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股票 - 公司新闻 - 正文

通威股份:掌握光伏核心技术 提供绿色清洁能源

来源:证券时报 2018-06-04 07:48:32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原标题:通威股份:掌握光伏核心技术 提供绿色清洁能源)

通威股份登陆A股市场之初,是国内规模最大的水产饲料生产商,立志做安全食品供应商。

而立之年后,通威股份又进军光伏新能源行业,现已成为多晶硅及电池片龙头企业,致力于对外输出绿色清洁能源。

日前,证券时报“上市公司高质量发展在行动”采访团走进通威股份,证券时报副总编辑成孝海面对面对话通威股份董事长刘汉元。

学以致用

解决“缺鱼”难题

成孝海:自2004年上市以来,通威股份营业收入从26亿元增长到260亿元,增长了10倍;净利润、净资产、总资产,增长了20倍以上。但在整个公司发展过程中,有哪些关键时点,通威做得比较好,抓住了机会,最终成长壮大起来?

刘汉元:在改革开放初期,我刚好进入学校学习,1981年毕业后被分配到眉山水电局。四川虽为鱼米之乡、天府之国,但由于经济较长时间处于短缺经济时期,因此四川当时仍然和全国一样,吃鱼很困难,每年每人平均只有半斤鱼都不到。

在此背景之下,每当下班后总是思考:怎样才能让所学技术投入到实际研究和生活应用当中?1983年,我们开始做渠道网箱式流水养鱼创新试验,期间经历了小试、中试。1984年,“网箱养鱼”第一年的收获就打破了四川历史上水产养殖最高单产纪录;1985年中试,再一次刷新纪录,单产量提高一倍多。

当时,刚好遇到 “丰收计划”、“星火计划”,国家科委、农业部把“网箱养鱼”等技术成果在全国范围内推广。1986年及1987年,来自全国各地的数十万人涌入“网箱养鱼”试验示范,并参观、学习、交流。

当时的宏观背景是鼓励大家下海创业,随着这些技术大量地推广和应用,我们逐渐把这种研究和试验转移到商业化推广和应用,后来进而开办了一个小型饲料工厂。

从零开始,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创办了这样一个企业。经过差不多十几年的时间,又成为了全世界最大的水产饲料生产集团。与此同时,中国鱼、虾、蟹等水产品的总量,也从1978年前后的400万吨左右,一路增加到6000万吨,水产品产量增加了15倍,成为全世界最大的水产品生产国,全国人民整个菜篮子量的问题完全解决。

兼并收购发力光伏产业

成孝海:通威旗下光伏产业是怎么发展起来的?

刘汉元:2004年,在通威股份上市以后,通威集团需要避免与股份公司的同业竞争问题。事实上,通威是被动在了解一些潜在机会,而多晶硅和太阳能光伏产业引起了我们的深度思考。

2006年,我开始对各种清洁能源进行比较研究,并思考中国能源战略选择。通过研究对比,我认为太阳能光伏发电确实有可能成为未来清洁能源的主角,替代或部分替代煤炭石油天然气,可能更加有利于社会和经济的持续发展。

在得出这样的研究结论后,就有了2007年通威投资1000吨的多晶硅项目,一年建设时间不到便取得了初步成就,并成为了国内排名前列的多晶硅企业之一。

不过,当时多晶硅生产成本很高、消耗很多,生产成本在好几十万一吨。当然价格卖的也很高,曾经最好的时候卖到330万/吨,这就促使企业进行技改、提高工艺水平,降低制造过程中的成本。

可喜的是,通威成为保留下来的具有竞争能力的多晶硅企业,目前已在全球范围内处于领先地位,有足够的技术领先优势和成本领先优势。

成孝海:2013年,在收购当时的合肥赛维后,通威对这个企业都做了哪些事情,在技术方面、资金方面做了哪些投入?

