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首份上市券商半年报出炉 山西证券净利润腰斩)
首份上市券商半年报出炉 山西证券净利润腰斩
昨日晚间,山西证券发布了2018年第一份上市券商半年报。数据显示,山西证券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29.8亿元,同比上涨41.95%;实现净利润1.1亿元,同比下滑53.55%。
山西证券业绩的下滑同样是整个证券行业的缩影。根据中国证券业协会统计,全行业131家证券公司(去年同期为129家)当期实现营业收入1265.72亿元,同比下降11.92%;当期实现净利润328.61亿元,同比下降40.53%。
期货业务拉动营收增长
值得一提的是,在证券公司营收与净利润普遍下降的背景下,山西证券实现营业收入同比增长41.95%,业绩领先于行业。山西证券表示,营业收入同比大幅增长主要是受益于其控股子公司格林大华期货开展仓单业务,收入和成本同时大幅增加。
具体来看,2018年山西证券的期货业务实现营业收入19.31亿元,在山西证券总营业收入中占比达64.7%;实现净利润8592.94万元。
沪上一家中型券商的非银分析师对记者表示,山西证券的期货业务主要依托子公司格林大华开展,其期货仓单交易从去年开始持续放量,对业绩的贡献力度较大,已成为公司新的业绩增长点。
此外,山西证券的资产管理业务也有显著增长。公司上半年实现营收9543万元,同比增长80%。山西证券表示,监管新规下公司资产管理业务主动管理能力大幅提升,固定收益类业务和ABS业务持续推进,销售渠道和机构客户拓展也取得了一定成绩。
投行业务马太效应显著
对于净利下降的原因,山西证券表示,2018 年以来,A 股市场持续低迷,证券市场交易量、佣金费率进一步下滑,同时投行业务市场监管不断趋严,导致公司证券经纪、权益类投资以及投行业务收入同比均有较大幅度下降。
具体来看,山西证券下滑幅度最大的是投行业务。半年报显示,公司投资银行业务依托控股子公司中德证券开展。报告期内,中德证券实现营业收入1.22亿元,实现净利润-3823.23万元。在行业排名方面,据统计,报告期内公司股权产品承销金额排名第22位,比2017年下降3位;IPO产品承销金额排名第22位,比2017年下降2位,定向增发承销金额排名第17位,比2017年提升3位;公司债承销金额排名第43位,比2017年下降16位。
安信证券非银分析师赵湘怀表示,今年以来投行业务马太效应显著。首先,IPO延续从严审核的态势,项目资源集中于有业务优势的大券商手中。其次,自资管新规发布以来,债券发行规模明显下降,叠加违约风险暴露的影响,新发债券集中于高评级信用债及利率债,龙头券商优势凸显。
业内人士称,目前政策导向长期来看利好龙头券商,将进一步提升全市场集中度,扩大龙头券商的优势。
截至发稿,共有12家上市券商公布了上半年业绩快报,实现营业收入628.77亿元,同比下降5.9%;实现净利润174.24亿元,同比下滑24.5%。其中,中信证券上半年净利润预计增长13.38%,华泰证券上半年净利润预计增长7.8%。而包括山西证券在内的众多中小券商净利润同比跌幅超五成,业绩分化显著。
银河证券表示,在分类监管的原则指导下,评级稳定、领先的大型综合券商具有显著优势,与分类评级靠后的中小券商差距拉大,行业集中度进一步提升,“强者恒强”态势将会延续。
券商经纪业务面临转型压力 财富管理或是未来方向
券商经纪业务正站在转型的十字路口。一方面,互联网交易发展迅猛,券商持续扩容,佣金率竞争再度白热化;另一方面,去杠杆、强规范的大环境使得券商通道佣金市场持续萎缩。在这种情境下,未来券商经纪业务将去向何方?昨日,沪上举行的一场券商行业半年度经纪业务转型交流会上,多位券商高管人士展开讨论,认为财富管理将是经纪业务转型的方向。
券商经纪业务赖以生存的模式正在逐渐被打破。“自2009年到2017年,佣金费率从0.13%下降至0.034%,券商佣金收入占比从79%下降至30%。”广发证券财富管理部总经理方强说。
同时,2018年上半年的市场也表现欠佳,这使得经纪业务发展愈发艰难。中泰证券副总裁黄华表示,今年上半年有23家百亿级私募出现亏损,这意味着31家百亿级私募中有七成在亏钱。
“销售为王的时代已经过去了,现在经纪业务的发展需要强有力的中台支持,更需要回归金融服务的本源,寻找新的收入增长点。” 黄华这样总结道。
