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0日晚,陕国投发布公告称,终止原先以注入长安银行股权为主要内容的重大资产重组,改为现金定增扩充资本金。
公告称,由于标的股权(长安银行)有一部分持有期限不满5年暂不能转让,原定拟由其他股东转让部分股份事宜存在困难,难以满足相关监管政策规定,同时受市场等客观因素影响,标的股权评估值可能不及预期,公司与交易各方就标的股权转让方案、业绩承诺等事项未能达成一致意见。为避免长期停牌损害投资者的利益,经各方审慎研究,决定终止筹划本次重大资产重组。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获悉,由于陕国投第一大股东陕西煤业化工集团所持长安银行20%的股权中,一部分股权不满5年不能转让,成为本次重大资产重组的重要障碍。
“目前上市城商行整体估值比较低,如若持续推进困难较多,恐怕影响中小投资者,因此公司决定终止本次重大资产重组。”接近陕国投人士称。
业内人士分析认为,长安银行作为陕西省属城市商业银行,自2009年组建以来,经营总体较稳健,表现较好。由于经济下行,国内银行业整体经营承压,估值已不如前些年。作为金融同业,从金融市场看,仍然具有投资价值,未来条件成熟时仍有注入陕国投的可能性。
终止注入金融资产的同时,陕国投将重大资产重组方案调整为非公开发行以扩充资本金,并强调将继续推进金融控股战略实施。
其实,伴随信托行业的资本金约束日益增强,资本实力是信托公司评级以及金融同业合作准入资格的重要评价指标,也是信托公司实现业务转型、抵御风险的重要支撑。
2016年以来已有多家信托公司筹划增资扩股,注册资本过百亿的信托公司已有数家。截至目前,陕国投注册资本30.9亿,位居行业中上游水平。
“公司亟需启动新一轮增资扩股,增强公司的资本实力,提高公司的市场竞争力。公司第一大股东(陕煤集团)和第二大股东(陕西高速集团)拟参与本次非公开发行股票,支持公司业务发展,投资更多优质金融资源。”公告称。
接近陕国投相关人士认为,即使本次注资中止后,未来陕煤集团对陕国投仍然有非常明确的注资意图,而本次大股东、二股东以现金定增扩充资本金,在现金为王的时代,也许是有更为长久的战略布局。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注意到,近年来陕国投历次年报中都表达打造“金控平台”的意愿。2015年12月10日,陕国投获批“以固有资产从事股权投资”资格。此外,陕国投陆续参股长安银行(1.21%)、永安保险(2.29%)、陕金资产(5%)等多家金融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