刘汉元:合肥赛维是LDK投资的较大规模工厂,全厂大概是2000兆瓦的生产能力,整个占地超过1000亩,整个投资规模当时超过40亿元。在投入以后,由于行情的变化和经营管理方面诸多原因,合肥赛维在2011年、2012年全部停产。

2013年,通威收购了这座合肥赛维电池片工厂,接手时只有约70个留守人员。通威派遣人员入驻后,各项管理、培训、机制落实到位,仅用了两个月便恢复生产。

2014年上半年,合肥赛维恢复了一半产能,下半年全部产能开起。在行业中,设备产能利用率普遍在60%~70%,而通威把它提高到110%~120%,并保持稳定安全生产,降低了设备固定费用,使得产出成本更低、品质更加稳定。

通过一系列努力,合肥赛维从原来每年亏损约10亿元,到2014年实现盈利超过1亿元,2015年盈利超过5亿元,逐渐一路走上健康发展的状态,通威也一举成为全球最大的太阳能电池片工厂。

永祥进与出

成孝海:作为多晶硅生产主体,永祥股份曾经进入过通威股份上市公司,但后来又被剥离出去,直到2016年又重新注入上市公司。在这期间,永祥股份的价格变化较大,您是怎么解释这件事情?

刘汉元:其实,这刚好说明通威集团对投资者是负责任的,2007年集团把永祥股份放入上市公司,那时候多晶硅产能和整个行业正处热点高峰,投资者在其中有很多回报。但2008年金融危机后,新兴产业出现了低谷,加之整个经济低迷,使整个太阳能、多晶硅行业发展受到一些挫折。2010年开始,光伏新能源全行业出现亏损,尚德、LDK等龙头相继破产。基于上述现实情况,多晶硅业务再放到通威股份里,事实上会拖累上市公司业绩,使投资者获得负回报。

因此在此背景下,通威股份把永祥果断地剥离出上市公司,这保护了上市公司原有的主营业务,保护了投资者的利益,这也是我们当时的初衷。

光伏产业是没错的。它经过培育,度过了行业里的寒冬,永祥又比原来变得更强,其多晶硅产能从1000吨到后来的15000吨,产能扩大15倍,盈利能力扩大了几倍,从原来的亏损变成了盈利。

同时,光伏也是朝阳性产业,我们这个时候再把永祥股份放到上市公司,这是一件很好的事情。再次注入上市公司,永祥股份的价格虽然比2008年退出时更高,那是因为集团和PE增加了投资,永祥整个产能扩大那么多倍,进和出都是按照公允价格去交易的,经专业机构评估确认以后的价格。

因此,我们认为,投资者在研究的时候应该理解,通威股份此举是一个保护中小投资者的一个经典案例,正面的典型。

全面掌握光伏核心技术

成孝海:目前,通威股份在光伏行业里面,已经走在前面,那公司的核心竞争力在技术方面、管理方面、成本方面,都是一个什么样的表现?

刘汉元:光伏行业原来的技术基本上是德国、日本、美国、韩国以及中国台湾地区掌握,他们曾垄断了全球多晶硅80%以上的份额。此外,仅中国台湾地区已在过去几年,实现了当时太阳能电池片行业占有率的30%~50%。

经过十年发展,中国一大批企业进入光伏领域,在技术迭代过程中,中国企业更替速度、提升节奏大大超过外界预期。

在此过程中,中国光伏企业实现了整个技术地全盘掌握,并且在原有技术上进行更新和突破。到目前为止,德国瓦克公司还是最大的多晶硅生产企业,但在技术先进性、材料消耗和综合成本等方面,中国一些优势企业已明显走在前面。

以永祥股份为例,我们的生产成本大概只有德国瓦克公司的60%。因此,他们不会再有光伏投资的冲动和热情。以它现在的成本,瓦克公司过去五年只在美国新建了一个工厂,新工厂用新的技术、新的工艺、新的设备,但仍然没有办法与中国企业的竞争。

2016年,中国生产的多晶硅第一次突破自身需求量的50%,2017年达到55%,今明两年可能会超过60%或65%。到目前为止,德国、美国、日本、韩国的多晶硅企业,在未来三到五年没有任何一家有扩展产能的计划。

根据现实情况的发展,五年左右时间,中国所需的80%多晶硅将由国内企业生产配套,实现进口产品的大部分替代。

由此,这个机会基本上就全部留给中国有竞争能力和未来投资能力的企业,这也是通威太阳能为何能以每年50%、100%速度快速成长。

根据我们目前的判断,未来五到十年内,中国大陆将形成三五家有持续参与和竞争能力的光伏企业。目前,国外看不到新增的光伏骨干企业,因此这三五家中国骨干企业未来形成的产能,将在五年或者更长时间占全球总量的50%到65%。实际上,这比50家光伏企业无序竞争好多了,这也是这个行业健康发展的一个标志。

2020年新能源收入超农业

成孝海:通威股份现在已是农业+新能源的双主业格局,目前这两个板块的结构、比重,在股份公司里面是什么样的情况,今后双主业发展有无侧重?

