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2025年10月24日收盘,广联达(002410)报收于14.2元,上涨1.79%,换手率3.4%,成交量54.01万手,成交额7.76亿元。
资金流向
10月24日主力资金净流出1577.16万元;游资资金净流出7428.4万元;散户资金净流入9005.56万元。
股东户数变动
近日广联达披露,截至2025年9月30日公司股东户数为9.87万户,较8月31日减少2594.0户,减幅为2.56%。户均持股数量由上期的1.63万股增加至1.67万股,户均持股市值为23.53万元。
2025年三季度报告
广联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25年第三季度报告主要内容如下:
营业收入:本报告期为1,485,987,632.07元,同比增长3.96%;年初至报告期末为4,269,772,265.53元,同比下降2.22%。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本报告期为73,951,886.64元,同比增长244.89%;年初至报告期末为311,135,650.79元,同比增长45.90%。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本报告期为61,830,176.68元,同比增长486.39%;年初至报告期末为275,476,579.48元,同比增长49.15%。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年初至报告期末为-135,399,894.53元,同比下降2.20%。
基本每股收益:本报告期为0.0452元/股,同比增长242.42%;年初至报告期末为0.1894元/股,同比增长45.92%。
稀释每股收益:本报告期为0.0450元/股,同比增长240.91%;年初至报告期末为0.1887元/股,同比增长45.38%。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本报告期为1.28%,增加0.92个百分点;年初至报告期末为5.22%,增加1.63个百分点。
总资产:本报告期末为9,604,854,601.94元,比上年度末下降6.12%。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所有者权益:本报告期末为5,950,251,036.49元,比上年度末下降0.15%。
非经常性损益合计:本报告期为12,121,709.96元;年初至报告期末为35,659,071.31元。
报告期末普通股股东总数为98,690户,表决权恢复的优先股股东总数为0户。
前10名股东持股情况中,刁志中持股比例16.11%,持股数量266,090,783股;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持股比例9.72%,持股数量160,585,348股;陈晓红持股比例4.74%,持股数量78,358,000股;王金洪持股比例4.32%,持股数量71,433,043股。
公司不存在将非经常性损益项目界定为经常性损益项目的情形。
第三季度财务会计报告未经审计。
10月24日业绩说明会,线上会议,进门财经会议
问:公司第三季度营业收入实现同比增长的驱动因素
答:公司在第三季度实现了营业收入的同比转正,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的原因驱动。首先是成本业务板块,伴随新清单的落地实施,有效激活并带动了存量市场的增长;其次是施工业务,公司主动采取调整措施、坚定转型,聚焦于对客户价值显著的核心产品,放弃了部分低毛利的硬件业务,从实施效果上看也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效,收入实现了增长,同时毛利率也获得了提升;再次是I的助力,基于公司在人工智能领域的前期布局,今年多个I产品也实现了收入的明显增长;最后是海外业务,公司海外业务在前三季度增幅超过10%,特别是在欧洲市场,设计类软件产品取得重大突破,成功与意大利一家大型制造企业达成合作,为后续在新区域的拓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问:公司十三规划的主要战略方向和发力点