新的收入增长点在哪儿呢?前述高管人士均表示,财富管理业务是一片广阔的蓝海。
券商传统经纪业务主要收入来源于交易量及佣金费率,而财富管理业务的逻辑则是资产管理规模乘以管理费率,核心由提供通道交易服务转变为资产保值增值服务。
资产保值增值或将成为未来市场一大需求。据券商预测,到2020年,中国高净值人群将突破200万人,财富管理市场规模有望达到220亿元。而目前财富管理在高净值客户资产中的渗透率仅15%左右,远低于欧美成熟市场50%以上的水平。
其次,券商在财富管理市场上有其自身独特的优势和发展机会。方强表示,相较于其他机构,券商对资本市场投资行为更熟悉;持有全牌照,资产获取能力较佳;并且拥有庞大的研究团队,研究能力突出。
但需要指出的是,券商经纪业务转型财富管理并非一帆风顺,也面临不容忽视的考验。
“产品及服务供给丰富度不足、渠道销售能力不足、客户基础薄弱等都是券商的劣势,同时券商还要面对来自银行、信托、互联网 金融等多方的跨界竞争。”方强表示。
具体如何解决这些问题,黄华提出了一些见解:例如,改革以股基市场份额为主的绩效考核制度;依靠大零售庞大的分支机构和客户资源获取客户;组建以客户经理为核心的投 顾服务体系,提升资产配置能力等。
中国银河证券经纪业务总部总经理梁纯良表示,对于证券公司而言,财富管理业务不是某一个部门、某一条线的牌照业务,而是以客户为中心的协同业务,应做到每一个部门、每一个业务条线都与之相关。
*ST佳电(000922)8月6日晚披露2018年半年报显示,公司在2018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8.82亿元,同比增长38.4%;实现净利润1.51亿元,同比增长2640.15%;实现扣非净利润1.36亿元,同比增长503.63%;基本每股收益0.31元。
*ST佳电是我国特种电机产品的龙头生产商,主要从事电机研发、生产与销售,主要产品包括防爆电机、起重冶金电机、屏蔽电机电泵(含军品)、普通电机等。虽然*ST佳电在2018年上半年的净利润实现了较大幅度的增长,但实际上在此之前也曾面临经营困境。
此前,由于受到国内电机整体行业产能过剩、订货信息减少、同行业价格竞争较为激烈等一系列负面因素的影响,*ST佳电的2015年和2016年经营业绩连续出现亏损,在2017年被实施了退市风险警示,公司一度身处暂停上市的边缘。
为成功保壳,*ST佳电在2017年通过调整销售策略,提高市场开发力度,增加了高附加值产品(高压防爆电机、核用电机、同步电动机等)的订货销售比重,增加了盈利空间;另外,通过招标平台有效控制了采购成本、制造成本,提高了毛利率水平;通过债务重组、投资理财等方式也获取了一定收益。
最终,*ST佳电在2017年实现营业收入15.9亿元,实现净利润1.21亿元,成功扭亏为盈,同时也意味着公司保壳成功。进入2018年之后,*ST佳电的经营业绩呈现了稳中向好的发展趋势,2018年一季报和半年报分别实现净利润5178万元和1.51亿元。
对于2018年半年报业绩大幅增长的原因,*ST佳电将其归结为加大开拓市场力度,调整销售策略,坚持质量攻关,优化产品结构,强化企业经营管理等方式。
需要指出的是,ST佳电于3月16日已经向深交所提交了关于申请撤销股票交易实行退市风险警示的申请。*ST佳电申请撤销退市风险警示尚需经深交所核准,能否获得深交所核准成为关键。如今时间已经过去将近5个月的时间,*ST佳电依然未能摘星脱帽。
今年3月26 日,*ST佳电曾收到深交所问询函,要求公司就问询函中所述问题做出书面说明,并要求年报审计机构发表意见。在问询函当中,深交所要求*ST佳电说明2017年扣非净利润逐季大幅攀升的原因及合理性;补充说明2017年在净利润和扣非净利润大幅增长的背景下,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与2016年相比下降82.75%的原因;深交所还要求*ST佳电结合产品类型、产品价格、成本构成等因素量化分析防爆电机和普通电机毛利率上升的原因,是否符合行业发展趋势,与同行业上市公司同类产品的毛利率及其变动趋势相比是否存在差异。
截至目前,*ST佳电仍未披露对深交所问询函的回复,公司究竟在何时能摘星脱帽也尚无明确的时间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