刘汉元:从销售收入来讲,农牧板块还是占大头;但就盈利能力来讲,2017年农牧板块大概占三分之一,新能源板块约占三分之二。

农牧和新能源两个产业,为什么通威要把它们放在一个上市公司里面呢?我们认为,在实际应用场景中,光伏发电和水产养殖具有重叠的空间。

从现实来看,清洁能源发展过程当中的分布式能源发展和建设,东部地区经济发达需要能源,但其土地资源、空间资源相对有限。因此,通威股份创造性地推出水下有效高密度、安全的水产养殖,同时水面又能充分把空间复合利用起来进行光伏发电,这就是通威独有的“渔光一体”模式。

利用简单的空间,使得阳光资源复用,每年让每亩水域除水下养殖产出数吨水产品外,还能够输出5万度电~10万度电。用个形象的比喻,相当于每亩水域每年大约输出10吨到20吨石油。

通威股份希望,通过“渔光一体”建设,使设施设备智能化、复联化运用的养殖过程中,实现全程可追溯的自动记录、自动管理、自动控制和数据中心的共享。此举,既能同时支撑通威股份原有的水产饲料销售、服务业务,又能让优质而清洁的光伏电力源源不断地惠及千家万户。

目前,全国有精养水面4500万亩,非精养水面8000万亩。如果,通威股份把精养水面全部做成“渔光一体”光伏发电站,可以建成与全国目前17亿千瓦发电装机容量相当的清洁发电系统。

对通威股份而言,这不仅是双主业,而是相关、协同、互利发展。目前来讲,通威股份会在很长时间对农牧和新能源同时发展,当前主要重心之一是继续把通威已经有优势的制造环节适当做强做大。2019年,两大主要营收可能持平,2020年新能源业务收入可能超过农牧业。

因此,近两年通威股份投资两大多晶硅项目建设,届时通威股份多晶硅产能将从2万吨提升到7万吨以上,进入全球三甲行列。在电池片环节,通威股份将在现有已投运产能和产量提升1倍以上,进一步巩固了全球电池片最大供应商的地位。

2020年光伏发电平价上网

成孝海:您对光伏行业前景怎么看?在新能源发电平价上网以后,官方补贴是否就可以取消,这个行业自身的可持续发展就会进入一个新阶段?

刘汉元:接下来,通威“鱼光一体”模式可能更加成熟,随着国家补贴逐渐淡出,我们的成本将进一步降低,“鱼光一体”和主要的分布式发电都能够实现平价上网。

据我们内部掌握的资料,预期在2020年底,能够实现发电平价上网。这就意味着,包括通威“鱼光一体”在内,发电成本将小于或者等于煤炭的发电成本。目前,我国煤炭发电的比例占整个电力供应的60%以上,如果清洁能源发电成本能够等于或者低于煤炭发电的成本,那就是清洁能源真正良性大规模应用的开始。

今年3到5月,通威在国内东部到北部地区,领跑者计划里面招标的中标电价最低到0.31元/度,而这个价格与所在地区煤炭的脱硫电价大致相当。回头看过去十年,相比2007年、2008年期间,现在光伏发电的系统成本已降低了90%,并每年大约还在下降10%。未来三年时间,系统成本有望降到4000元/千瓦以下,通威内部要求做到3000元/千瓦,基本上没有太大问题。

到那个时候,东部地区光伏发电成本大部分都在每度0.3元~0.4元,西部光照好的地方发电成本会降至0.2元~0.3元。

近几年里,光伏行业虽然发展速度和规模都不小,但我们仍然认为这是序幕的开始。进入这样的时期以后,未来70%或更多新增发电装机容量可能会由光伏发电来提供。今明两年,中国大陆地区光伏发电,估计可以超过新增发电装机容量的50%到60%,有望在十年左右时间,使我国增量能源消费由清洁能源来供应。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相关股票:
好投资评级:
好价格评级:
证券之星估值分析提示太阳能盈利能力一般,未来营收成长性一般。综合基本面各维度看,股价合理。 更多>>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