答:公司的十三规划仍在制定中。从大体思路上看,2025年是公司九三规划的最后一年,诸如施工、设计等业务领域也取得了相应成果,这些成果在十三期间也会继续体现。具体到十三规划,首先是看外部环境,昨天国家也公布了十五五规划,其中对建筑行业、房地产行业以及整个建筑产业链也都有一些方向和指引,总体来讲,还是以人为核心,提供多样化高质量的供给,整个行业的发展空间还是比较大的。落实到各业务板块上,首先是成本业务,作为公司业务的压舱石,其在十三期间会以I为核心进行转型升级,上一阶段的SS转型将公司带到了一个新的高度,相信此次的I转型也会带来更大的机遇;其次是设计业务,九三期间其以EPC客户作为切入点,积累了比较扎实的基础,后续也会实现相应的突破;再次是施工业务,经过这两年的调整和转型以及今年以来对该业务的密集研讨和学习,当前公司对于施工业务的发展也有了比较明确的路径,后续其也是支撑公司增长的重要引擎;最后是海外业务,将继续采取聚焦策略,核心是深化并做强现有基础较好的亚洲及欧洲市场。以上是关于十三规划的总体思路,具体完整的规划内容,预计等明年年初确认后,再与大家进行正式、详细的沟通。
问:成本业务未来增长的可持续性以及新清单的影响
答:从总体上,支撑成本业务可持续增长的外部推动力量有两个,一是新清单的政策红利;二是随着行业调整、项目数量的下降,客户借助数字化进行精细化管理的需求在提升,也带动了公司成本业务以及其他业务板块的增长。具体来说首先新清单,它是住建部在2024年12月份发布的政策指引,于2025年9月1日生效,其核心在于推动工程造价的市场化。全国有超60%的省市计划在今年响应新清单,推出具体的清单标准和实施细则,从落地实施的节奏上看,部分地区的执行节奏比预期的更快。新清单的实施会带来四个新的需求或需求变化,一是工具的多模式原来是国标清单,核心是套定额,现在依旧是国标清单,但是不仅可以套定额,还可以套市场化的人材机数据去列项等,相当于多创造了一个业务需求的点;二是参考依据的多模式可以有很多市场化的依据,也是公司指标网目前在做的事情;三是投标高质量如新清单中增加了不平衡报价等要求,也提升了对清标的诉求;四是在政策过渡期,客户的学习需求等。从9月1日新清单生效后,能明显看到的是客户对于新清单的态度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从旁观者转化为了深度参与者。这对公司的业绩也产生了一些比较积极的影响,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看,一是对于公司的传统产品,如算量、计价等,需要积极适配新清单不断提高产品竞争力,提高续费率并获得更高的市场份额;二是对于公司的新产品,如清标、指标等,此类产品顺应新清单趋势,且成长空间较大,也是增长的主要动力来源。从落地效果上,以清标单月数据来看,其在已经执行新清单政策的区域如云南、北京、广东等地的订单增长速度要高于产品平均增速。总体来看,新清单在未来1-2年都会是带动公司成本业务增长的重要推动力量。再次是随着行业的调整,客户对单个项目的成本管控和盈利能力的重视度也在逐步提升,这样的需求不仅会需要单个产品,也在推动公司产品如算量、计价从整个成本端向施工端去延展,将不同阶段的产品打通,如公司PMSmart等,这样会给客户带来更高的需求满足度和价值感,也有利于成本业务开拓更多新的机会。
问:AI业务的进展以及公司未来的总体规划
答:公司自2023年正式启动I战略,相关行业大模型和行业I平台在2024年持续打磨和完善,2025年的工作重心是聚焦于I产品的突破。展望2026年及十三期间,公司对于I的规划有几个方向一是公司的I转型将紧密围绕成本业务的核心产品,以算量、计价及相关产品为主轴展开重点突破;二是在内部运营层面,I被定位为降本增效的关键工具,公司今年在产品研发环节已经引入一些模型,内部也做了比较长时间的磨合,计划在第四季度及明年进一步推广,以提升研发质量和效率;三是在产品端,公司区分了I原生产品与“软件+I”功能增强型产品几类,旨在为客户提供多样化选择。目前公司所有产品线均与I相关,如计价环节的智能组价、算量环节的安装算量、交易环节的清标等,也取得了比较显著的发展。从业绩来看,公司前三季度I相关的合同已经超过7000万元,全年预计将达到1亿至1.5亿元。随着后续更多产品在明年上市,预计2026年I业务规模将实现更快增长。
问:前三季度成本和施工业务的毛利率变化及后续展望
答:成本业务作为公司的核心业务和主要利润贡献来源,其毛利率一直维持在较高水平,对于该业务公司的重点在于持续提升用户满意度、夯实用户基础并提高产品应用率,毛利率水平预计将在高位保持稳定。对于施工业务,公司是主动进行的战略调整,放弃了部分低毛利的硬件产品,聚焦于能为客户创造实际价值的核心产品上,并充分发挥广联达全系列产品所构建的数据与平台优势,提升产品竞争力与毛利水平。从前三季度表现看,施工业务毛利率已达到54.28%,也是历史高水平,但面向未来,施工业务还在持续优化产品、提升标准化率及可扩展性,有望以更低成本响应客户需求,毛利率仍具进一步提升的空间。
问:公司如何看待基建和城市更新的机会
