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多晶硅满产满销
受“5·31 新政”对补贴执行时点的要求,已经纳入2017年及以前建设规模补贴范围的项目,在今年6月30日前并网投运的继续执行2017年标杆电价。
截至2018年6月30日,通威股份受“5·31 新政”影响的项目合计130MW,占已并网和在建项目总规模1118MW的比例为11.63%。
通威股份认为,这130MW项目对上市公司整体盈利影响有限。短期内,补贴政策退坡将一定程度上制约光伏电站项目的未来收益,同时该政策也将有序传导至行业的中上游,从而使系统成本逐渐下降;但其主要产品多晶硅、电池片价格随行业的变动出现下降,这将一定程度影响其2018年相关业务的盈利。
“5·31 新政”实施以来,通威股份旗下多晶硅、电池片项目仍保持满产满销。通威股份董事长刘汉元曾对证券时报·e公司记者表示,2016年,中国生产的多晶硅第一次突破自身需求量50%,今、明两年可能会超过60%或65%。目前为止,德、美、日、韩多晶硅企业,在未来三到五年没有一家有扩展产能的计划。在上游多晶硅环节,目前,中国每年仍需从海外大量进口,2017年自海外进口多晶硅比例仍超40%。
截至2017年年底,中国主要多晶硅企业包括江苏中能、新特能源、通威股份、洛阳中硅等,分别拥有产能7.5万吨、3万吨、2万吨和1.8万吨。待此次可转债项目完成后,通威股份的多晶硅总产能将从2万吨提升至7万吨,今年底有望进入全球前三大光伏供应商行列,并成为国内第二大厂商。
毛利率接近50%
鉴于目前多晶硅产品价格有所下降,通威股份对募投项目进行敏感性测试后,仍具有较好的投资回报率。
在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时点,多晶硅市场价格约为13万~15万元/吨。据可行性研究报告披露,年均销售单价按太阳能一级品多晶硅10.5万元/吨,太阳能二级品多晶硅8.5万元/吨,碳头料6.5万元/吨预测。根据PVinforlink统计,截至2018年7月25日,多晶硅价格约合9.6万元/吨,略低于可行性研究报告中太阳能一级品多晶硅年均10.5万元/吨的取值。
可行性报告指出,当一级品多晶硅平均售价降至7.5万元/吨时,两个募投项目的财务内部收益率(所得税后)分别为15.26%、12.03%,此募投项目仍具有较好的投资回报率。
从多晶硅价格来看,2017年到今年年初的高点在15万元/吨,前段时间跌到12万元/吨,近期降到9万多元/吨。
严虎认为,多晶硅价格降幅比例已经非常大,近期价格相对稳定。未来随着平价上网临近,多晶硅价格有一定下降空间,但目前价格暂时应该企稳。就包头、乐山项目来讲,若按照9万元/吨左右的多晶硅价格计算,通威股份此业务毛利率接近50%;就算价格跌到7.5万元/吨左右,毛利率可能还有30%多。
按照规划,待包头、乐山两地新项目投产后,通威股份多晶硅的生产成本有望降至4万元/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