是近两年来的独一份了。
为啥不投A股?
不过,上市公司利用闲置资金购买理财产品,其实不是一个新鲜的话题,近年来这一现象也频繁出现,引起市场的热议。
事实上,上市公司的闲置资金不仅会用于购买理财产品,炒股、买房的也不在少数。近年来,设立专项资金用于炒股的上市公司队伍不断加大,包括冀东水泥、雅戈尔、上海莱士、杉杉股份等企业都现身其中;前几年,甚至还有1700家近半数的上市公司持有投资性房地产。
不过,A股近来波动性较大,若是被套其中,可能要几个月甚至几年才能解套,不符合公司“保本”的初衷。综合来看,还是投资理财产品更稳定,这也是多数上市公司处理闲置资金的首选。
中原证券研究所负责人牟国洪表示,上市公司通过购买理财产品,对阶段性持有的闲置资金进行现金管理,有利于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和增厚公司业绩。一方面,募集项目存在一定建设期,其次在宏观经济下行中,公司对业务开展信心不足,将“闲置”资金用于比较安全的银行理财,也是一种理性选择。
但不可否认的是,上市公司扎堆理财对实体经济也有不利影响,资金在金融体系内空转,导致资金无法投入到实体经济发展中,形成资源浪费,且与资本市场服务实体经济导向不匹配。
近三成公司有投资理财
“一年更比一年红”,用这句话来形容上市公司的理财产品投资道路,可谓恰如其分。各类理财产品一直是上市公司热衷的投资渠道之一。
宁可购买理财产品获得稳健保守的理财收益率,也不愿意利用这些资金回购公司股票。更有甚者,即使公司存在大量的闲置资金,但仍先把闲置资金投资到理财产品,而后再申请再融资募资等行为,这些现象也并非个例,甚至被部分上市公司巧妙运用多年。
数据显示,近一年来,一共有1266家上市公司(全部为非金融企业,约占两市上市公司28%)累计投入了1.28万亿元用于购买各类理财产品。这些产品包括结构性存款、通知存款、银行理财、券商理财等。
在这些公司中,航发动力、江苏国泰、欧普照明、中谷物流、养元饮品、浦东建设、潍柴动力、闻泰科技、涪陵榨菜、金龙汽车等十家公司的认购金额均超过了100亿元,位列前十名,最高平均收益率达到了4%以上。
此外如海信家电、君正集团、海天味业、陆家嘴、今世缘、古井贡酒、三一重工、公牛集团、贝泰妮等热门股票,也均有超过60亿元的理财产品认购。
最后,回到中信证券本身来看,资本中介业务是目前券商的一个发力点,中信作为大型券商,本来就有较强的资本优势,募资完成后,它在两融业务、做市商还有场外衍生的业务中都能有更多的机会。
不过,将闲置资金存入银行无可厚非,但上市公司若把重点放在投资上而荒废了主业,对于公司的发展是很不利的。近年来,也有不少上市公司因购买理财违规被监管部门处罚,还是需要稍作警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