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2025年10月24日收盘,海油工程(600583)报收于5.5元,下跌1.61%,换手率1.32%,成交量58.31万手,成交额3.23亿元。
10月24日主力资金净流出627.58万元,占总成交额1.95%;游资资金净流入2947.77万元,占总成交额9.14%;散户资金净流出2320.19万元,占总成交额7.19%。
截至2025年9月30日,公司股东户数为7.89万户,较6月30日减少1.48万户,减幅15.77%;户均持股数量由上期的4.72万股上升至5.6万股,户均持股市值为29.71万元。
2025年第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634,346.85万元,同比下降9.34%;前三季度累计营业收入1,766,113.60万元,同比下降13.54%。
利润总额第三季度为59,636.76万元,同比下降2.40%;前三季度累计190,368.16万元,同比下降6.08%。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第三季度为50,660.87万元,同比下降7.55%;前三季度累计160,490.52万元,同比下降8.01%。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前三季度累计140,428.57万元,同比增长7.59%。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前三季度为252,896.62万元,同比下降35.88%,主因系合同执行阶段影响。
基本每股收益前三季度为0.36元,同比下降7.69%;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6.27%,同比减少0.57个百分点。
总资产为4,788,250.10万元,较上年度末下降0.72%;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所有者权益为2,698,717.23万元,较上年度末增长2.74%。
非经常性损益前三季度合计20,061.95万元,主要包括政府补助3,134.83万元、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及处置收益13,609.61万元、委托理财收益5,095.69万元、其他营业外收支净额2,529.05万元,扣除所得税影响后形成最终非经常性损益。
公司2025年第三季度报告已发布,财务信息真实、准确、完整,未经审计。
前三季度市场承揽额达372.40亿元,同比增长124.85%,其中国际业务承揽293.36亿元,创历史新高;在手订单总额约595亿元。
国内新签项目包括西湖区域气田滚动开发、番禺30-1平台降压开采、旅大16-3油田CEPA平台扩建等。
海外成功中标卡塔尔Bul Hanine EPIC项目两个标段,金额约40亿美元。
新能源领域承揽福建LNG接收站7#储罐EPC工程、柬埔寨国公省联合循环电站LNG接收站项目。
前三季度实施规模以上工程项目75个,完工22个;完成25.74万吨钢材加工,同比下降27.70%;海上作业投入1.78万船天,同比下降12.32%。
境内重点工程包括渤中19-6气田二期组块预制启动、涠洲11-4CEP平台国产25兆瓦透平发电机组并车成功、垦利6-1油田10-1北区块Ⅱ期组块精准就位。
海外进展涵盖卡塔尔ISND5-2项目导管架吊装、NOC RUYA EPCI 09项目首条海底管道铺设、文莱BSP项目漂浮软管切除、乌干达Kingfisher油田取水管线拖拉就位。
绿色能源方面,浙江三期项目完成三台储罐内罐壁板安装及首台储罐水压试验;福建LNG接收站27万方储罐桩基施工中;全球单机容量最大深远海张力腿浮式风电平台推进基础建造;英奇角欧洲风电项目首个导管架完成吊装。
公司荣获2025碳达峰碳中和发展大会“标杆企业”称号,获批国家能源局承装(修、试)电力设施二级资质。
科技创新方面,超深水楔块式海管应急回收装置首次应用,1500米级水下控制系统通过认证,系泊锚链疲劳计算软件获法国船级社认证。
成果应用上,惠州25-8油田导管架附属装置实现全面国产化,全自动焊设备在卡塔尔项目成功应用。
智能制造升级方面,天津智能制造基地通过封关验收,首批柔性制造智能焊接机器人系统集成完工,TKY管节点智能组对系统通过验收。
公司于2025年10月23日召开第八届董事会第十二次会议,审议通过《公司2025年第三季度报告》和《关于制定<公司信息披露暂缓与豁免管理办法>的议案》,表决结果均为6票同意、0票反对、0票弃权。会议符合法定程序,相关文件已在上交所网站披露。
以上内容为证券之星据公开信息整理,由AI算法生成(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不构成投资建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