答:对于城市更新,其已经成为房地产市场发展的一个重要形态,也是稳投资的重要力量,公司也会紧抓这一机遇。针对该场景,公司在原有主要服务于新建项目的产品基础上如算量、计价等,推出了更为适配城市更新的轻量化产品。基建业务目前占公司整体收入的比重还不是很高,不过公司也已经针对这一领域的市场需求变化,在既有产品基础上进行了新的调整,形成了覆盖设计、成本、施工全价值链的产品体系。经过近些年的打磨与验证,产品价值已逐步获得市场认可并展现出一定的竞争优势,后续也会着重加快在基建业务的推广进度。从市场空间上看,基建领域涉及范围广阔,公司现阶段主要聚焦于其自身增长潜力较大且公司具备完整的产品和解决方案的几个细分领域如公路、铁路、水利等。总体来看,预计2026年国家基建投入仍将保持增长态势,也是公司业务的重要增长空间。
问:施工业务和海外业务的后续规划
答:对于海外业务,其增长动力主要来源于产品端与区域端的协同推进,整体思路是从区域端着手分析需求,再由产品端跟进,最后配套整体营销。在公司层面上,对于海外业务还是要聚焦,聚焦在亚洲和欧洲两个区域及部分核心产品上,力求做深做实,而非盲目扩大地域范围或追求规模快速扩张。在具体业务层面,当前亚洲市场特别是东南亚地区,基础设施建设需求旺盛,公司会积极推进算量、计价等产品的全球版研发和推广,打造成本业务的规模根据地;欧洲市场仍以自身优势明显的设计类产品作为重点突破口进行发展。对于施工业务,公司基于多年的市场实践及对建筑企业实操中的真实需求的把握,当前将重心明确置于两个方向一是项目级软件,旨在结合广联达在成本业务的深厚积累,打通交易环节与施工过程中的实际数据,实现精准匹配,切实帮助客户达成省心省钱的目标。并以成本管控作为核心突破口,逐步完善项目级产品的功能与体系,同时将人、机、料等重要生产要素与项目级产品深度融合。后续公司将借鉴国外成功产品经验,在现有以成本切入的基础上,逐步融合进度、质量、安全等多领域管理,构建更为综合的项目级解决方案。二是企业级软件,今年以来,很多建筑企业尤其是中小型建筑企业对于企业级软件的需求日益明确,也印证了行业精细化管理的趋势,企业级应用将构建在扎实的项目级基础之上,实现二者有效联动。
第六届董事会第二十一次会议决议公告
广联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第六届董事会第二十一次会议于2025年10月23日召开,审议通过《关于<2025年第三季度报告>的议案》。会议逐项审议通过《关于修订<公司章程>、修订及制定相关制度的议案》,涉及修订《公司章程》《股东会议事规则》《董事会议事规则》《独立董事工作制度》等27项制度,以及制定《投资决策委员会议事规则》《董事、高级管理人员离职管理制度》《会计师事务所选聘制度》共3项制度。上述部分议案需提交股东大会审议。会议还审议通过《关于提请召开2025年第二次临时股东会的议案》,决定于2025年11月17日以现场表决与网络投票相结合方式召开临时股东会。所有议案表决结果均为同意9票,反对0票,弃权0票。相关文件已在巨潮资讯网披露。
第六届监事会第十八次会议决议公告
广联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第六届监事会第十八次会议于2025年10月23日在北京市海淀区西北旺东路10号院东区13号楼广联达信息大厦621会议室召开,会议由监事会主席王金洪先生召集和主持,应到监事3名,实到3名,会议通知于2025年10月17日以电子邮件方式发出。本次会议的召集、召开程序符合《公司法》和《公司章程》的有关规定。会议审议通过《关于<2025年第三季度报告>的议案》,表决结果为同意3票,反对0票,弃权0票。监事会认为董事会编制和审核公司2025年第三季度报告的程序符合法律、行政法规和中国证监会的规定,报告内容真实、准确、完整,不存在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重大遗漏。该报告刊登于《中国证券报》《证券时报》《证券日报》《上海证券报》和巨潮资讯网。
关于召开2025年第二次临时股东会的通知
广联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发布关于召开2025年第二次临时股东会的通知,会议由董事会召集,现场会议定于2025年11月17日09:00在北京市海淀区西北旺东路10号院东区13号楼广联达信息大厦101会议室召开,网络投票时间为当日9:15至15:00。股权登记日为2025年11月10日。会议将审议《公司章程》《股东会议事规则》《董事会议事规则》《独立董事工作制度》《对外担保管理办法》《关联交易管理办法》《募集资金管理办法》《对外投资管理办法》《风险投资管理制度》等九项修订议案。其中第一至第三项为特别决议事项,需经出席股东会的股东所持表决权的2/3以上通过;其余为普通决议事项,需1/2以上通过。公司将对影响中小投资者利益的议案单独计票。登记时间:2025年11月11日至12日,联系方式:童旭,电话010-56403059,传真010-56403335。
以上内容为证券之星据公开信息整理,由AI算法生成(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不构成投资建议。










